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观察研究

2019-05-10张露江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0期
关键词:综合疗法观察治疗

张露江

【摘 要】目的:研究综合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70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5例行局部封闭疗法治疗设为对照组,余下35例给予穴位注射、康复锻炼及穴位敷贴等综合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65.71%,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无痛握力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68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0--02

肱骨外上髁炎多发网球运动员,所以也称为网球肘。多为肱骨外上髁伸肌总腱处出现慢性的劳损或牵扯等原因所致,多无明史的外伤史,具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1]。肱骨外上髁炎临床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封闭、手术等,临床应用广泛的方法是封闭疗法,近期疗效较好,可是,也有明显缺点,例如:易复发,疗效不持久等,本次研究中,以封闭疗法设作对照组,再取观察组应用综合疗法为例,将两组疗效对比,为肱骨外上髁炎临床治疗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15例,女20例;年龄35~68岁,平均(55.2±5.8)岁;病程3~50周,平均(18.8±10.6)周;观察组男14例,女21例;年龄36~68岁,平均(54.6±6.2)岁;病程3~50周,平均(16.9±12.1)周;两组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入选对象均符合,经X线检查未见异常,肱骨外上髁部存在局限性压痛点,肘关节屈伸不受影响,将前臂旋转、旋后有局部的疼痛,在晨起时观察屈肘时或前臂旋后位时肘关节僵硬。

排除标准:排除1年内肘部有过手术史的患者,排除桡尺骨有骨折史的患者,排除类风湿关节炎病史、神经根型颈椎病史的患者,排除桡管综合征周围神经卡压症病史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病史、口服会影响疗效药物史的患者[2]。

1.2 方法 對照组行局部封闭疗法治疗,以龙胆紫对选择好的阿是穴进行标注,以5mL注射器抽取1mL的曲安奈德注射液、1mL的2%利多卡因,以碘伏消毒穴位后,刺入注射器,以提插手法,以患者有酸胀感,回抽无血,药物注到穴位中。1次/d,以10d作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观察组行综合疗法治疗,给予患者进行穴位注射、康复锻炼及穴位贴敷等综合治疗。具体治疗措施如下:①穴位注射。指导患者保持坐位,保持患肘关节的半屈状态,于桡侧伸肌腱、肱桡肌及旋前圆肌等压痛点进针,以5mL注射器刺入皮肤,稍稍停顿以后进针,当皮肤产生抵触感以后,以轻微提插的手法,感觉得气以后回抽无血,再把药液注入0.5mL,观察到皮肤有隆起,将针稍退出一点,更换方向后,再注入0.5mL,同种方法反复将药液注入4-5次将所有药液注射完毕,药液中混合了1mL的2%利多卡因、2mL的灯盏细辛注射液,每周注射治疗1次,连续治疗4周时间[3]。②穴位敷贴治疗。取川乌10g、羌活10g、威灵仙15g、红花6g、苏木6g、姜黄6g、白芍6g,经研成细末后以水调和制成止痛敷贴膏,选择患者肱骨外上髁炎患处的压痛点,将药膏外敷于压痛点上,以纱布进行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外敷1周左右。外敷期间忌过多屈伸动作,保持休息。③康复锻炼。将患肢绕颈保持屈肘状态进行固定,指导患者练习抓握拳、肘关节屈伸等锻炼,每日锻炼6次,每次锻炼控制在30下,控制锻炼的频率。当患肢疼痛消失后指导恢复性练习,对腕伸肌进行锻炼,以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握力、伸肌牵拉及屈腕等锻炼,连续锻炼6周以上时间。

1.3 观察指标 ①根据Verhaar网球肘疗效诊断标准,将两组疗效分为优、良、可、差。优:患处疼痛解除,握力未下降,当腕关节进行背伸锻炼无疼痛感;良:患处偶尔疼痛,用力活动后有疼痛感,握力有所下降,当腕关节背伸锻炼无疼痛感;可:患处疼痛频繁,用力活动后疼痛明显,握力明显下降,当腕关节背伸锻炼会诱发疼痛;差:患处疼痛未见减轻,握力明显下降。治疗总有效率=(优+良)/总例数×100%;②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疼痛评估,0-10,以得分高表疼痛严重;③无痛握力评估,根据手部握力计对无痛握力进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测量三次取平均值[4]。

1.4 统计学方法 根据SPSS19.0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比较,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疗效 观察组优20例,良11例,可4例,差0例,治疗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优12例,良11例,可8例,差4例,治疗总有效率65.7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5.1852,P=0.0227,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2.2 比较两组VAS评分 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2.3 比较两组无痛握力情况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无痛握力(83.55±6.39)分高于对照组(62.18±6.45)分,t=11.0596,P=0.0008,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肱骨外上髁炎是慢性损伤性炎症,在中医中归类于“肘劳”、“伤筋”范畴,发病原因是前肘筋长期受损,气血出现阻滞致使脉络不通。经针刺治疗能对血管淋巴管起到扩张作用,对血管通透性的升高起到抑制作用,还能减轻炎症和水肿,使血管淋巴的循环功能得以改善,以此减少炎症渗出物,利于吸收,避免发生粘连。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应用的药物灯盏细辛注射液可以改善微循环受损,促进血液流动,从而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观察组应用的综合治疗将穴位注射、康复锻炼及穴位敷贴治疗等方式联合应用,与对照组单纯的局部封闭治疗相比,观察组疗效更为理想。本次研究结果与他人相符[5]。可见,综合治疗能消除炎性介质,从而改善微循环,使痉挛情况得到有效的缓解,以此减轻患者的疼痛。

参考文献

樊粤光.中医骨伤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01.

周伟君,张胜,周剑鹏,等.综合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6,22(2):84-86.

周运勇.中医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8(3):66-68.

俞睿,方婷,刘福水.针刀与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8,45(2):251-255.

李同华.温针联合超激光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8,27(9):918-919.

猜你喜欢

综合疗法观察治疗
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左旋多巴联合综合疗法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效果及对患者视功能和P—VEP的影响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