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悟文本心随文动

2019-05-10吕枫晨

新课程·小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虎门销烟蜘蛛想象

吕枫晨

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能丰富人的心灵,尤其对于各方面处于成长期的小学生而言,培养阅读兴趣更是受益终生。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来谈谈。

一、启发想象 入情入境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凭借教材进行想象,有助于学生入情入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理解课文中发展想象,再通过想象进一步理解课文。引发想象,可在理解课文词句时进行。如,《丰碑》一课,在讲读到课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丰碑”一词时,教师让学生说出了这个词的本义后,又进一步问:“如果让你为这座‘丰碑刻上一段碑文,你会写些什么?”学生纷纷回答,有的说:“我会写上‘军需处长永垂不朽!”有的说:“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有的说:“您把死留给自己,把温暖送给别人!”有的说:“您和日月同光,您与雪山长存!”孩子们说得多好啊!在教师的启发下,他们展开了想象,进行了创造性思维。引发想象,还可在文章“空白”处进行。所谓“空白”,就是故事可能发生的情节、细节和结局等。如教学《荷花》一课,根据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两句:“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读着这么优美的句子,教师不妨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一朵荷花,去聽听蜻蜓和小鱼会对自己说些什么。此外,让学生根据有关描述进行即兴表演或绘画、将古诗改写成短文等,这些都不失为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好方法。

二、切换角色 设身处地

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让孩子们运用从文中学到的某种语言形式,通过切换角色、转换问题进行小练笔,也能收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能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情趣,为我们的课堂增色不少。

在一些课文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它里面的人称加以转变,如将第三人称转换为第一人称。如我在教学《第八次》一课时,我问孩子们:蜘蛛一次又一次地结网,终于在第八次结成了一张网,如果你是布鲁斯王子,看到了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想?怎么说?让我们一起看看孩子们在切换角色之后的内心体验:

布鲁斯王子心想:多么令人敬佩啊!小小的一只蜘蛛居然能够一次又一次地战胜困难,真了不起!

布鲁斯王子自言自语道:“虽然蜘蛛结了七次网都失败了,可它毫不放弃,直到第八次才获得了成功。我作为一个王子,难道还不如一只蜘蛛吗?我也要干第八次!”

从上述片段中,我们不难发现,通过切换角色,蜘蛛这种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不仅感动了布鲁斯王子,还深深地打动了孩子们的心,以至于他们的发言是如此的振聋发聩、精彩至极!

另外,在教学《航天飞机》一文时,我让孩子们用自述的方式来介绍航天飞机的特点和作用。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使科普说明文变得更加有趣味,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在教学《“东方之珠”》中,我让孩子们切换角色,把自己当成是其中的一名游客,当看到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和举世闻名的海洋公园以及人流如潮、热闹繁华的铜锣湾时,说说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孩子们不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香港这颗“东方之珠”的无比璀璨,而且激发了学生对香港这颗“明珠”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三、小组合作 思维碰撞

课堂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发现问题才能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只有发现问题才能使学生在不断求索中得以发展。在大胆的质疑中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从而有效地战胜“疑点”,还学生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以《虎门销烟》为例,在教学到“一侧坐的是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外国商人。”这句时,我引导学生针对这句话展开质疑,有位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来观看虎门销烟呢?我对这位学生的提问做出了中肯的评价: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很值得我们去思考,你能不能结合销毁鸦片的原因来谈谈自己的理解呢?

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和课前学习的资料进行大胆探索和思考,学生回答时一下子联系到了“我们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加深了对课文主旨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虎门销烟》第二小节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围绕“另一侧坐的是外国商人”展开质疑。学生就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大胆地展开质疑,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学习热情一下子提高了,在不断的思索中想到为什么请外国商人来观看虎门销烟的问题。有了问题又激发起了学生不断探索问题的激情,使得学生在不断地思维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主动地展现自己的思考成果,在不断交流中,深化了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恰当把握时机,捕捉课文中的训练点,营造自由的想象氛围,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才能更投入地进行学习。总而言之,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创设宽松、民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实现灵动课堂。

参考文献:

[1]刘晓军.关于“小学语文趣味阅读教学”的思考[J].小学语文教学,2012(12).

[2]寇晓静.小学语文阅读趣味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2014(10).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虎门销烟蜘蛛想象
虎门销烟
快乐的想象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小蜘蛛冻僵了,它在哪儿呢?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林则徐“虎门销烟”事件对我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影响研究
大蜘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