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肾病患者行胰岛素治疗的抵触心理与干预措施

2019-05-10王广梅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0期
关键词:干预措施糖尿病肾病胰岛素

王广梅

【摘 要】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行胰岛素治疗的抵触心理与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胰岛素治疗糖尿并肾病的患者80例,在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进行治疗,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40例。常规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指导,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干预措施的是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相关知识知晓率、用药依从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生活方式也得到极大的改善。经临床治疗以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尿糖、尿蛋白、尿素氮以及血肌酐的改善显著優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用胰岛素治疗,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密切的观察,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这样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疾病认知度、用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胰岛素;抵触心理;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0--01

糖尿病可能会引起神经、心脑血管、眼、肾、下肢等器官并发症的出现,严重者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在进行治疗时,需严格控制患者血糖水平[1]。为了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行胰岛素干预措施及抵触心理,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实施胰岛素治疗糖尿并肾病80例患者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接受胰岛素治疗糖尿并肾病的患者80例,在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进行治疗,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病程1年~17年,平均病程(51±1.1)年,年龄47岁~4岁之间,平均年龄(68.2±3.1)岁;观察组男性患者23例,女17例,病程1.5年~18年,平均病程(5.3±1.1)年,年龄为50岁~81岁,平均年龄(70.1±3.2)岁。患者自愿接受本次研究,符合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标准。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糖尿病肾病患者行胰岛素治疗过程中的抵触心理

由于使用胰岛素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所以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过程中,很多都会对胰岛素的使用感到担忧,担心自己会患上低血糖,这是由于患者对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知识缺乏所造成的,对于此类患者,护理人员要加强对他们相关知识的教育,让他们了解低血糖的主要症状表现,低血糖主要包括自主神经症状以及神经低血糖症状等,让患者明白如果发生低血糖要如何进行应对。同时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指导,让他们改善自己的饮食、运动以及药物使用习惯,降低低血糖可能发生的概率。很多患者在进行皮下注射胰岛素时,会感到非常担忧,担心胰岛素会出现较大的副作用,对他们的身体产生较大伤害,怀疑自己的家属、医生或者护士隐瞒他们的病情,所以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变得非常敏感,容易对自己的病情妄加猜测,最终可能导致自己的身心倦怠、萎靡不振,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还有一些患者担心长期使用胰岛素会导致他们对胰岛素产生耐药性,还担心使用胰岛素对自身血糖的控制不够理想,以及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在使用胰岛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初期,由于胰岛素的使用剂量不稳定或者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这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很大的不适,造成患者心理上的恐惧与不安。还有一部分患者对于自己的病情毫不在乎,经常不按时接受药物的治疗,尤其是在他们的病情有所好转以后,他们就开始不按规律注射胰岛素,甚至放弃治疗,这对于他们的病情都是非常危险的。[2]

1.2.2 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 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对于观察组的患者根据他们的心理需求,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指导,并进行有针对性临床干预措施,讲解糖尿病肾病相关知识,让他们以正确的态度来面对自身的疾病,在日常的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医护人员的嘱托接受治疗,经常到门诊进行复诊,经常听取医护人员的建议,积极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保持情绪的稳定等。护理人员需让患者认识到糖尿病肾病实际上是糖尿病引发的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病情的发展将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让患者认识到自身疾病的现状,明白合理控制饮食的重要性,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要避免使用对肾脏有严重损害的药物,避免出现感染,生活中要注意不要过度劳累[3]。

1.3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23.0 统计学软件,经 Epidata 数据处理,分析所用全部数据,0.05为检验标准,用t组间对比,当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在相关知识知晓率、用药依从性上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方式获得极大改善。经临床治疗以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尿糖、尿蛋白、尿素氮以及血肌酐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过程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需求护理干预,他们的生活习惯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患者也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疾病的治疗。另外使胰岛素对糖尿病肾病治疗过程中,需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密切的观察,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这样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疾病认知度、用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李玉霞. 糖尿病肾病维持胰岛素治疗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危险因素分析和护理[J]. 临床医学工程, 2014(10):1349-1350.

任晓波, 杨蓉, 李佳,等. 糖尿病肾病患者对行胰岛素治疗的心理需求研究与分析[J]. 中医学报, 2014(B12):192-193.

于淑花, 李翠玉.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心理抵触分析及对策[C]// 全国护理临床研究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会编. 2016.

猜你喜欢

干预措施糖尿病肾病胰岛素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96例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治疗体会
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研究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的病因分析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临床常用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及注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