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2019-05-10沈志锋

新课程·小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网络教学资源即时通讯微课

沈志锋

摘 要:学科的融合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当中的必然趋势,在开展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信息技术学科出发进行数学知识的整合,从而实现学科融合。但是,从目前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来看,仍然存在部分数学教师不知道如何在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数学知识相融合。基于此,以自身实践教学经验为例,浅谈在数学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其他数学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网络教学资源;小学数学;即时通讯;微课

小学数学教学融合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内容,能够优化教学设计,促进重点讲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即时通讯技术的应用

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带来了即时通信技术,打破了人们传统的交流形式,实现了远距离的信息交流。在信息技术课程当中有“作品齐分享——QQ软件的使用”这节课,因此在进行中段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即时通信技术与学生进行联系,在促进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QQ软件使用的认知。

(一)应用即时通信,优化教学设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即时通讯技术,能够使教师在布置作业的当天,通过QQ等即时通信软件接收学生的预习反馈,从而对教学计划进行优化。

例如,在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QQ等即时通信技术了解学生的预习反馈,从而对教学计划进行改进。在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前,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布置预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法则的作业,并通过QQ传达给学生。之后,学生按照教师的预习任务,对这节课中的多位数乘一位数运算法则等知识进行自主预习,并在预习完成之后,将预习的结果以及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原QQ渠道传达给教师,使教师在“多位数乘一位数”这节课上课之前就对学生的预习情况有了整体的了解,从而对学生的实际预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改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可见,在进行中段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QQ等即时通信软件与学生取得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预习情况,从而对数学课程的教学计划进行优化,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应用即时通信,加强师生联系

即时通信软件的出现打破了人们面对面的交流形式,人们能够利用微信等软件进行远距离的信息传送、语音的通话等。在进行中段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即时通讯软件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问题的解决。

例如,在进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节课的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等即时通信软件向学生布置“250÷5=;84÷4=”“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4,那么余数可能是哪几位数呢?”等习题,使全体学生和家长能够在课下的同一时间接收到教师所布置的课后作业,促进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等知识进行复习。在学生进行上述习题解答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疑问,此时,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使用微信与教师取得联系,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弥补课堂中的遗憾。除此之外,学生利用微信当中的拍照等功能,将自己在解答习题中存在的疑惑告诉给教师,使教师直观看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显而易见,在进行中段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微信等即时通信技术与学生取得联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

二、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网络教学资源的不断发展,近几年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受到一线教师的偏爱,并在国内的教学中掀起了一场推广微课的浪潮。微课具有精、短、小等特点,在进行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微课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促进重点知识的教学和习题的个性化辅导。而且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当中还有“资料大搜罗——資料的搜索与整理”的课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微课的检索,也是对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检验,从而实现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一)应用微课促进重点教学

在中段小学数学教材中几乎每节课当中都会有其主要的教学内容,也就是教学重点,如何对教学重点进行有效教学,一直是一线小学教师思考的问题。微课的出现能有效帮助数学教师进行重点知识的教学,促进学生实现重点知识的突破学习。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小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教学,从而实现重点知识的突破教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人教版教材对“小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并明确“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式”的重点知识。教师根据“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式”的重点知识进行微课的制作,并将微课视频的时间控制在10到15分钟之间,使微课的时间与小学生对知识的注意力维持时间相契合,之后教师将制作好的“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式”微课视频投放在腾讯课堂或者酷学网等公共网络空间当中。紧接着,教师布置预习“小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作业,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检索的形式找到教师所制作的“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式”微课视频,通过观看该视频来了解本课重点知识。在教师讲解“小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之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对“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式”的微课视频进行观看,使学生在学习这节课的知识之后,能够通过视频深化对“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式”等知识的理解,实现重点知识的突破学习。同时,“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式”的微课视频储存在网络当中,能够供学生随时观看,帮助学生随时巩固知识。不难看出,在进行中段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微课进行重点知识的突破教学,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应用微课促进习题教学

习题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数学教师往往使用习题来检验学生对在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因此,有效的问题对数学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微课的教学形式出现之后,教师能够利用微课的形式来促进习题的个性化教学,践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例如,在进行“公頃和平方千米”这节课的习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开展个性化的习题教学辅导。在“公顷和平方千米”这节课的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向学生布置“王叔叔在两公顷的山坡上种植梨树,每棵梨树占地面积是8平方米,每棵梨树能够收到400千克梨,那么这些梨树一共能够收到梨多少千克?”“一个长100米,宽65米的长方形果园,如果长和宽都扩大了一倍,那么果园增加多少公顷?”等习题,引导学生在课下完成上述练习,从而巩固对“公顷和平方千米”等知识的认知。之后,教师针对上述题目的类型,进行习题讲解视频的制作,使每个微课视频对应一个题目的类型,微课视频当中的内容是针对教师布置题目的解题思路、解题过程等,学生能够根据教师习题讲解视频的观看,提高对习题解题过程的理解。在学生做完上述习题之后,教师将上述习题的正确答案告诉学生,让学生自我检验习题的正确与否,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习题讲解视频的筛选,对自己不会做、或者做错的试题讲解视频进行观看,从而解决在习题解答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观看习题讲解的微课视频,能够实现个性化的习题教学辅导,同时,当学生在观看习题讲解中存在问题时,学生还能通过回放等形式来促进问题的解决。除此之外,教师以微课的形式进行上述习题的教学,也能有效地提高习题教学的效果,从而构建高效的“公顷和平方千米”习题教学课堂。显而易见,在进行中段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微课展开个性化的习题教学,能促进“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有效实现。

三、多媒体软件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有“图形的编辑”的课程教学内容,而多媒体是进行图形编辑的最佳形式,同时在信息技术课程当中有“直线”工具、“曲线”工具等课程,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将数学图形知识与多媒体相融合,能够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使学生深化对多媒体软件的认知,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一)Flash动画的应用

Flash动画具有直观的教学效果,在中段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以Flash的形式呈现将数学知识,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例如,在进行“位置与方向”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使用Flash软件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位置与方向”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物体位置的相对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以Flash动画的形式,将物体位置的关系进行描述,从而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物体位置和关系的内容与具象的图形动画相联系,提高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显然,在进行中段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Flash动画的多媒体形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直观具象的表达,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效果,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PPT的应用

PPT又称之为幻灯片放映的教学形式,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PPT将数学知识进行多样展示,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中的PPT软件进行“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这节课的教学。在课堂的开始,教师使用PPT当中的图片展示功能,将这节课的知识构图以图片的形式进行展示,使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就对这节课的整体内容有一个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课程的节奏。之后,教师使用图文并行的形式对“平均数”“条形统计图”等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在文字的解说和图像的展示中深化“平均数”“条形统计图”等知识的认知,提高教学的效果;紧接着,教师举出例题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最后,在PPT中,教师以序列的形式,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以文字的形式展示在PPT当中,使学生在课堂的最后,对这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和强化。不难看出,在进行中段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PPT的多媒体形式,将数学知识进行多样化的呈现,使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课堂之中,提高数学知识教学的效率。

总而言之,将数学知识的教学与信息技术课程当中的内容相融合,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仉玉盛.“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策略[J].好家长,2018(68):254.

[2]柳文阁.“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16):21-22.

[3]王群.教学资源合理配置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小学生(中旬刊),2017(7):17.

[4]罗斌.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优化网络教学资源[J].新课程(小学),2012(2):144-145.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网络教学资源即时通讯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民事诉讼中即时通讯记录的证据采用进路
即时通讯软件发展模型的实证研究
科学技术哲学视域下的即时通讯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