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阳市大东区阳光家园助残工作的问题研究

2019-05-10陶苞朵

法制博览 2019年2期
关键词:志愿者

摘 要:沈阳市大东区阳光家园机构是响应2009年的“阳光家园计划”而建立,助残工作开展十年来出现一些问题,包括基础设施更新慢、课程体系不全面、工作人员少且流失严重和志愿服务不能达到理想效果这四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逐一厘清原因,并从政府、阳光家园机构、志愿者团队三个层面出发,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沈阳市大东区阳光家园助残工作未来能够更好地运行。

关键词:阳光家园;助残工作;志愿者

中图分类号:D669.69;R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05-0294-01

作者简介:陶苞朵(1996-),女,汉族,江苏泰州人,硕士研究生,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

“阳光家园计划”是2009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以及财政部联合推出的关于救济和帮助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的计划,当此次计划落实到沈阳市大东区时,同年3月成立了同样以“阳光家园”命名的助残机构。十年时间里,大东区阳光家园助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关注并研究这些问题,有助于推动助残事业的发展。

一、沈阳大东区阳光家园机构

沈阳市大东区JH街的“阳光家园”屬于政府及残疾人联合会兴办的公益性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主要是为智力残疾人提供学习场所和托养服务,教授生活常识,推动学员融入社会,最终走上工作岗位做到自力更生。助残工作开展的这十年间,大东区阳光家园获得了沈阳市残联的认可,并获得“优秀阳光之家”的称号。截至2017年,一共有203位智力残障人士接受过托养服务,其中有11位学员成功走上工作岗位。

二、助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基础设施更新慢。大东区阳光家园虽然占地面积大,但内部基础设施一般,只有一些简易的康复器材、教育书籍和一件台式电脑。这是因为其资金主要借助于政府的财政补贴和专项资金,获取渠道单一,一旦主要渠道发生阻塞,助残机构就很难前行。

课程体系不全面。机构现有课程包含简单数学、用电安全常识、社交常识等,但根据理论研究,机构提供的服务应该包括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指导、法律维权、心理健康等方面[1],然而机构在医疗保健这方面还不能满足智力残疾人的需求。这主要是因为机构人员专业性不强,没有接受过专业指导,医疗卫生、心理健康、维权法律等内容,已然超出她们的能力范围。

机构工作人员少且流失严重。阳光家园成立初期,原有5名工作人员,但如今只有3名工作人员在支撑这项助残工作,人员流失严重,更换频繁且不稳定。薪酬较低且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使得机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很难有所提升。

志愿服务不能达到理想效果。由于管理和事前培训的缺失,志愿者与学员接触时间短,通常不超过3个小时,且没有固定的探望时间,服务效果并不理想。

三、改善助残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层面

拓展资金渠道,保障机构运转。政府在财政补贴正常发放的前提下,应当提升行政效率,保证资金顺利流通。政府还可以设立康复服务专项基金,从福利彩票基金、慈善基金、扶贫基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注入康复经费,用于残疾人康复设施和机构建设[2]。另外,也要动员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为残疾人康复事业捐款。

落实监督,关注助残工作的质量。按《沈阳市残疾人托养服务实施细则》文件要求,区残联应当在每年的中期、末期对阳光家园助残工作进行验收和检查。这要求区残联不仅要关注数字的变化,例如每年多接收几名智力残疾人,有几名学员走上了工作岗位,还要关注人的发展,包括智力残疾学员的精神变化和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

(二)机构层面

完善工作人员专业培训,建立激励机制。为已经在机构中工作的人员提供培训时,不能只依靠理论知识,而要在实践中传授;面对即将进入这个公益性岗位的新人,提高专业基础要求,新旧人员相互学习和监督,才能促进助残工作的开展。除了完善机构人员的专业培训,还需要建立相关激励机制,可以每年评比“最佳助残工作者”,或者通过对机构人员的阶段表现评定决定其薪资的增长。

设置多样化课程。主要是增加两类课程,一是基础医疗保健课,教授智力残疾学员一些基本的医疗知识。二是增加心理辅导课,机构人员根据每个智力残疾学员每周的表现,对行为异常的学员进行心理辅导,及时了解情况,与学员的家人沟通。

(三)志愿者团队层面

增加事前培训,提升服务效果。让志愿者了解与智力残疾学员相处的注意事项,学习专业的工作方法,避免做出一些不恰当的举动,伤害了学员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事前培训,可由机构老师与志愿团队的领队共同进行,讲述活动流程以及安排,确保每位志愿者清晰当日活动的注意事项。双管齐下,才能减轻志愿者与学员之间的隔阂,让短时间的志愿服务效果达到最佳。

健全志愿者服务体系。包括熟悉志愿者的来源并管理、加强志愿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等等。熟悉志愿者的来源,是为了保障志愿者在活动过程中的配合度及可靠程度,也方便管理;志愿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能将志愿团队的成员凝聚在一起,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为下一次志愿活动积累经验。

沈阳市大东区阳光家园机构的未来发展,建立在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服务体系之上,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助残工作之中。助残工作内容更丰富,服务方式更多样,并且借鉴国内外的先进做法,依托信息技术,构建“互联网+”阳光家园以及智能管理的托养模式,紧紧跟随时代潮流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密忠祥,张金明,程军,褚添翼.残疾人社区康复发展中关键问题的探讨[J].残疾人研究,2017(04):30-34.

[2]江苏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南京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概论[M].南京:华夏出版社,2017:212-214.

猜你喜欢

志愿者
我是小小志愿者
志愿者
文艺志愿者之歌
我是志愿者
奔赴在前线的青年志愿者
开展“小小志愿者”活动,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志愿者之歌
如何开始做志愿者
志愿者初体验
我是小小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