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瑶族老年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
2019-05-10李钟艳林先燕韦亚丽周小艳郭光武
李钟艳 林先燕 韦亚丽 周小艳 郭光武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都匀 558003)
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2型糖发病率存在较大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生活方式、多种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饮食结构所致〔1〕。糖尿病是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2〕,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本研究拟探讨贵州地区瑶族老年人群的糖尿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整群抽取贵州省荔波县瑶山乡60岁以上,祖上均为瑶族的老年人263人,其中男122人,女141人,年龄60~94岁,平均(70.68±7.26)岁。
1.2问卷调查 采用自制的糖尿病流行病学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饮酒、食盐、精神因素及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等。
1.3体格调查 使用卷尺和电子秤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
1.4评价标准
1.4.1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测量使用国产艾科血糖仪进行血糖测定,空腹血糖参考值为3.9~6.1 mmol/L,血糖≥6.1 mmol/L或已确认为糖尿病并治疗者即使血糖测量正常也视为糖尿病。
1.4.2肥胖诊断标准 根据2001年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建议的标准〔3〕,体重指数(BMI)<18.5 kg/m2为低体重质量,18.5~23.9 kg/m2为正常,24.0~27.9 kg/m2为超重,≥28.0 kg/m2为肥胖。男性腰臀比(WHR)≥0.90,女性WHR≥0.85为中心性肥胖。
1.5相关定义 糖尿病知晓率〔4〕:被诊断为糖尿病的调查者在进行调查前就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者的比例;治疗率:被诊断为糖尿病的调查者中近2 w服用降糖药的比例;控制率:进行糖尿病药物治疗,在调查当日测量时,空腹血糖低于6.1的比例。
1.6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
2 结 果
2.1糖尿病患病情况 贵州瑶族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3.31%,男女患病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71.43%、8.57%和0.00%,见表1;贵州瑶族老年人群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遵医行为、血压控制满意度结果见表2。
表1 贵州瑶族老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n(%)〕
2.2不同因素贵州瑶族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情况 不同吸烟、饮酒、运动量及BMI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糖尿病主要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贵州瑶族老年人糖尿病主要危险因素按其作用大小依次为:饮酒、摄盐量、运动、BMI、吸烟。见表4。
表2 贵州瑶族老年人群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遵医行为、血糖控制满意度调查结果〔n(%)〕
表3 贵州瑶族老年人群不同因素对糖尿病患病率的影响〔n(%)〕
表4 贵州瑶族老年人群糖尿病主要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 论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日趋增高〔5〕。糖尿病患病低于2008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20.4%〔6〕,这可能与瑶族的经济水平和当地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及行为有一定的关系。瑶族老年人对糖尿病有着较高的知晓率,但是治疗率和控制率却很低,通过此次调查得知,这一现象可能与近年来我国对农村慢性病的管理和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基层医疗服务中心对每个村民都实行健康档案管理,对慢性病高危人群和病人实行跟踪随访等有效的管理有很大关系。但当地老年人群普遍文化教育程度低,对糖尿病引起的后果及危害性认识不够,卫生保健知识贫乏,而糖尿病又需要长期服药等因素而导致服药依从性、遵医行为和血压控制满意度均较差。另外,此次调查了解到因糖尿病的药物价格相对比其他慢性病的药价高,造成当地老年人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很多签署了放弃治疗同意书,所以造成该地糖尿病治疗率和控制率比高血压的低得多。
本研究结果与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民族特色有很大关系。瑶山乡作为贵州省少数民族旅游区,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改变,肉和盐类的食用量和比例增高的同时当地人又保留着“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风俗习惯,白酒为自酿低度酒,不仅饮用量大而且经常饮用。再者当地的瑶族老年人使用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处理过的卷烟。针对本调查结果,贵州地区瑶族人群应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习惯,比如经常检测血糖、提高服药依从性和遵医行为、不抽烟少喝酒少食用油腻食物。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和后果,最大限度地减轻经济负担。基层卫生工作人员应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和防治工作,使糖尿病的发病因素降到最低〔7〕,从而提高瑶族老年人群的健康指数和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