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9-05-10卫梦琳

新课程·小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卫梦琳

摘 要:小学中低年级英语的教学注重词汇的记忆,课文的朗读以及课堂的趣味性等。小学高年级英语的教学则更注重语法的练习。学生能写出正确通顺、没有语法错误的语句,但是写出的东西缺乏思想和深度,作文千篇一律,没有什么亮点。学生的思维被固化,缺乏想象的空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小学英语;启发学生;阅读教学;思维能力

小学传统的英语课堂中,大家往往只重视语言知识点的学习,而忽略了语言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写出的作文可能没有语法问题,但是写出来的东西缺乏生命力,没有自己的主见和思想,这说明我们平时对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欠缺的。如何在平时的课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我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读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阅读前属于知识的输入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需要提供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识,自然引出话题,为进一步阅读解决理解上的语言障碍。在读前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已学的知识,围绕本课题设计合理的读前热身活动。例如Free talk,Brain storm,Sing and chant等,唤起学生对旧知的记忆,为接下来的阅读教学做铺垫。

在6B Unit 4 Road safety (Sound time & Culture time & Cartoon time)的板块教学中,读前部分我先让学生一起唱了traffic light song,让学生回忆起交通规则。Brain storm部分让学生运用情态动词must和mustnt说出更多的交通规则。给出的语言支架很少,但是前面歌曲的演唱让学生回忆起story time的旧知,有的同学立刻自己组织语言说:“We must wait on the pavement when there is a red man.”“We must look out for cars and bikes.”“We must look at the traffic lights and wait for the green man.”有的同学根据平时生活中的经验说道:“We mustnt play with the mobile phone when we cross the road.”“We must take good care of the little baby when we cross the road.”這些答案是学生自己经过启发和思考后给出的。学生根据歌曲里面的场景、歌词等发挥想象力,进行头脑风暴式的表述,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多渠道探索与思考各种可能性,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为课文的阅读做好了铺垫。

二、读中:以问促思,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和逻辑性思维

1.引导学生自主提问,训练自主思维能力

古人说得好:“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疑问是思维的契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从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开始,把主动权交给他们,让他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探寻答案。

例如我在教授6A Unit 3 Holiday fun(Fun time& Cartoon time)的板块教学中,是这样启发学生的。Cartoon time中,Bobby参加了一场时装表演秀,Tina对时装秀非常兴奋,她有很多问题想问Bobby。我向同学们提出问题: If you were Tina,what would you ask?You can ask some questions with the words:where,who,what,how,when,and why. (PPT呈现特殊疑问词)我鼓励学生围绕主题用这些特殊疑问词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及时在黑板上板书这些问题,接着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阅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学生大多能提出一些常规的问题,例如 Where was the fashion show?Who was in the fashion show等,当然也有语言能力比较强的同学会提出Why did Bobby go to the fashion show?What did Bobby do in the fashion show?

2.善于追问,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我观摩过一节绘本课,执教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思考的。执教老师并没有直接把文本故事给孩子们读,而是给了一个半命题的题目“The very_______caterpillar”,让孩子们根据图片充分发挥想象力自主命题。老师会把学生提的问题写在黑板上,通过阅读绘本,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老师带着学生阅读了一段文字后,中间有两处留白,没有故事内容,最后毛毛虫直接变成了个大胖子,中间省略了故事情节,而这个故事情节正是需要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老师便可以提问Guess,what ha-ppened?学生集思广益,想象着到底发生了什么?有的学生说:“The caterpillar goes to KFC and he eats a lot.”老师便追问道:“The caterpillar has no money,he cant buy the food,how to deal with it?”学生便说道:“He can work there to make money.”追问可以让孩子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3.在文本的解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逻辑性思维

我在教授5A Unit 8 At Christmas(Story time)时,在语篇的解读过程设计了如下活动:

(1)整体感知

Task 1 Watch and order 观看动画给图片排序,判断文本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让学生自己去感知first,next,then 和finally的先后顺序,自己发现其中的规律。

(2)细节解读

Task 2 Listen and choose PPT呈现问题 First,what do people do before Christmas?让学生根据选项选择,难度不是很大。

Task 3 Read and underline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思考:Next,what do people do before Christmas?学生自己根据文本内容自己总结回答。

Task 4 Read and complete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 When does it happen?What do people do?探究平安夜和圣诞节当天人们应该做些什么,并且搞清楚先后顺序。

整个语篇解读过程中,四个活动设计帮助学生从文本的整体感知到细节理解,理清故事发展的内在的逻辑顺序。

我在教授5A Unit 8 At Christmas(Story time)的拓展环节,设计了一个绘本“Toms Christmas”。在圣诞节当天早上,Tom期望放在床头的长筒袜里有圣诞礼物。Tom 后来打开袜子发现真的有礼物。我提出了一个问题Does Tom really get the present from Father Christmas?Why or why not?有的学生说:No!Father Christmas 不是真实存在的,它只存在童话故事里。事实上礼物来自于Tom的父母。还有的同学说:Yes!Tom发现雪地里有脚印,那应该是Father Christmas 的脚印,他平安夜给Tom 送圣诞礼物来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有限,但是这个问题是开放性的,考验的是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读后:拓展文本,驱动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教师创设多样化的思维性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授6B Unit 4 Road safety (Sound time &Culture time & Cartoon time)的板块教学中,Cartoon time最后部分,Lets imagine 的环节中,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The bus stops at the first time because there is a red light. The bus stops at the second time because some elephants are crossing the road. The bus stops again,(the third time),what ha-ppens?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了。有的说:“Because there is a red light again.”有的说:“Because there is heavy traffic on the road.”有的同学会联系实际生活展开想象,说道:“Because an old man falls down in front of the bus,so the bus stops.”還有的同学说:“There isnt any oil in the bus.”“The bus is broken.”“The driver feels sleepy and tired,he wants to have a rest.”学生运用已知的旧知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力,给故事的最后增添了不同的结局。

这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这种具有情感体验的语言实践活动可以真切地触动学生的心灵,有效地促进其输入真切的语言,真实地用英语表达自我,达成了个性化语言的输出,同时也深化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胡晓风,金成林,张行可,等.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2]朱献梅.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小学教学设计,2017(1).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