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撑一支长篙向思维更深处漫溯

2019-05-10陈寒琼

新课程·小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思考题课例正方体

陈寒琼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以下简称“教材)每一册都安排一定数量的思考题,是指打“?”的练习题,一般安排在练习、总复习中或例题之后,属于拓展性的教学内容。如何撑好这支长篙,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刻?

一、罗列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明晰概念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的本质、理性认识。参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专家认为数学思想是有层次的,有些适合小学阶段加以渗透。以人教版教材编排为主线梳理如下表:

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所属领域、数学情境类型、知识特点、思维水平要求和答案开放性等维度对教材1~12册思考题编写现状分析研究,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思考题各年级分布相对均衡;(2)数学情境的类型分布,以动画和其他作为数学情境的思考题数目比例偏低,以数学知识本身作为情境的数目比例偏高;(3)蕴含知识的综合性与拓展性;(4)暗含的数学思维水平要求高。

二、设计实施课时方案,有机渗透数学思想

根据思考题巩固的知识点、蕴含的思想方法、思维难易程度、教学对象思维水平等因素,通过“同课异构”或“一课多磨”等研究形式,设计实施几类典型课时方案。

1.引导讲授类

适用的思考题为纯数学规律探究或有新数学概念引入时,基本教学程序:创设情境—理解题意—点拨思路—归纳提炼—应用反思。操作注意点是核心问题提出及注重归纳提炼的过程。

【课例点击】二上第二单元思考题

(1)创设风车情境,巩固“大小搭配”的凑数方法。

通过风车图中填1、2、3、4、5,使得上下、左右的和相等,巩固发现“大小搭配”数字填写规律。

(2)理解题意,尝试解答,汇报交流各种填法。

(3)点拨思路:观察一下五个圈哪个位置的最特别,怎样确定这个数?

(4)概括规律:通过多次凑数发现:关键数一般是排列在头、尾或中间的数字。

(5)应用拓展。变化数字21、22、23、24、25,请学生独立填写。

2.操作探究类

适用的思考题:相对抽象,需借助直观;图形几何类的探索题;生活实际问题。基本教学程序:创设情境—观察想象—操作反馈—总结方法—反思提升。操作要点是做中学,处理好动手与动脑的关系。

【课例点击】五下第三单元补充思考题

(1)创设操作情境。

下面五种形状的硬纸各有若干张。选择哪几种,每种选几张,正好可以围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

(2)观察想象。

要围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至少要几张硬纸片?这几张硬纸片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3)动手操作,反馈巩固图形特点。

鼓励学生多种操作结果。

引导归类,发现特点:正方体都选择大小相同6个正方形;长方体可以选3组不同的相对面;也可以选1对正方形面和4个相匹配的长方形。

(4)总结方法:拼搭图形前,先根据图形特点分类思考非常重要。

(5)反思提升。

3.主题活动类

可以补充开发一些数学经典系列活动,贯穿整个学年的活动教学。基本教学程序:主题情境—文化背景介绍—尝试自主活动—概括方法—作品展示。注意活動体验,感悟提炼方法,激发创新能力。

【课例点击】一年级七巧板古诗配乐主题课《绝句》

(1)欣赏古诗《绝句》。(2)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故事的意境,寻找可以用七巧板拼摆的事物。(3)分组设计一个事物,并尝试拼摆。(4)评价,概括方法和技巧。把分组设计的事物整合,展示作品。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思考题课例正方体
给正方体涂色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超级思考题
超级思考题
课例
2016年《护理学报》继续教育思考题参考答案
2014年《护理学报》上半月刊继续教育思考题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