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9-05-10李荣芬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李荣芬

【摘 要】目的:研究探析门诊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在临床治疗上的最佳用药方案。方法: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为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患180例,用随机法将所有病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90名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以及降糖药进行用药治疗,实验组的90名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采用降糖药、硝苯地平缓释片以及厄贝沙坦片治疗的用药方式,在治疗一段时间之后,统计两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的不良反应、实际疗效后以及治疗前的血压数值和血糖数值。结果:在治疗前,180名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的血糖、血压差值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际治疗后,实验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治疗总有效率为98.08%,不良反应率为4.28%,对照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的总有效率为82.69%,不良反应发病率为2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糖药、硝苯地平缓释片以及厄贝沙坦片的用药治疗方式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门诊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0-0-01

引言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不断增多,而慢性病对老年老人说是常见的病症,当下老年人口的慢性患病的增长率已经达到10%,而在所有的老年慢性病中,高血压糖尿病是两种最为常见的疾病。因为老年病患的机体功能不断的衰退,所以两种疾病的合并出现的现象也不断增多。糖尿病与高血压一般会伴随发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会导致病患发生运动神经以及感觉神经障碍异常,会对病患的心脏、大脑等人体重要器官产生严重的损害,严重时会引起极为严重的疾病,甚至是危及病患的生命。[1]但是,其发病原因比较隐秘,而且不是由单纯因素导致的,是一种起病比较隐秘的慢性进展疾病,在发病期间会对病患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本研究主要通过探讨门诊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的临床药效进行分期,以期给予最佳给药方案,从而改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给病患带来的生活不便。

一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笔者选择2016年1月到2018年2月在我地某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18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患全部都符合1999年WHO指定的高血压、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所有病患全部未出现严重的肝脏、心脏以及肾功能障碍。对这180名病患采取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180名病患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90人。其中,90例实验组的病患中,男病患45例,女病患45例,病患的平均年龄为56岁,90例对照组的病患中,48例男病患,42例女病患,平均年龄为57岁,两组病患的血压、血糖、性别、受教育程度以及年龄等常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患具对比性。

(二)治疗过程

两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均采用相同的控制血糖的治疗手段,控制病患的日程饮食,减少不合理食物的摄入,控制病患甜食的摄入,并对两组病患给予胰岛素注射,鼓励病患进行合理的运动,并给予两组病患相同的降血糖药物的治疗。对于病患降血糖,根据病患的实际情况,采取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进行治疗,二甲双胍片每天服用三次,用药剂量为每次服用500mg,,阿卡波糖每天服用三次,用药剂量为每次服用50mg,。对照组病患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与降糖药联合的用药方式,要求病患嚴格按照大夫嘱咐口服用药,通常要求病患起始量为一次10mg,每日二次,后期根据病患的实际病情变化情况,可以适当的增加到20mg,每日二次。对于实验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在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要求病患根据大夫的诊断标准进行口服用药,最开始的剂量为150mg,每日一次,后期可以根据病患的实际病情情况进行合理的药物剂量的调整,可降低到75mg每次,每日一次。对于硝苯地平缓释片,实验组的用药剂量与对照组的用料剂量及方法相同。两组病患全部连续用药60天,并进行观察。

(三)观察参数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治疗,统计比较两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的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与血糖值,同时比较两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的不良反应以及治疗效果。经过治疗观察,主要呈现三种治疗效果,效果显著:病患的血糖值接近正常数值,病患的舒张压也显著下降,基本恢复到正常数值。有效:病患的血糖值下降,舒张压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但并没有完全恢复到正常数值。无效:病患经过一段时间的用药治疗血糖值有所下降,但是舒张压和收缩压下降隐晦,没有显著的改善。

(四)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观察要就中,所有的数据均采用SPSS 13.0攻击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对比。对于发生情况计数资料均以率(%)来表示。对于血压、血糖指标变化情况以及其他计量资料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表示无统计学意义。

二、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组和对照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在治疗前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在治疗前实验组病患的舒张压为94.7±4.1 mmHg,收缩压156+7.3 mmHg,空腹血糖为13.9±1.5 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为16.9±1.85 mmol/L,对照组的舒张压在105.7±6.1mmHg,收缩压163.1±9.3 mmHg,空腹血糖为11.9±1.5 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为17.2±1.9 mmol/L,在治疗后实验组病患的舒张压为82.4±3.4 mmHg,收缩压126.5+6.3 mmHg,空腹血糖为6.5±0.4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为8.9±1.1 mmol/L,对照组的舒张压在92.6±4.1mmHg,收缩压134.1±7.3 mmHg,空腹血糖为8.8±1.5 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为11.9±1.9 mmol/L,实验组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为,实验组的有效率为实验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治疗总有效率的98.08%,不良反应率为4.28%,其中不良反应人数为头晕的1人,恶心呕吐的1人,头痛的1人,对照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的总有效率为82.69%,不良发病率为20.0%,其中不良反应人数为头晕的六例,恶心呕吐的四例,头痛的四例,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 、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状况也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规律与饮食习惯也在不断适应时代发生着新的变化。与之而来的是糖尿病、高血压等富贵病的患病几率不断提高,危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糖尿病是当下中老年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这种疾病一般会伴有高血糖为特点的代谢性障碍症状,通常在老年人中得病人数比较多,按照临床患病类型可分为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喝水多、饮食多以及多尿,2型糖尿病主要表现为肢体肥胖以及易疲劳为主。另外,因为糖尿病病患存在的其他疾病风险也比较高,所以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也比较高,对于糖尿病的病患的临床控制,应该通过控制病患的血糖、血压来预防低糖尿病病患的血管病变。糖尿病一般会伴随着高血压发生,两者若情况严重会造成病患的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受到严重的损害,甚至会危及生命。

据相关研究表明,硝苯地平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其可以减少血液流通阻力,扩张病患的动脉血管,从而有效的缓解病患血压的上升。同时这种药物还具备着优化心肌的作用,在缓解病患动脉样硬化、心绞痛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但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患仅仅采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并不能达到显著的降压效果。所以在临床上可以采用与厄贝沙坦片进行联合治疗的方法。因为厄贝沙坦片有着良好的血管紧张素拮抗作用,可以有效的限制病患體内的醛固酮释放,制约病患血管的收缩,也是疗效显著的降压药物。除此之外,厄贝沙坦片的副作用相对比较小,而且在降血压的过程中还能保护肾脏器官。这两种药物联合降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的血压,在不对病患心率造成严重副作用的情况下具有显著的疗效,并在国内外相关治疗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一致的认可。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在进行治疗前两组病患的血压血糖状况没有明显差异,在进行治疗后,实验组的病患舒张压、收缩压以及血糖值都明显的比对照组的效果好,且不良效果少,这说明在控制病患高血糖合并高血压的过程中,采用降糖药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以及厄贝沙坦片有显著的疗效和积极地效果,值得在中老年治疗该疾病用药方面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戴厚永,刘必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0(11):870-871.

张松筠.糖尿病高血压治疗进展[J].中国综合临床.2013(05):2.

陈国伟.高血压与糖尿病[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04):199-200.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