论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的培养
2019-05-10张引弟
张引弟
摘 要:科学精神是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内容之一,旨在通过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提升其科学文化素质及终身学习能力。培养政治科学精神可以增强学生拥护党的领导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增强学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在培养科学精神过程中,要在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活动性、系统性、趣味性等原则的指导下,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转换教学方式,并建立同步跟进的反馈与评价机制,同时,也要争取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
关键词:科学精神;意义;原则;方法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政治教学的生命线,思想政治课程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个中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的。
一、关于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的认识
科学精神作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并始终为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及终身学习能力的提升服务。教学只有牢牢抓住这些关键点,才能引导学生在社会和时代的变迁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二、培养政治科学精神的意义思考
1.有利于学生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位教育专家曾说,其他学科回答的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政治学科要回答的是学生信不信的问题。怎么让学生信服?最好的办法便是呈现事实,让事实说话。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模块的实施中,通过查摆我国近代社会满目疮痍的历史事实,使学生由衷确信,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走上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从而使学生自觉关注国家命运、民族命运,进一步体会到国家的前途与党的领导的统一性,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更加拥护和支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
2.有利于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的德育工作因为缺乏针对性强、精心设计的活动,科学性不够,实践性不强,效果乏善可陈。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政治教学活动,其精心设计的系列课程具有鲜明思想性、德育性,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选择和行为,强调生成性,使得德育真正通过系统活动持续内化,大大提高了德育的有效性。
3.有利于学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青少年由于心智正处在发育时期,加之缺乏科学精神的系统训练,往往容易迷雾遮眼,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无所适从。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政治课程,融合了现时代具有普遍意义的背景材料,以系统性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生活情境中不断理清思路、找准方向,引导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三、政治科学精神培养的原则
政治性。政治性是政治学科最大的特色,也是政治科学精神培养过程要坚持的首要原则。所以,整个过程必然要贯彻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中共十九大精神及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动向,确保正确的政治站位。
时代性。与时俱进是政治学科的又一大特色。这就要求政治教师放眼国内外,善于在时代的视角下贯彻新理念、尝试新方法、运用新资源,与时俱进,创设充分彰显时代特色的活动情境,满足不断变化的学生实际。
科学性。科学性就是要保证实施教学活动理念要正确、资源要真实、方法要有效、过程要符合逻辑,使整个教学活动服务于学生实际和不断变化的教学实际,确保教学效果的持续提升。
活动性。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思想政治课程“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性课程”。要求政治教学活动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体现生成性和活动性、参与性,做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
系统性。要保持教学效果的持续性,就需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实施经系统设计、层层推进的活动,确保目标的实现。
趣味性。引起学生关注和参与的教学活动才可能成功实现教学目标。所以,应创设趣味性的情境,通过循循善诱的探究问题和环环相扣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中充分体会学习、探究的乐趣,从而更期待下一次的参与。
四、政治科学精神培养方法思考
1.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社会发展的脚步一刻未曾停歇,广大政治教师应扎实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从不断变化的社会实际、学生实际出发,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努力做学习型教师,提升实施教学活动的水平和境界。
2.勇敢尝试,转换教学方式
“满腹经纶空兴叹,经世致用真归途”。多么优秀的教育理念,关键还要靠落实。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新课程改革催生了情景教学法、活动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教学工具也在不断更新,出现了包括电子白板、壁挂式多媒体设备在内的信息化教学工具。这要求广大教师勇于尝试,积极拥抱时代变化,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带来的利好,融合现代教育技术的优点,实现教学方式的转换。
3.反馈与评价机制的同步跟进
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离不开科学、配套的测评机制。在政治科学精神的培養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反馈与测评机制的促学、促教作用。这就需要匡正测评理念,使其帮助教师不断查找教学中的不足,达到激励学生、优化教学活动的目的,从而成为优化教学过程的有力手段。
4.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
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支持是教师在教改路上放手一搏的定心丸。除了及时提供与教改相关的政策、培训等信息支持、经费支持外,最重要的是要建设宽松的教研教改氛围,让广大教师勇于尝试、敢于创新,不断向教育高地迈进。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