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佳县:创新精准扶贫机制奋力推进脱贫攻坚

2019-05-09刘峰

新西部 2019年4期
关键词:佳县攻坚

刘峰

2018年佳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中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创新精准扶贫机制,奋力推进脱贫攻坚,围绕建成“世界一流高端光伏产业基地、中国优质有机红枣产业基地、丝绸之路最具魅力沿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基地”三大目标,全面实施“园区带动、枣畜富民、旅游突破、城乡统筹”四大战略,大力发展以榆佳经济技术开发区能化产业为龙头的现代工业,以优质有机红枣为龙头的现代农业,以沿黄生态文化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干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实事,县域综合实力大幅跃升。2018年全县退出脱贫75个村7093户19202人,全面完成了年度脱贫退出目标任务。

“强化三个保障”,不断健全指挥体系。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统揽全局的作用,及时调整充实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八办两组”及扶贫战线的工作力量,形成党委主导、政府主抓、乡镇主战、村户主干的脱贫机制。建立了脱贫攻坚联席会议制度和“八个一批”牵头部门协同推进机制,每周召开一次例会,听取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困难问题、研究解决措施、统筹协调发力。强化人员保障。全县选派驻村工作队102支213人、第一书记102人,配备乡镇包村干部570人,落实联户帮扶干部5315人,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一户贫困户都有干部包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将2015、2016、2017三个年度259名退伍军人大学生全部分配到乡镇扶贫岗位。强化资金保障。制定《2018年涉农资金整合工作方案》,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9112万元,全年涉农资金整合支出31552万元,拨付率80.67%;全年拨付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7917万元,拨付率92.8%。严格资金监管,制定了《佳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使用管理辦法》,对财政扶贫资金实行分级报账管理办法,投资50万元以上的项目由县级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并进行报账,投资50万元以下的项目统一由乡镇负责招标、实施、验收,并委托乡镇财政所报账;严格报账程序,完成一批、报账一批、兑付一批,确保扶贫资金使用规范、安全高效。

“突出三个精准”,大力构建长效机制。坚持扶产业就是扶根本、扶长远。精准选定产业扶贫项目。根据资源禀赋、群众意愿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编制《佳县脱贫攻坚主导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重点发展生态经济林果、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农副产品加工、旅游及现代服务、光伏等六大产业,切实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特别是红枣产业园区建设作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重头戏”,累计投入2660万元,重点推广“强力降高塑形”丰产技术,引进培育66个红枣优良品种,着力打造“走进泥河沟,尝遍天下枣”科技示范观光园,极大地提升了佳县红枣的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水平,起到了较好的扶贫带动效应。大力实施“旅游+扶贫”项目,重点发展以赤牛坬、荷叶坪、泥河沟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持续打造特色风情小镇、艺术小镇及写生基地,逐步构建以“旅游+特色农副产品”为支撑的农村电商网络体系,吸纳更多农村贫困群众加入。持续打造佳县手工挂面、香谷小米、红枣羊肉、猪肉、手工粉条、山野苦菜等特色农业品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贫困群众谋取更多红利。精准建立产业扶贫长效机制。依托佳县农业特色品牌优势,大力实施“9个1工程”,搭乘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春风,全面开展“三变”改革,扎实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全面推广官庄刘才沟、通镇向阳湾、木头峪王宁山村合作社等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的经验做法,与所有贫困户签订农副土特产品购销协议,把贫困群众组织到产业链中,让群众共享产业链增值收益。返乡创业成为产业扶贫新亮点,全县涌现出一批返乡创业典型和脱贫致富带头人,有力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精准提高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积极对接农副产品市场,发展“订单式扶贫”。大力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推动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落地,着力破解贫困户自产红枣、小米、手工挂面等土特产品的销售困境。依托手工挂面、木材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扶持镇村及致富能手创办“扶贫工厂”“扶贫车间”,吸纳贫困群众家门口就业,并以高于市场价订单收购贫困户产品。成功举办首届“葭州农耕文化节暨2018特色农产品推介会”,落实陕西西凤酒厂建设中国酿酒原料基地并签订设立品质安全研究院战略合作协议。

“推进五个创新”,积极探索脱贫攻坚新机制。创新脱贫工作,围绕75个村7093户19202人的年度脱贫任务,严格对标、分门别类,对症下药、倒排工期,压茬推进、逐户施策,做到成熟一户巩固一户。创新项目安排新模式。对照户村脱贫退出“57”标准,逐村逐户核对,建立台账、逐一销号,统筹安排、集中施工,两年项目一次安排,一年实施,分期付款。要求各镇(办、中心)、各部门不折不扣对照项目整合方案,加快推进项目实施,按时兑付资金,全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创新健康扶贫新举措。健全建档立卡贫困户大病基本合疗报销、民政大病救助、大病保险、二次救助“四重保障”机制,落实县内医院“先诊疗后付费”“零押金住院”等措施。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参合个人缴费部分由县财政整合涉农资金解决,将参合贫困人口11种大病纳入新农合大病专项救治范围,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建立了一站式报销“绿色通道”窗口。创新资金管理新办法。不断深化扶贫领域“放管服”改革,简化项目实施和资金兑付程序,对投资估算在50万元以下(不含50万元)的扶贫建设项目由镇(办、中心)负责招标、实施、验收,县扶贫办按一定比例抽查验收。严格督办扶贫项目推进,一个月内未实施的由县纪委监察部门约谈,两个月内未实施的项目资金无条件收回并严肃追责。出台《佳县2018年农村危房改造脱贫工作方案》,统一改造标准,严格控制建房面积,对无启动资金的特困户和自建确有困难的改造对象,在征得农户同意后,统一组织专业建筑工匠或施工队进行改造。创新社会扶贫新途径。依托科技、教育、卫计、工青妇等单位,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贫困村脱贫需求与社会资源有效对接,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截至目前,已经与国家科技部、扬州市广陵区、省保监局、省国资委合力团、省中小企业协会以及清华大学、中科院、长安大学等省内外9所高校院所、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单位和香港著名教育家及慈善家何崇本先生等知名人士,就脱贫攻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了各级干部攻坚脱贫、各类资源聚焦脱贫、各界人士共助脱贫的大扶贫格局。

“坚持四个到位”,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有力有序高效推进。安排部署到位。县上每周召开一次研判会,每月召开一次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每季度召开一次点评会,全县先后召开了农业农村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推进会、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脱贫攻坚问题整改会、产业扶贫现场会等大型会议9次,召开各类专题和联席会议11次,制定出台各类脱贫攻坚文件134份,层层传导压力,全面提升全县干部脱贫攻坚政治站位,强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投入精力到位。按照省市要求,县党政主要领导拿出60%以上精力、“八办两组”以及镇(办、中心)党政主要领导拿出70%以上精力、村支书及主任拿出80%以上精力,镇(办、中心)分管领导拿出全部精力,全力抓好精准扶贫脱贫。县级领导每周一次赴所包乡镇、村以及联系户开展督查检查,对照重要政策落实情况,召开现场工作会议,督促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县“八办两组”主要负责同志每周两次进村入户,了解全县扶贫现状和贫困户最新需求,促进扶贫政策落实。镇(办、中心)党政主要负责人牵头抓总、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当好“指挥员”,一线抓落实、抓推进。培训服务到位。认真学习中省市扶贫政策,组织业务指导组解答工作中的疑难问题。邀请全国知名学者和行业对口部门专家,通过“东方红”大讲堂、扶贫业务工作培训、第一书记和乡镇扶贫干部轮训等形式,专题培训对县、镇、村三个层面的帮扶工作队员进行培训。实施人才支撑战略工程,先后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等9所高校院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聘请9名省内顶尖人才担任佳县工业园区、红枣、文化旅游、生态环保、科创小镇等方面特聘专家,推动各类人才向脱贫攻坚集聚,为脱贫攻坚提供智力支撑。督查问责到位。出台《佳县脱贫攻坚十项奖惩措施》,以“三项机制”为抓手,建立了督查、考核、问责“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立了4个督导组,不定时对各镇村进行明察暗访、督查督办。严格兑现奖惩,对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突出的8个镇(办、中心)、9个县直部门、6个社会扶贫先进个人、4户脱贫模范户、21支优秀驻村工作队、20名优秀第一书记、28名扶贫系统先进个人、80名镇、村基层干部个人进行了表彰,对工作不力的3名镇(办、中心)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职务调整,将10名脱贫攻坚成绩突出的干部调整到重要岗位任职,提拔调整脱贫攻坚一线干部53名,树立了鲜明的激励导向作用。

猜你喜欢

佳县攻坚
佳县文化馆:非遗传递爱心 消费助力振兴
为佳县人民的健康服务50年
吉安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发挥红色资源优势 提升文化自信品质
打赢脱贫攻坚战
浅谈佳县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的开发
攻坚脱贫
陕北佳县:中国有机红枣第一县
我感谢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