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事、游戏与小学数学教学

2019-05-10赵千条

新课程·小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田忌倍数卡片

赵千条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古往今来,数学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故事、游戏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极大的价值。美国著名数学家马丁·伽德纳曾经说过:“唤醒学生的最好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智力题、魔术、笑话、悖论、打油诗……”我国数学大师陈省身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为青少年数学爱好者题词:“数学好玩。”简单的四个字包含着陈老对数学的酷爱以及对青少年数学爱好者的期望。

在教学中,我常通过故事、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知数学的魅力。

案例描述:

为了让学生巩固“三位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我设计了如下游戏:同学们分成两组,每组各派三名同学上台抽取三张数字卡片(0~9中的一张),再用卡片上的数字组成三位数,数字较大者取胜。在一次游戏中,一个小组抽取了数字6、4、7。另一个小组抽取了数字2、8、5。第一组同学最先摆成了764,第二组同学摆成了852。眼看第二组正要为胜利欢呼时,第一组王×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我有不同的摆法,可以战胜第二组。”我请他上来,只见他把卡片6颠倒了一下,6神奇的变成了9。然后王×通过调换卡片的顺序,将三位数摆成了974。第二组同学惊呆了,刚刚还是764,怎么就变成974呢?明明到手的胜利怎么就这样溜走了呢?“老师,我不服气,那张卡片明明是数字6,不是9。”第二组有同学提出了质疑。“这张卡片究竟应该算数字几呢?”我不急于回答,把目光投向了第一组。“老师,这张卡片是数字9,因为我们希望它是9。规则中没有说不可以颠倒卡片,位置由我们来决定的。”第一组同学反驳道。这时,第二组同学想要反驳,但又不知从何说起。这时,我跟大家讲了一个故事,“同学们,田忌赛马的故事大家一定听说过吧。谁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老师,我来。”一听讲故事,学生特别踊跃。故事过后,我问道:“田忌的马明明比齐王的马要弱一点,但为什么田忌还能赢呢?”“因为田忌懂得用自己的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接下来就能用自己的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自己的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说得真好!田忌是个有智慧的人。大家觉得王×将卡片颠倒,可以吗?”我再追问道。“可以”,孩子们频频点头。“同学们,如果不是卡片,数字6是不能变成9的。由于这是一张卡片,在这次游戏中是可以颠倒的。王×同学就是我们班的小田忌。为聪明的小田忌鼓掌!我们以后也要做一个善于开动脑筋,有知识又有智慧的人!”教育在故事中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为了让学生明白“逆推法”及“分组”的重要性,我设计了“抢20”游戏。游戏规则:从1开始,一方先说,另一方接着对方的数字说。双方可以说一个或两个连续的数,抢到20者获胜。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我和学生抢20。无论是学生先说还是我先说,都是我获胜。学生特别好奇,都争先恐后地要和我比赛,但都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慢慢的,学生已经明白了要先抢到20,必须先抢到17,要先抢到17必须先抢到14,依此类推,先抢到2者才能抢到20。“刚才,我们是怎样想的?”我追问道。“倒着想。”“对,这种倒着想的方法在数学上叫做逆推法。”“如果我们来抢30呢?你能不能迅速找到最先要抢的数,还是2吗?”学生开始在纸上笔画起来。“我要找一个能和我迅速比赛的同学。”“老师,干脆我们抢40吧。”一个学生举手道。“好,你先说,还是我先说。由你选,但动作要快!”最后无论是学生先说,还是我先说,仍然都是我赢了。“老师,你怎么这么厉害,想得这么快?快把诀窍告诉我们。”孩子们一个个急不可待。这样,分组思考的方法也就呼之欲出了。当学生弄懂分组思考的方法后欣喜若狂,脸上尽是喜悦的笑容。

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上课伊始,我首先让学生回顾2的倍数和5的倍数特征,再猜猜3的倍数的特征。一部分同學猜测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通过举例验证感觉不对。这时学生陷入了沉思……稍后,我和学生举行“考考我”游戏。学生任意说出几个多位数,我快速判断它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再验证。当我能一次又一次快速准确地判断时,学生很惊讶。这时,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便成了学生迫切的愿望,学习也就水到渠成了。

反思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实践证明,每当我给学生讲故事或做游戏时,学生都全神贯注,沉浸其中。我相信,摆卡片游戏、抢20游戏、“田忌赛马”的故事,学生一定会终身难忘。数学的种子就在游戏中慢慢萌芽!孩子脸上灿烂的笑容就是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反思二:用数学的魅力吸引学生

教师应善于抓住数学的本质,用数学的魅力吸引学生。只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学生就能乐在其中。我和学生在做“抢20”游戏时,刚开始无论是学生先说还是我先说,都是我获胜。学生非常好奇,屡败屡战。当学生渐渐掌握游戏的规则,并能战胜老师时,他们欢呼雀跃。“原来游戏获胜的奥秘是这样!”一位学生高兴地说。这就是数学的魅力,这就是我想要的。

反思三:且教且思,且思且教

要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师的素养很重要。教师应善于学习,善于思考,才能常教常新,另辟蹊径。只有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且教且思,且思且教,才能让教学的灵感不断涌现,才能让数学的课堂精彩纷呈!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愿我们每一个人都做最美的舞者!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田忌倍数卡片
说说“倍数”
巧用“倍数的和”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田忌赛马
摆卡片
倒过来的卡片
一张卡片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田忌赛马
我的故事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