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探析

2019-05-10陈文萍

法制博览 2019年2期
关键词:政风家风新时期

摘 要: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是在继承中华优秀家风文化和中国共产党红色家风文化基础上,受优良家风耳濡目染的影响逐渐形成的。对于个人成长和良好党风政风社风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新时期;习近平;家风;政风

中图分类号:D6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05-0273-02

作者简介:陈文萍(1977-),女,汉族,湖南新化日,本科(学士),中共新化县委党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社会治理,法学。

新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注重国家治理的同时也格外强调家庭建设,将家庭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要重视家庭建设,着重做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良好的家风是塑造个人优良品格,优良家庭氛围的基础,更是形成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的坚实后盾。

一、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理论渊源

家风建设思想是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和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继承基础上的新发展,源于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又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家庭观。

(一)家国一体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自古就非常重视家庭建设,形成了家国一体的优秀传统文化。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古人认为,只有“家齐”才能实现国家太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一家不治,何以治天下。古人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1]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在家国一体的传统文化氛围下,形成了许多传之后世的优良家风,岳母刺字是其中最广为流传的家国故事之一,很好地诠释了家庭家风建设对于爱国思想、爱国情怀培养的重要意义。我们从《朱子家训》《颜氏家训》《诫子书》等一大批古代家训中,可以充分领略古人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视及其内涵,从这些家族先辈的辉煌历史中可以看到家风家训对个人成才和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习近平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深受传统文化中家风思想影响。

(二)中国共产党注重家风建设的传统

中国共产党是坚信科学社会主义的政党,党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非常重视家风建设,尤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优秀的领导人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和家庭成员,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的优良家风,并深深地影响着党的下一代。毛泽东作为新中国国家主席,对子女和亲属要求很严,对子女有“吃苦、求知、进步、向上”的家训,还立下“亲情规矩”三原则,不为亲徇私,为旧谋利,不为亲撑腰;周恩来制订了家规十条,以勤俭节约,不搞特殊化等要求家人亲属;朱德形成了“以德树人、勤俭持家”的家风,言传身教,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充分体现了勤俭持家、平等、爱国的良好规范。

(三)习家家风耳濡目染的影响

习近平出生在革命家庭,父亲是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习仲勋。习仲勋有着严格家规,注重子女道德修养,他身上的勤俭节约、家国情怀、和睦家庭等优良品质,形成了习家优良的家风,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习近平。2001年10月15日,习仲勋88岁大寿,习近平忙于公务不能回家,他特意写信为父亲祝寿,信中写道:“学父亲做人、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学父亲的赤子情怀,也学父亲的俭朴生活”,“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2]在优良家风中成长,习近平耳濡目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家风观和家风建设思想。

二、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既是对前人思想、文化的继承,也有自己新的发展,立足于时代特点和时代需要,其思想内容涉及面广,涵盖从个人修养、家庭建设,到国家社会治理和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

(一)家风是修身齐家的关键要素

习近平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做好家庭建设,开展好家庭教育对人生的成长至关重要。首先,家风建设是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没有良好的家风,家庭建设就无从谈起。其次,良好的家风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良好的家风熏陶下,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家庭成员优良品质的形成,反过来又将助力优良家风的继承和发展,助推家庭建设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形成修身与齐家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家风事关党风、政风

古人云:“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党员领导干部也有自己的家庭,他们首先是家庭成员,在成长过程中深受家风家教影响,党风政风很大程度上是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家教在政治上的映射。“从家风建设入手带动党风政风建设,这对营造新时代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具有重要意义。”[3]所以,习近平强调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4]。在最近几年查处的贪腐案件中,全家贪腐案例并不鲜见,甚至一家贪腐的同时还连带着亲戚朋友一起贪腐,这就是家風不正的后果。

(三)家风建设影响社会风气

正如成龙在歌曲《国家》中所演唱的那样,“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国家形成的基础,正是千千万万个家庭才组成了社会和国家。因此,家风建设看似事小,却关乎整个社会风气的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5]每个家庭的家风如同涓涓细流,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则会汇聚成江海,形成宏大的社会气象,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离不开每个家庭的家风建设。

(四)家风建设是文化建设应有之意

习近平十分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强调当代家风建设和文化建设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结合时代需要,弘扬传统优秀家风文化,融入新的时代内涵。同时,要在家风建设中弘扬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革命家优良家风,传播红色文化。家风建设本质上属于家庭文化建设的范畴,习近平新时代家风建设思想连接家庭与社会两个维度,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一步具体化到家庭,又突出了家庭家风建设对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具有很强的现实可操作性。

三、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的实践路径

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良好家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宣传引导不能少,家庭和学校教育不能少,相关制度建设更不能少。多方联动,形成长效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家风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一)加强宣传引导,鼓励全社会加强优良家风建设

科学的社会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意识的能动性反作用于社会实践。要想在全社会构建优良家风,必要在思想意识上形成社会共识,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构建优良家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查发现,我国绝大多数家庭并没有形成成型的明确的家训家规,家风概念在许多人的意识里模糊不清,甚至在广大农村地区人们对家风没有什么概念,更不具备家风建设的主动意识。

必要的宣传引导,对于家风建设能够起到夯实基础、推波助澜的作用。首先,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通过媒体等多种途径,对家风概念、中华传统家风文化、中国共产党红色家风及习近平新时期家风思想等进行推广宣传,在广大人民群众和领导干部中间形成共识,树立家风建设理念。其次,制定和完善家风建设激励机制,对形成良好家风的家庭和个人实施奖励,以此激励和引导人们开展优良家风建设。再次,建立乡规民约家风家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新时期乡规民约作用,打破家风建设由单个家庭建设的孤立状态,形成家风建设社会小气候。

(二)抓党风政风,健全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与监察制度

家风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家风败坏是领导干部走向违法违纪的重要原因之一,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明确提出,“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6]。领导干部掌握着一定的权利,拥有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容易形成上行下效的社會效应,同时,领导干部家风败坏,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形象,危机党的生死存亡,因此,新时期,践行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要重点做好领导干部家风建设。

完善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相关制度。目前,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已被纳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规党纪,要进一步完善党外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实现对党政领导干部全覆盖的家风建设管理与监察制度建设。强化家风建设在选人用人中的考察,作为一项硬性指标,量化考核,对于家风不正的领导干部,慎用或不用。制定和完善先关奖惩制度,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积极主动构建良好家风,对于家风败坏,并导致违法违纪的领导干部,从严从重处罚。

(三)发挥学校教育作用,开展优秀家风进校园活动

我们常常把家庭比作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联动,家风建设是家庭建设的重要内涵,事关人生的成长和党风政风社风的形成,与学校教育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家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学校教育立足下一代家风建设思想培养。邓小平同志曾说科技教育从娃娃抓起,家风建设也要从娃娃抓起。一方面,推动家风文化进课本,在各教育学段的课本设计中加入家风文化和家风建设相关内容,在统编教材基础上,各地区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自选读物,有针对性地将本地区家风文化融入其中;另一方面,定期开展家风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展览、讲座、辩论赛等形式,宣传优良家风;再次,组织校外实践活动,带学生到有优良家风传统的历史人物故居参观,或组织收看相关纪录片和采访、颁奖视频节目。总之,采取课上课下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以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方法,帮助和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良好家风观。

四、结语

新时期,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重视家庭建设,将家庭家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是党的治国理政理念更加科学化的生动体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家庭家风建设着手,推进育人和治国理政工作,体现了党的智慧。家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每一代人的努力,每一个家庭的参与,任重而道远。

[ 参 考 文 献 ]

[1]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6.

[2]习近平.给父亲的一封生日贺信[EB/OL].人民网,2014-02-24.

[3]胡剑.习近平家风观及其制度实现[J].学术探索,2018(08):33.

[4]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EB/OL].http: // bbs1. people. com. cn/ post/ 1/1/2/160101754. html.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55-356.

[6]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03.

猜你喜欢

政风家风新时期
勤劳节俭传家风
廉政文化涵养廉洁政风
家风伴我成长
幽默好家风(二)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家风
乘长风兮破万里浪
全省农机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工作会议在泰安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