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发展思维

2019-05-10王青贤

新课程·小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提升对策读写能力读写结合

王青贤

摘 要:在小学生的义务学习阶段,语文教学是其中的基础性教学内容。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教学结构的不断完善,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落实实践教育,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是教师新的教学任务。小学语文教学的难度虽然不高,但是能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强度。基于此,对如何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完善学生的读写思维进行分析。

关键词:读写结合;读写能力;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对策

在小学教学中,语文教学既是一门基础性的教学内容,同时又是一门重要的综合性教学内容。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一定的启蒙知识,形成较强的学习基础,同时还能够形成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应用能力。此外,在语文知识体系中,能够展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内容就是写作与阅读,而这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联系,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能力。

一、小学语文读写能力教学的现状

(一)阅读与写作的现状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写作教学以及阅读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自身的思维意识以及价值观、人文观也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就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现状仍旧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

首先,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很多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读写教学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经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都开始成立图书室以及阅览室的校园装置,也会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阅读写作相关的活动以及比赛,推动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但其中也通常会出现一些不完善的情况。比如,在竞赛中,教师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虽然会对竞赛的学段进行分层,却不会对竞赛的标准以及方式进行分层,使得部分年级较低的学生会形成较大的学习压力,甚至会对自身不自信;其次,在当代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已经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视为基础性的教学活动,但仍存在大部分教师会应用“师生授受”教学手段的情况,甚至会为学生限定阅读的方式以及写作的结构,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1]。

(二)阅读与写作的问题

首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着阅读内容泛滥的情况。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中,大部分教师已经结合信息技术为学生选择教学内容。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大量的阅读资源,教师会形成“没有目标”的思维,认为素材越多越好,甚至不会对其进行挑选。在教师的这种理念中,学生自身的学习压力会出现明显的提升,从而使得自身阅读的效果下降。

其次,在小学写作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为学生限定写作的结构,比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以及应该写什么。在这种思维下,学生就会形成禁锢性的写作意识,只能够按照教师所提供的模板进行生搬硬套,影响了自身的写作能力,也影响了自身思维的发展。

(三)阅读与写作的性质

首先,读写结合理念中,閱读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对于当代的小学生来说,考试成绩已经不再是自己主要的学习目标,完善自身的能力将取而代之。而在写作训练以及阅读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能够得到明显提升,这一任务能够完美完成[2]。

其次,在读写结合理念中,阅读写作一同开展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比如,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某一部分内容的体会以及感想;在写作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重新浏览一遍自己的阅读素材,选择合适的材料作为自己的写作内容,以此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提升小学语文读写教学效率的对策

(一)营造合适的教学氛围

在当前的社会中,网络已经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中,并且大部分学生已经开始产生“没有网络就不知道如何生存”的思维,在这种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注意到网络娱乐的乐趣,逐渐忽视写作以及阅读所能够提供的精神食粮。因此,在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对学生的教学环境进行合理的创新以及更换,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读写意识。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3]。在小学教师接触学生之前,学生自身的基础价值观以及基础习惯已经基本形成,而促进这一情况发展的主力就是孩子的家长。在当今社会,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模仿能力都比较强,在上学之前,会无意识地对自己的家长进行模仿,所以日常生活中,教师就应该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使其意识到培养学生读写习惯的重要性,并引导其为学生创建合理的家庭读书氛围。比如,在节假日,家长们可以带着学生前往图书馆以及书店等场所,带着孩子一起读书;或者在家庭中,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在家中布置出一个独立的书房,没有条件的家长可以为孩子单独购置一张书桌以及书架,鼓励孩子与自己一同阅读,并进行交流,以此加强学生的读写思维。此外,在家庭中,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当自己的孩子在阅读或者是写作时,一定不能对其进行干扰,比如看电视、玩游戏等,影响学生的思维。

其次,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以及学校也需要为学生创建合适的阅读写作环境[4]。比如,在学校的校园文化中,学校领导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图书博览会以及征文比赛等活动,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活动积极性。此外,在班级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室内部安置一个小型的书架,将其装扮成读书角,引导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图书带到学校进行阅读,也可以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换互动,以此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升其自身的读写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读写习惯

习惯会对一件事情的结果会有很大的影响,在写作以及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能够形成一定的自主习惯以及正确的习惯,就不需要教师苦口婆心地进行引导以及管理,主动意识下进行的学习活动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习惯,夯实学生的读写意识,以此推动其自身读写能力的稳定提升。

猜你喜欢

提升对策读写能力读写结合
Your trash for our books
英语学科读写能力培养与思辨能力测评衔接研究
提高小学生读写能力的方法研讨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如何提升海外华裔学生读写能力——以荷兰乌特勒支中文学校青年班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