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对策

2019-05-10孙汝松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0期
关键词:类型

孙汝松

【摘 要】由于小儿的解剖、生理、免疫等特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治疗对策不当,会迁延病程,使病情发展,甚至产生并发症。本文简要论述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特点及类型,治疗对策和预防。从长春中医学院临床医学毕业的我,把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融入到治疗当中,总结归纳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改进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分型、治疗对策,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疗效。

【关键词】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特点;类型;治疗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0--01

前言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且有传染性,四季均可发病,占5岁以下小儿所有疾病50%以上,90%以上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为病毒感染,细菌和支原体也可引起。本病临床表现为呼吸系统受累,如不及时治疗将损伤肺功能并诱发其他并发症,对小儿健康发育极为不利[1]。本文简要论述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特点及类型,治疗对策和预防,现简要论述如下。

1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特点及类型

1.1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特点

1.1.1 解剖特點 婴幼儿鼻腔较短、缺少鼻毛,鼻粘膜血管丰富,极易被感染;婴幼儿鼻窦发育尚未成熟,鼻窦粘膜和鼻腔粘膜相连续,易并发鼻窦炎。婴幼儿咽部狭小而且垂直,富含淋巴组织,咽鼓管宽、直、短,水平位,易并发中耳炎。喉部相对较长而且狭窄,富含血管和淋巴组织,故易感染。下呼吸道的解剖特点也是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易感因素。

1.1.2 生理特点 小儿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不能实现高效通气,婴幼儿呼吸肌发育不全,气道阻力大,年龄越小,潮气量越小,7岁以后才逐渐转化为胸式呼吸,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息息相关。

1.1.3 免疫特点 小儿呼吸道免疫功能较差,肺泡吞噬细胞功能也相对不足,乳铁蛋白、溶菌酶等免疫活性成分分泌量不足,而且活性较差。随着从母体获得的IgG逐渐消失,小儿更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免疫上要好于非母乳喂养的婴儿,机体合成IgG的能力一般要到6-7岁才达到成人水平。

1.2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类型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可以分为一般类型上感、疱疹性咽峡炎、咽结合膜热、流行性感冒、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1.2.1 一般类型上感 多发于冬春季,90%以上为病毒感染,重症上感多为细菌或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引起。一般发病较急,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发热高低不等,常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等症状,部分患儿有胃肠道症状甚至高热惊厥,病程7左右。

1.2.2 疱疹性咽峡炎 多发于夏秋季,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发病急,主要表现为咽痛、高热、流涎,咽部充血,在咽部、软腭粘膜上可见1-4mm的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周围有红晕,起病1-2天后疱疹破溃形成溃疡,病程7天左右。

1.2.3 咽结合膜热 多发于春夏季,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主要表现为高热、咽痛、滤泡性结合膜炎,颈部或耳后淋巴结肿大,有时伴有胃肠道症状,咽部可见白色点块状分泌物,周围无红晕。病程7-14天。

1.2.4 流行性感冒 多发于冬春季,病原体为流感病毒,局部症状轻,常有高热、头痛、四肢酸痛等全身症状而且较重,有明显的流行病史,病程较长。

1.2.5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是指小儿每年平均≥6次上呼吸道感染或≥2次下呼吸道感染;0-6岁小儿发病率为10.5%左右,病程较长,影响儿童生长发育[2]。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与患儿年龄、护养不当、治疗对策不当、免疫功能低下、微量元素铁、锌缺乏、被动吸烟、环境不良等因素密切相关。

2治疗对策

2.1 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多饮水,给予容易消化的饮食,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酸甜及海鲜鱼虾,有痰的小儿忌吃肉,注意呼吸道隔离,居室通风。

2.2 病因治疗 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慎用,尤其是婴幼儿。主要以中成药抗病毒、抗炎为主,中成药的选择要结合小儿症状,辩证用药。流感病毒感染最好发病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颗粒。考虑细菌感染时,选择使用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支原体感染用大环内酯类。链球菌感染或既往有风湿热、肾炎病史的小儿,青霉素类的疗程应为10-14日。有急性喉炎时,在静脉足量抗生素基础上,同时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脾是后天之本,脾又是肺之母,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小儿考虑使用免疫增强剂和健脾治疗。锌能提高T淋巴细胞功能和增强小儿的消化功能,可酌情使用。维生素A能维持和促进免疫功能,建议2岁以内的小儿服用维生素AD预防佝偻病,还能收到提高免疫的作用。小儿抗病毒或抗细菌药物的剂量常以体重、说明书参考剂量及小儿症状和体征来衡量最终的给药剂量。能口服尽量不点滴,婴幼儿一般不选择肌注。人体的穴位是一个天然的中药宝库,通过小儿推拿可以缓解治疗以及预防小儿上呼吸道感染[3]。感冒药和抗生素空腹服药,可以提高疗效。

2.3 对症治疗 轻度发热,能激活机体免疫力,对机体有保护作用,不必急于退热。高热时可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阿司匹林不可用于有哮喘的小儿的退热,以免诱发阿司匹林哮喘。对于6个月以下的小儿优先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混悬剂型用前摇一摇,一般不建议两种退热药交替使用,24小时不超过4次。高热时也可配合物理降温冷敷或温水浴。既往高热惊厥的小儿不要等到38.5℃在退热,要提前使用退热药。高热惊厥时,首选苯巴比妥,肝功能不良者改用苯妥英钠,也可选用水合氯醛灌肠,顽固性抽搐可用地西泮。对于高热3天左右的小儿,酌情给予碳酸钙D3颗粒,补充因高热导致的钙不足。局部可以使用滴眼剂、滴鼻剂、鼻喷剂、咽喉部喷雾剂,止咳化痰对症处理,小儿镇咳药要酌情使用。

2.4 预防 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预防佝偻病,进行“三浴”锻炼,提高免疫力[4]。随气候变化,增减衣物。保持居住环境经常通风,清洁卫生。避免被动吸烟,避免与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接触,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流感小儿隔离至病后一周或退热后2日。6月以上的小儿,可以接种流感疫苗防治流感。流感流行季节,对于高危小儿也可使用奥司他韦预防。

3 结语

综上所述,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疾病,上呼吸道解剖特点、生理特点、免疫特点是易感因素,护养不当、治疗对策不当、被动吸烟、环境不良等是诱发因素。儿科医生在治疗过程中要审时度势,因人因时制宜,因上呼吸道感染的类型对症下药,酌情考虑使用免疫增强药,同时要指导患儿家长正确使用药物,指导患儿家长护养方法,提高依从性,提高疗效。脾是肺之母,健脾治疗很关键,尤其是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小儿,小儿推拿简便易学,经济方便,要引导和指导患儿家长使用小儿推拿这种“天然药物”,三分治疗,七分养,预防是关键。

参考文献

娄霞.浅析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与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0(66):71.

闵海萍.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与防治[J].养生保健指南,2016,14(50):218.

张瑾.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4(78):96-97.

高凤涛.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与防治[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12(10):106-107.

猜你喜欢

类型
蓬溪县主要中低产田土类型及其改良途径
细说小学课外阅读的类型及阅读指导方法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与脑卒中类型及预后关系探讨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
利用野花组合营造花海景观的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