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唱好“三部曲”提升朗读效果

2019-05-10孙琴娟陈燕

新课程·小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三部曲朗读提升

孙琴娟 陈燕

摘 要:低段是朗读能力培养的起点,对于学生来说,“启蒙朗读”至关重要。旨在阐述以社交软件微信唱好“留声”“展颜”“赏影”三部曲,通过学生、家长、教师三者的有效互动,激发兴趣,层层递进,以期达到低段朗读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朗读;提升;效果;三部曲

一、留声——夯实巩固朗读能力

1.留声之“预习篇”

(1)查预习之“读”,抓字音之“准”。文章为我们展示的是抽象的文字符号,所以需要我们通过朗读去感受文字语言中的美。我们一般都会布置预习的作业,把朗读成果通过微信录音的形式发到小组群,老师进行及时的反馈,就可以有效地督促孩子的预习之“读”。

例如《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小太阳team的李××小朋友把“只要掛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中的“洼”读成了“娃”,老师一听到,马上进行了反馈,及时纠正了错误。

(2)明预习之“漏”,促课堂教学之“效”。听学生的朗读,针对全班的录音情况,对于易错词、重点词进行梳理,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率。

以《识字3》一课为例,班里37个学生有12个学生将“各民族,齐奋发,争朝夕,兴中华”的“兴”读成了第四声。有2个学生把“朝夕”的“朝”读成了“cháo”。基于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我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点教学了多音字“兴”和“朝”。强调了多音字的读音取决于字义,并给出常用词组,强化了读音。

2.留声之“复习”篇

(1)抓背诵之“魂”,融课堂朗读之“技”。老师在课堂上抓住重点字词和句段进行了朗读训练,学习能力较好的小朋友在课堂上就能立马吸收,读出韵味。那么那些认为跟着全班一起读可以“滥竽充数”的小朋友,该怎么让他们也能真正融入“朗读”中去呢?通过微信发背诵录音,就可以有重点地、逐个检测学生的朗读技巧。

(2)较“展示”之声,立“榜样”之地。老师示范读和小老师带读,都是很好的朗读教学方式,但是课堂的展示和引领有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微信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遇到难读的文章,可以实行“三步走”策略。

(3)借“课堂”之绳,牵“情感”之魂。朗读的技巧是为朗读的情感服务的。因此,借助课堂上通过想象说话和角色体验等方法,理解课文。利用微信平台,以课堂教学为准绳,设立微信朗读引导单,发至微信四人小组群,练习朗读,读出感受。

如《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第4节:豌豆妈妈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课堂上,紧紧抓住了“啪”这个象声词、“炸开”“蹦着跳着”等重点词,“如果你是小豆荚,你现在心情如何?你在什么时候会蹦着跳着?”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感受到豆荚的心情是快乐的。

3.留声之“阅读”篇

在利用好“语文教材”的基础上,扩大学生的朗读信息面,把课外书的朗读展示于“微信”平台,以“微信朗读”之石,促“课外阅读”之风。

(1)聘请了两位“小小金话筒”,分别在晚上6点和7点,在微信班级群开设“金话筒开讲啦”栏目,讲的内容来自于学生所看的课外书。每天所读内容以照片形式发至班级微信群。供全班小朋友学习欣赏,能鼓励其他小朋友用这样的方式分享自己所看过的课外书。

(2)通过“呼呼收音机”APP,添加背景音乐,录制参加的小朋友的课外阅读录音,将录音链接发至班级微信群。引发全班学生家长和学生的点赞和评论,反响不错。

(3)反馈——“择优挑战”。学生在听了两位小小金话筒的栏目后,以投票方式选出最想挑战的故事。老师把故事打印在A4纸上,张贴在班级“谁敢来挑战”的版块里,鼓励学生模仿学习,激励超越。

二、展颜——促进提高朗读能力

展颜是指学生的朗读择优当堂展示,学生在家模仿展示,录成小视频,发布于微信群。

1.当堂展示,形“表现”之氛。《黄山奇石》是一篇很好的“导游词”,小组经过推荐表演,全班学生和老师组成评审团,从表情、动作、语气三个方面进行打分,最后选出了三位“小小金话筒”。除了小组推荐评比,我们还举办了全班演讲比赛,设置奖项,并邀请学校其他语文老师担任评委进行评比。这样一来,朗读的氛围更浓厚了。

2.模仿展示,享“成就”之甜。《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一篇对比性强烈的文章,在小柳树和小枣树两者完全不同的表现之中,让学生明白“各有所长”的道理。笔者通过“教师展示”“小组课内模仿展示”“小组课外模仿展示”三个步骤,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体验角色,生动展示,乐在其中。

三、赏影——激励提升朗读能力

赏影是指以课本剧的形式展示优秀作品,以激励学生进行更高水平的朗读。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可选取一些可以进行剧本表演的课文,进行“小组剧本秀”,这就如同一味“调味剂”,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

1.小组准备。《小狮子》和《小伙伴》是两篇适合剧本表演的课文。先让学生以四人小组进行分工,给予学生时间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2.正式演出。入神,就是说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将自己融入课文中,想象自己就是课文中的某个人,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只有入神了,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情感,塑造人物的情绪,才能将剧本表演出色地完成。

3.评价激励。评审团由学生、老师、家长组成。学生以当场举手投票的方式,老师以评分表的方式。教师将剧本秀的视频发至班级群和朋友圈,引导家长转发,家长以“集赞”的方式参与评审。以三方成绩累计最高者为最佳表演奖、最佳语音奖、最佳团队奖。

4.颁奖典礼。教师发布活动方案并实施后,教师在班级群和朋友圈晒出颁奖典礼,家长通过点赞和评论的方式树立典型,孩子们对教师私下的点赞和关注会特别走心,因此会更加积极地参与进去。

教师利用微信平台,运用“留声—展颜—赏影”的朗读能力提升模式,打通了课内外的关系,衔接了课内外的朗读链条,让低段孩子在微信交流中激发朗读兴趣,在互动中提高朗读技巧,在展示中提升朗读能力。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三部曲朗读提升
低年级写话“三部曲”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日杂志总结出轨者“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