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与对策

2019-05-10陈莹

新课程·小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农村小学现状

陈莹

摘 要:在教育中,家校合作一直是热点话题,近年来,在农村小学中也越来越受人瞩目。但因农村的家长素质文化普遍较低,家庭教育观念滞后等造成家校合作中出现一些问题。根据所在的农村小学教育案例中看到的一些家校合作的现状、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些改进家校合作的对策。 关键词:家校合作;农村小学;现状;对策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一个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他的话很直观地指出了教育中需要家校合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在农村,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家校合作在教育中也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下面,笔者就教育案例中看到的一些情况来谈谈农村家校合作的现状。

案例一:开学初,我接到一位家长的信息,称他的孩子被班级另一位孩子索要钱财。我开始还不太相信,毕竟还是四年级的孩子,而那位索要钱财的孩子在班级中学习一直比较优秀。

于是我找到这两名同学分别进行谈话,这位索要钱财的孩子居然借着背书的名义,要求背书的孩子背错一个字就给一元钱。听到这样的事实,我觉得很不可思议,于是我赶紧联系孩子的父母,让他们来学校沟通。

这个孩子平时学习一直不错,但是性格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于是我就询问家长是否在家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他的母亲告诉我孩子在家中也有过因为零花钱说谎的情况,这让我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于是,我便先了解了他们的家庭情况,这个孩子是家中的独子,长辈比较溺爱,父母平时忙于工作,很少与孩子交流。孩子平时的休闲活动就是平板游戏。

现在这件事情既然发生了,首先还是要让他认识到错误,先把另一位同学找来,让他把钱还给那位同学,并向那位同学道歉。并告诉他,这件事为什么不在班级处理,就是不希望改变同学们对他的印象,那他就更应该及时改正错误。这位同学也悔恨不已,当即在家长与老师面前表示自己错了,不会再有此类事情发生。

针对这个孩子的情况,我经常与孩子家长联系,周末带孩子出去玩玩,在玩的过程中,与孩子交流,这样更能走进孩子的内心,这样的方法非常奏效。孩子在与父母交流过程中告诉他们,自己看到父母平时上班辛苦,就想把钱存下来给父母,让他们能少辛苦一些。虽然孩子方式错了,但听到这样的回答,我心里不免有些震动,于是我又找了那位同学谈心,告诉他,老师被他的孝心感动了,但是不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损害他人的利益。事后,他也深深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案例二:小芳是一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的女儿,因为是家里最小的女儿,所以家人非常溺爱。家长经常拿她没有办法。有一次居然因为作业没有写不肯到学校上学,她的妈妈打电话告诉了我,说他们已经没有办法教育这个孩子了,让我去他们家接小芳上学。当时我要求她的妈妈来学校面谈,可是她的妈妈拒绝了我,理由便是他们要上班,请假要扣工资,并且还很强硬地对我说,这是学校教育的缺失,造成她的孩子如此倔强、不听话。我当时非常无奈,先教育孩子,让孩子先回归课堂,并让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她懂得感恩父母,帮助她约束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踪,这个孩子有了很大的进步,她的母亲也感受到了她的变化,打电话感谢我。如果孩子在家不接受家长的教育时,家长一定要及时与老师联系,共同帮助她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反思:通过这两个案例,我感觉到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笔者所在的乡镇工业发展程度较高,外来务工人员较多,随迁子女占据学校的主流,因不同地域的文化冲突以及家长的素质文化普遍较低,家庭教育观念滞后造成家校合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1.对于家校合作,家长和学校方面虽然已经有了合作的意愿和倾向,但是很多时候,学生出现問题,家长第一反应仍然是学校教育有问题,把责任都推给了学校。

2.家长被动式地接受学校的活动,没有实质性的交流。目前家校联系主要通过手机、家长会、家长联系簿等形式建立联系,家长并未全面地获知学生在校的情况。另外,由于家长忙于生计,基本上都是老师主动联系家长,汇报一些出现问题的孩子的情况,而基本上没有家长主动来询问孩子的情况,这就造成了家校合作的被动。

如何能发挥好家校合作的作用呢?

1.必须转变家长的观念,家长惟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孩子。不管再忙,还是要以孩子为中心,抽出时间陪孩子,特别是现在的特殊时期,不要等孩子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才来补救。即使出现问题也不可操之过急,以打骂为教育手段。

2.不能让家校合作流于形式,特别是成为老师向家长汇报学生学习成绩和向家长告状的代名词,使学生对家长来学校产生恐惧和排斥。要充分尊重学生,让家长与学校教师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不以成绩论能力,多方面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真正与教师共同担负起培养孩子的责任。

当前阶段,农村小学教育仍然存在不足,家校合作也存在着很多的障碍,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起来,平时多与家长沟通,耐心向他们讲解,我想日积月累的努力,一定会让这些存在的障碍越来越少,因为我们与家长有着共同的心愿:一切为了孩子,只要我们秉承这样的观念,家校合作就不会再是流于口头上的教育模式,它将会在教育的道路上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浦建军.家校合作研究共同体:重建“家访”[J].江苏教育,2013(3). [2]林玲.家校合作关系的检视:一种批判的视角[J].教育科学研究,2013(6).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农村小学现状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