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忘初心”让动手操作迈向高效

2019-05-10周小芬

新课程·小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不忘初心动手操作有效性

摘 要:小学生数学课堂上的动手操作活动就是需要孩子们以观念、形象为对象,借助语言或数理逻辑等符号性工具,进行思维操作、信息加工,从而指挥手去使用学具来进行探索、验证。通过操作学具,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把新知转化为旧知,运用旧知解决新知,把新知同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关键词:动手操作;有效性;五步操作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显然,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安排动手操作活动的目的就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那么我们安排的课堂动手操作活动也必须高效,才可以达到以上的“目的”,这就是我们的“初心”。我们应“不忘初心”,充分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活动,让动手操作迈向高效,才能“方得始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应该如何提高课堂动手操作活动的有效性呢?我们认为使课堂动手操作活动迈向高效的策略如下:

一、巧用教具、学具提高课堂动手操作的有效性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动手操作活动就是需要孩子們以脑内的观念、形象为对象,借助语言或数理逻辑等符号性工具,在脑内进行思维操作、信息加工,从而指挥手去使用学具来进行探索、验证。通过操作学具,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把新知转化为旧知,运用旧知解决新知,把新知同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具演示、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其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知识的迁移。教师可巧妙地借助自制教具,对学生使用自制学具予以正确的引导,并可根据教学实际对教具、学具进行大胆改进,从而有效开发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例如,周小芬老师教授三年级上册“四边形”的例1,主题图出现了14个图形,要辨析哪些是“四边形”。备课时她构思了几个方案:用课件演示(辨别—闪动—移动—分类归纳);让学生在书上做(直接圈出来——提问辨析理由);设计练习纸(制作成选择题——同位说辨析理由)等。课题组认为效果都不佳:不能呈现出图形之间的从属关系和逻辑关系;不能留在板书上利于整节课的后续教学。后来我们做了一套非常简单的演示教具:用各种颜色的硬卡纸按10 ∶ 1的比例制作出例题14个和《教师教学用书》建议的3个反例图,背后贴上磁贴,可以在黑板上随时粘贴、移动,方便全班学生进行观察、选择和辨析,更好地呈现出学生的选择、思考的过程,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引导课堂动手操作活动环节,提高其有效性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环节一般都是采取分组合作的形式,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可以在多人参与操作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思考。但是如果没有老师高效的引导,学生分组操作学具的环节可能会沦为聊天、打闹嬉戏的时间,学具可能会变为“玩具”,甚至攻击性“武器”。

加强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动手操作活动的各个环节能有效地提高其有效性。课题组经过多个课例尝试,把动手操作的“初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归结为“操”“察”“说”“思”“析”五步来构建课堂动手操作活动环节。课题组将这几个指引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活动环节称为“五步操作法”。“操”即“如何做”指学生运用学具进行操作的具体做法;“察”即“看到了什么”对操作过程进行观察;“说”即“说说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说操作的根据和理由;“思”即“思考整个操作过程”;“析”即“分析操作结论并作比较”。

三、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提高课堂动手操作的有效性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带领部分学生使用教具和学具制作相关的微视频。在课堂上适时播放微视频。其声、色、形动静结合的交替变化,能让学生感受到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觉效果,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有自己熟悉的老师同学出镜能引起更大的共鸣。例如,李老师在教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时,要学生辨析“正方形、长方形、圆柱和球的随意滚动性”问题上就引入了微视频:①初赛:第一次5秒视频呈现的是,两位学生一人拿着正方体和长方体,另一位同学拿着球和圆柱(横着放),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四个立体图形同时开始推出去。②决赛:第二次5秒视频呈现的是,圆柱(竖着放)和球同时推出去。播放时学生都“鸦雀无声”,结束时“大呼过瘾”,实验结果一目了然,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有效。

总之,我们应努力营造操作氛围、提供操作机会、养成操作习惯、培养操作能力,让学生在课堂操作活动中得到发展,从而保证动手操作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师才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吴正宪,周卫红,陈凤伟.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注:本文系2018年海珠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师专项课题:周小芬《提高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动手操作有效性的行动研究》部分研究成果,立项号:2018C037。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不忘初心动手操作有效性
“不忘初心”的由来
央企要当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
达州跨越发展需要不忘初心,坚定前行
习近平再提“不忘初心”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