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过程与情感,构建情境为中心的课堂

2019-05-10汪亚萍

新课程·小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分数交流情境

汪亚萍

【案例背景】

有效课堂既要关注教师知识传授,更要关注学生个体的未来发展。高效课堂既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目标,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更要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学到必须的知识的同时,又能使学生在情感与态度上得到提升。构建以“情景为中心”的教学课堂就是让学生的生活情景数学化,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经验、知识、技能和情感进入问题情境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新知识,让学生感觉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体验。笔者在这种“情境中心”理念的指导下,设计了“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活动,旨在通过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猜测、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等过程学习丰富的内容,让学生在获得分数的含义等一些必需的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成功等情感的体验,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

学生是在已经学习了平均分的基础上学习分数的。让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正确地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能力是本课时的重点,这也是为以后学习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计算等作铺垫。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已有的经验知识,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借助直观演示、操作、观察、概括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之获得运用知识与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二、学习材料的选择

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有效课堂的必然选择,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对课堂教学起着指导作用。参考教材适当改变如下:先是通过故事引入,再让学生利用圆形与长方形纸片创造二分之一分數的实例。这样的学习材料,学生就能非常有兴趣地接受它进而研究它,直到把它理解与掌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创新意识。

三、研究过程的组织

课堂教学的组织不是以获得知识为唯一目标,更多考虑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情感。教师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学生交流合作、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宗旨,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理念。

按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新理念:本课时整合“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设计理念。主导设计:生活情境导入—新知识分数(几分之一的分数)的学习—比较分数(几分之一的分数)的大小—巩固与应用。主体学习: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分数的认识与拓展学习。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故事引入:讲唐僧分桃的故事,引导得出平均分

唐僧有8个桃子要分给悟空与八戒,八戒说他要6个,给悟空2个。悟空说这样不公平,同学们说怎么样分才公平呢?

2.组织游戏:要学生拍掌,引出课题

如果唐僧有6、4、2个桃子要平均分给悟空与八戒,每人分得几个?(用拍掌的次数来表示)要是只有1个呢?你想怎么表示?(二分之一,0.5,一半……)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分数

二、观察操作,探求新知

1.独立操作,认识

①设疑:请用二分之一表示的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②操作:在生活中能找到二分之一吗?拿出自己准备的圆形、长方形的纸,找出二分之一,再与同桌说说是怎么找的。

③汇报:学生汇报自己的操作(投影)。

④小结:大家用折的方法,把一个圆形或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想想“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2.合作交流,认识

①设疑:要是给你一个正方形的纸,你能找到二分之一吗?你还能在这正方形的纸上创造出四分之一吗?请把你认为是四分之一的那一部分涂上颜色。

②交流:独立操作后,小组内交流,看哪个组创造四分之一的方法最多?

③汇报:一个小组上台汇报,说出折的方法,指出四分之一。(投影)

④小结:说说“4”与“1”分别表示什么?

3.自主学习,认识……

①观察:我们已经认识了分数这个大家庭里的2位成员,还有许多分数想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和它们见面吗?下面请大家看图(课件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游乐园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你发现哪里有几分之一?

②交流:学生通过实物图,分别说出三分之一、八分之一等分数。(课件演示选取的具体画面,闪烁分割的份数)

③练习:出示书本中的做一做的第一题,让学生独立填写后,汇报校对。(投影)

4.小组讨论,探索大小

①情境:在唐僧正要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两份时,猪八戒想多吃一些,就吵着说要四分之一,悟空说二分之一够了。你们想谁吃得多?为什么?

②讨论: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奥秘呢?谁能从下面的圆中发现规律?并把你的发现告诉小组里的同学。

③汇报: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课件演示,移动每个圆中的一份)

④练习:书本的做一做第二题,学生独立填写后,汇报校对。(投影)

三、综合实践,巩固应用

1.当小画家:在每个图中选适当部分涂上颜色表示它所指定的分数。

2.做小法官: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是,在( )里划√。

3.当小设计师:长方形纸上设计一个你喜欢的分数,介绍给本组同学。

【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中,以学生身边的生活问题情景导入,引出新课主题:分数二分之一,以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等环节引得四分之一等不同的新分数,以生活实际情景进行分子是一的分数的大小比较,再通过实际情境的拓展延伸进行知识的巩固与应用。始终以“情境”引入,“情境”数学化为设计主轴,贯彻整个课堂教学。

设计理念中,始终秉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整堂课学生始终处于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观察猜测、讨论交流的环节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学习状态中。

目标设计中,始终重视过程情感与价值观。以“问题情境”为中心,以知识、技能、能力为载体,通过对新知识的应用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培育学生积极的品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信心和继续学习的责任但当。

一、关注课堂学习环境,创建师生平等民主的课堂情境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双向学习过程,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双向学习的基础。学生在安静、宽松、安全的气氛中才会投入学习,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中才会真正思考、交流与合作,在被充分受到尊重、信任、欣赏的情景中才会积极探索、主动学习、勇于创新。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进步与成功予以赞赏,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耐心指引,關心课堂中学生的一举一动,做到随时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和进步。

二、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创设学生主动探索的课堂情境

课堂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带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时时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知识的获得、思想和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由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自主完成,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传授。课堂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思考、交流和体验,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和经历。

课堂教学中,教师提供能创造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三分之一与八分之一等分数的材料,让学生自主探索创新发现,而没有把二分之一等分数的含义直接讲解传授,然后以独立思考、动手操作、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助力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学生在做、画、写、说、听等过程中理解了这些分数的含义,最终达成课堂的预设的目标。

三、关注学生态度情感,构建提升学生品格的课堂情境

课堂教学的任务除了要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提升。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一生的财富,能让学生终身受益,它又是获取新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键。学生获取知识、技能和能力是过程,学生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的才是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

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利用学生都愿意接受的《西游记》故事,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创造一个分数,组织学生围绕自己创造的这个分数进行操作与讨论。最后还组织学生当小画家、做小法官、当设计师等数学活动,来巩固习得的知识。同时,教师还一次次地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数学家的想法进行比较,使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所有的这些材料选择与活动的组织,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此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智力的发展。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分数交流情境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可怕的分数
算分数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