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尊严意识培养解析
2019-05-10吴海燕
吴海燕
摘 要:尊严既是指对他人的评价,也是指对自己的评价,当两者结合的时候,就是一种很好的自尊。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学生尊严培养具有很多阻力,需要引发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最终达成对学生尊严意识的培养。在具体的尊严教育中,实现学生的尊严意识培养,需要树立科学的尊严意识、引导“人人都是德育者”的教育、与学生建立情感连接、实现“知、情、意、行”的相互统一。
关键词:小学教育;尊严意识;德育者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尊严意识培养,是对学生自尊、自信、自爱的全面培养。为学生建立基本的自信心,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推动并促成学生成长,将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
一、当前小学学生尊严意识培养的阻力所在
当前小学教育环境之下,尊严意识的培养具有一定的问题,也意味着尊严教育工作受到了一定的阻力,具体而言,有如下几个突出方面:
(1)在教育思路上。在我國教育观念中,尽管新课改发展多年,新的教学思路不断推进着教育工作,但是传统教育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影响着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过程。(2)在教师队伍中。一般情况下,教学工作者本身对学生的尊严意识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学生尊严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年长教师比年轻教师做得好;班主任教师比非班主任教师做得好,这些情况的实际存在,对于学生尊严意识的培养不利。(3)在当前德育工作中。学生的尊严意识培养多数都依赖于学校教师的努力,但是忽视了家长的作用。(4)在当前教育中,“指令性教育”多于“引导性教育”,对于学生的尊严意识培养也有着消极作用,影响着现代教育工作的开展。(5)在教育实践之下,也有一些教师存在着一定的困惑,“他尊”意识培养多于“自尊”培养,很多教师担心把握不准“度”,对教育工作产生影响。
二、学生尊严意识培养的策略思考
(一)树立科学的尊严意识
一个人的尊严,应当是个人的自尊、自信、自爱,是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的尊严意识,需要关注到尊严是作为人的需要而存在的,是自我实现的基础。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尊严观”。在我国传统教育理念下,更多的形成于儒家思想,忠君与爱国相一致,礼仪与等级相一致等。“忠孝思想”之下,要求人要忠于并孝顺父母兄长,在今时今日,我们仍然鼓励孝道,但是这种孝顺是在自尊、自信基础上达成的,需要教师全面关注到学生的成长,关注到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给学生以全面的启发。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把握自尊与传统观念中的不同,要在充分尊重学生基础之上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尊严意识。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中,科学尊严意识的树立,需要全面关注到“面子”和“尊严”的不同。前文已经提到的,当前教育环境之下,教师很多担心过渡的尊严教育实践,会导致学生出现自负等心理,也有一种情况,会很出现“面子”大于一切的情况,这是现代社会的弊端,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全面推动日常教育工作的发展,为学生树立科学的尊严意识。
(二)引导“人人都是德育者”的教育工作
引导“人人都是德育者”的教育工作观念,需要全面关注到现代教育环境下的各个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引导校园中教师人人都是德育者,前文提到的,班主任教师与非班主任教师之间的差异所在,需要全体教师需要关注到学生的尊严意识教育,而不仅仅是班主任教师的努力。其二,引导家长成为德育者,教育工作离不开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家长作为学生德育的主要促成者,并且在生活中方方面面影响着学生,需要关注到教师与家长的影响,共同推动教育发展。其三,引导学生自己成为“德育者”。以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相互之间的“从众”、模仿等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此时德育工作,需要关注到学生的成长,关注到现代化教育工作的发展,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关注点,最终实现现代化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给学生以启发。
(三)与学生建立情感连接
与学生建立相应的情感连接,是培养学生尊严意识的重要环节。当前教育工作提倡“以人为本”,但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是建立在人文的基础之上的,需要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本身,与学生建立情感连接。此时教育工作中,利用现代化教学,能够与学生建立情感连接,在日常沟通交流中最终完成“尊严教育”。在推动“尊严”教育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及成长,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完成教育。首先,教师本身在日常交流中要以一种自尊、自爱的形象进行展现,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给学生以启示;其次,只有当德育中实现知、情、意、行的全面统一,才能达成尊严意识的发展。
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尊严意识,能为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给学生的成长带来全面启发。切实推动学生的成长,达成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自小达成自尊、自信、自爱的成长状态。
参考文献:
[1]巢传宣.人的尊严教育[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1,16(2):27-30.
[2]罗祖兵.论教育尊严[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5(4):87-91.
[3]孟万金.中国中小学生尊严量表的编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11,15(3):71-74. 编辑 刘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