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也有大用处
2019-05-10郎文良
郎文良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情感态度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你知道吗”栏目与数学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这是数学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数学教学必须触及的领域。如何在课堂实践中有效发挥“你知道吗”这个栏目的效能是一个值得探析的问题。
关键词:“你知道吗”;数学阅读材料;策略
“你知道吗”“生活中的数学”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增设的栏目,它与数学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既是数学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传承数学文化的有效载体。“你知道吗”栏目内容涉及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数学拓展知识、数学实践活动、数学应用等。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使学生了解了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感受到数学在推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科学价值,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家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方法,感悟和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研究、挖掘、使用好这一栏目,对我们的教学有其具体的现实意义。那么,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实践中有效发挥“你知道吗”这个栏目的效能呢?笔者结合人教版五年级教材,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借力“你知道吗”,激情激趣导入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它恰如其分地提醒我们:开始时的导入设计得好,会给一堂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堂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变化无穷。其中创设情境导入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有效刺激学生的感官,迅速聚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从而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这一新课时,我们可以对教材第86页“你知道吗”中的“美丽图案”进行适当的修改,作为创设情境的素材,加以升华。上课伊始先创设一个欣赏情境,让学生欣赏“你知道吗”,让学生感受一下这些图形的美丽和奇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件出示美丽图案的动态过程。
师:同學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一个个小的图案在移动,最后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
生2:我发现最后美丽的图案是经过旋转得来的。
师:说得真不错。是的,艺术家设计出来的许许多多精彩绝伦的图案背后还隐藏着数学知识呢!
请同学们再次仔细地欣赏构成美丽图案的动态过程。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在上述导入环节中,笔者将教材“你知道吗”中的美丽图案稍作修改,利用Flash动画演示生动形象的动态过程,这样的处理,在课始就牢牢地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由此被激发,强烈的求知欲由此被有效诱发,进而形成内在动机,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借力“你知道吗”,丰富学习内涵
人教版教材“你知道吗”栏目并不是均衡分布的,而是结合教材内容、学生身心特点、知识经验以及编排版面相机穿插的,编者一般都将最精华的部分进行展示,其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多、更为深远的知识结构群。因此教学中可以将其进行还原拓展,创设符合学生实际学习特点的实践活动,丰富其教学内涵,同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地发展。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这一单元最后设有“你知道吗”栏目,内容是“哥德巴赫猜想”。笔者以这一有效载体为抓手,搜索整理有关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成就,在数学拓展课上开展了一次数学阅读实践活动。又如,五年级教材中的“你知道吗”共有三次提到了《九章算术》这本数学名著,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名题追踪”为主题的数学名著拓展阅读实践活动,以此丰富学习内容,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望。
三、借力“你知道吗”,提升思维能力
小学高段数学教学内容中许多数学知识具有高度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人教版五下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教学内容,教材中是运用列举和集合图的方法。教材这样编排是从学生学情出发,“分散难点,降低要求”,遵循了课改理念。但列举法和集合法局限于两个比较小的数字之间的计算,这也给一线数学教师带来了困惑,对于一些数字稍大或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时,列举法和集合法就显得捉襟见肘。此时教材也作了相应的安排,将分解质因数、互质数、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等知识都放到了“你知道吗”板块,作为拓展内容。笔者在教学时将“你知道吗”板块中的拓展内容与新授知识紧密联系,有机地融合在新课教学中。在运用列举法或集合法完成相应的练习后,笔者提出问题:“A=3×4×n,B=3×7×n,求A、B的最大公因数”,使学生感知列举法的局限,凸显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找相同质因数)求最大公因数的优越性,即A、B之间有相同的质因数3和n,所以最大公因数就是3n。这样以例题内容为主题,链接出相关的拓展内容,能有效避免例题教学的局限性,使之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具体、更系统,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也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你知道吗”这一部分的内容是教材的有益补充,它生动有趣,有一定的超前性和拓展性,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在平时的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做的就是用好教材中的非主流内容——“你知道吗”,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让“你知道吗”板块恰当介入,充分挖掘其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去触及、分享数学的基本思想,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框架基础之上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进而让学生领悟数学思维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姜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阅读材料”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12):99
[2]颜林忠.数学“你知道吗”,要知道[J].江西教育,2017(35):11-13.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