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谈话类节目传播特点及主持人的主持艺术

2019-05-10李鸿莉

科技传播 2019年8期
关键词:传播特点语言艺术

李鸿莉

摘 要 谈话类节目侧重人际交流,主持人对主持艺术的掌控是保障和提升节目质量的关键。近年来,传统类谈话节目日趋势微,主持工作者更应当从节目的传播特点入手,营造具有吸引力的节目氛围的方法,在新媒体语境利用主持艺术打造品牌栏目。

关键词 谈话类节目;电视主持人;传播特点;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3-0076-02

互联网技术推动新媒体高速发展,智能手机、移动电脑、智能电视等新兴媒介迅速普及,并凭借新颖、高效、互动、便携等优势特征获得广大受众的青睐。政策的指引下,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纷纷合作新媒体,利用新媒体技术改良节目制作,通过互联网渠道拓宽宣传途径。对于播音主持行业而言,新媒体的出现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进一步拉近了主持人与受众间的距离,使播音主持行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谈话类节目是传统电视、广播媒体向公众传递信息,引导公众建立正确价值观的一类典型节目,在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起到类似于“推进器”“遥控器”的作用,既总揽大局,推动谈话话题的不断深入;又联系受众,建立起受众与节目之间沟通的桥梁。主持人的言语交流和情感表达几乎是决定整档谈话类节目成功与否的核心因素。新媒体时代到来后,应对传媒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局势和受众们对谈话类节目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播音主持人必须牢固掌握谈话类节目的传播特点,打造更加适宜的主持风格,循循善诱,真诚自然地将受众引入谈话节目现场氛围中。

1 谈话类节目概述

谈话类节目一般围绕时下热门的社会性事件和焦点话题展开,通过主持人与嘉宾关于话题的讨论、应答和风趣幽默的现场调解,加深公众对节目话题的认识。优秀的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可以运用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和情感表露能力,将受众的关注牢牢凝聚在谈话现场,使谈话类节目具有更好的宣传效果。从老牌的谈话类节目《艺术人生》《鲁豫有约》到当下新潮的谈话类节目《金星秀》《奇葩说》,谈话节目的风格愈发多样化,话题愈发包容化,播音主持工作随之改变,看似自然的对话中,流露出主持人对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对正确观念的传递和对社会人性的关注。

2 新媒体时代谈话类节目传播特点

2.1 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融合

新媒体时代,受众的参与意识更加浓厚,谈话类节目为迎合受众的需求不断创新发展,显现出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融合的传播特点。传统的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偏重于与嘉宾之间的交流,对受众的关注不足,对于广大受众而言,传统谈话节目只是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信息传递方式。而今,在互联网技术作用下,普通受众除了现场参与外,还可以通过手机端、PC端随时连线现场,表达自身的观点,甚至通过音视频上传、直播等形式与谈话现场实时互动,主持人与受众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以问答的形式就话题进行探讨,让受众产生了明显的亲切之感。借谈话类节目“人际传播”的“东风”,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和风格得到更好的彰显,在与受众的平等交流中,主持人可以打造出超越于语言之上的亲密体验,在与受众的交流中碰撞出更多新的火花,让谈话类节目得到深度与广度上的同时拓展。

2.2 主持形式更加多元化

在过去,公众未形成对主持人素质与谈话类节目质量间关联的清晰认识,只将主持人定位为节目内容的介绍者,这从主持人数量、形式等方面限制了主持的创新变化。而新媒体时代,受众对互动、表达和倾诉的需求更加强烈,媒介技术对主持受众双方距离的拉近为主持工作带来了更大发展空间,使主持工作得到了多元化拓展。如今,主持人走到了谈话类节目的中心位置,有多少种不同的主持风格,就有了多少种多元化的节目,例如辩论类节目《奇葩说》、疏导类节目《有话非要说》等多元化的谈话类节目。

2.3 主持平台不再单一

新媒体时代,主持的声音和形象不再停留于电台、电视屏幕,而是随着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的普及获得了更加灵活的传播平台,主持人走向了网络,走向小屏幕,走向了受众的衣食住行,生活点滴。很多节目负责人会采取与多个平台签订播放协议的策略使受众能从更多途径观看、收听节目,甚至能够实现节目直播实时在线互动。

3 新媒体时代主持人的主持艺术探索

3.1 对现场的全面驾驭

对节目现场的全面驾驭在播音主持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是主持工作者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在新媒体时代,节目形式更加多样、节目内容更加多元、节目嘉宾更具个性、现场观众有更多想法和意见。驾驭现场要求主持人学会观察、把握谈话主题基调,还要掌握与嘉宾的关系。新媒体时代为节目提供了更多可能,同时也使各行业、各层次、各领域的参与者都有机会来到节目中展示和表达,网红、脱口秀演员、民间艺人都以嘉宾的角色走向了各类访谈节目,在这种情况下,主持人更应当注重与嘉宾间关系的处理,在阐明节目意图、宗旨后,与嘉宾共同协调研究,取得相得益彰的谈话效果。主持人要在“大家谈”的过程中巧妙地将交流的话题维护在主题周围,做到主次有序;必须做节目现场的“掌舵者”,准确把握话题方向,巧妙推进节目节奏,敏锐感受人物情感变化,以过硬的主持功力带给受众更多惊喜。

3.2 采用特点鲜明的个性化语言

在主持人利用感染力极强的语言对主题情绪进行渲染和传播时,应不断在语言艺术性上寻求创新,引发受众的共鸣。一方面,播音主持人在语言的运用中应当尽量结合自身的独特风格,坚持独树一帜的个性化语境,使主持人特点鲜明的个性化语言成为谈话类节目差异化发展的“特征符号”。在《非常静距离》《鲁豫有约》《今晚80后脱口秀》《对话》《我们》等等公众影响力较高的谈话节目中,主持人都是通过独特的个性表达迅速抓住受众眼球,让我国的谈话类节目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崭新局面。东方卫视谈话类节目《脱口秀》中,主持人金星以犀利的语言风格大胆发言,抨击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以毒攻毒”的个性化语言表达奠定了整档节目的创新风格。同时,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语言体系的丰富还应当积极借鉴新媒体产物。网络媒体不仅改变了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同时也促使大量网络流行语涌现出来,使广大网民受众处于一种有别于过去的新语境中。为了在主持工作中更好的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使节目更接地气,更容易受到认同和传播,主持人应在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筛选后将其融入节目中,利用它们生动、简洁的特点强化节目的播出效果。

3.3 塑造独特的个人风格

主持人应当对自身提出更多艺术创新要求。例如,通过更加丰富的互动形式建立与受众的紧密联系。主持人应当走向受众,通过对个人微博等网络发声平台的经营,与受眾加强交流,将多媒体的灵活性融会贯通地利用于台上台下,在提高自身知名度的同时扩大节目的影响力。

新媒体时代有别于传统媒体时代,陈旧的节目模式和主持形式对受众的吸引力已经接近告罄,各档节目花样翻新,争相夺人眼球,以主持人个人风格为节目灵魂打造创新节目成为风尚,主持工作者如何将自身的阅历、学识、修养和审美需求糅合在一起,塑造出自身独一无二且颇具魅力的主持风格,直接影响了主持工作和节目整体的质量。在个人风格的塑造中,主持人既要展示自身的语言魅力,又要使主持风格与节目定位充分契合。

主持人个性化的主持风格可以为一档节目注入全新的活力和生命力,例如《四大名助》中的主持人孟非,因语言和人格的特有魅力,总能将各类奇葩的求助者点评到心悦诚服。同时,主持人凸显个性的同时要找准节目的定位,最好的主持人总是与节目相辅相成,就像董卿与《朗读者》,何炅与《快乐大本营》,主持人在与团队的充分合作中,把握节目目标大方向,在审美、风格上,与节目彼此成全。

4 结论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赋予了谈话类节目新的传播特点,在真实、互动的情境中,主持人获得了更加宽广的交流平台,这要求主持人在对节目全面驾驭和对个人主持风格的有效塑造上进行艺术探索,如此播音主持整个行业才能在新媒体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翟金霞.国内电视谈话节目的分类研究[J].视听,2016(9).

[2]梁超.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专业的应对思考[J].新媒体研究,2017(3):118-119.

[3]诚毅.播音员播音风格创新的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6(2):150-151.

[4]吴华.浅议播音员播音风格的形成与思考[J].数字传媒研究,2016(12).

[5]吴凤婷.浅谈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的创新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7(16):146.

猜你喜欢

传播特点语言艺术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关于电视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艺术探讨
重大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的响应表现
多屏环境下体育节目的传播特点及改革策略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传播的新特点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刍议播音主持的语言艺术
提高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