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甘合作学习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2019-05-09胡庆
胡 庆
(一)研究背景
追溯到合作学习的兴起,随着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来,各地学校都在研究与发展合作课堂。舟山第一小学成立卡干合作学习工作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卡甘合作学习的探索与研究。浙海大师范生进入一线学校进行实地见习,了解一线课堂合作学习的应用现状。我借机对卡甘合作学习法在中高年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思考对策。
(二)研究目的
通过了解国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运用卡甘合作学习法的现状,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与思考,借鉴相关理论研究及国内外专家建议,整合自己的观点,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了更好发展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效率。
(三)研究的内容、思路及方法
1.卡甘合作学习法的基本要素与种类
了解卡甘合作学习法的基本要素:1.积极互赖:小组内每个组员都参与其中,荣侮辱与共,不可能一个人独赢。2.责任到人:每个人都必须对小组的学习和成功有所贡献。卡甘:“每个人都必须有看得见的行为表现,这种行为表现是全体小组成员所必需的。”3.公平参与:必须给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机会,必须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公平参与的条件。4.同时互动:价值在于它最大限度地促进所有学生同时积极参与。
卡甘合作学习结构法有很多种类,如:分组法,内圈-外圈法,思考-配对-分享法,切块拼接法,小组-配对-单干法,小组成绩分降法,小组称述法,发言卡,智者帮扶法,接力循环法等等。本文将选择其中一种分组法(小组讨论)进行主要研究与论述。
分组法有以下几个特点。1.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有序编号2.小组活动了解自己的同伴3.为小组命名,给小组设计图标和口号 4.落实组员职责,形成平等意识(召集人、记录员、报告员、时间控制员、声音控制员等),轮流担任5.小组的建立要有仪式感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堂公开课总体来说效果不错,得到了很好的反响。但是在看到优点的同时,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值得我们去思考。这篇阅读课文,教师在一开头就找准了文章中的中心词:了不起。并提出了一个问题:从哪些地方可看出父与子的了不起?值得借鉴的一点是,教师并没有就这一个模糊的问题开始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而是设置了相关结构。具体如下:1.阅读链接《天国的来信》,这部分体现了教师有群文阅读的意识,并没有单单局限在课本中的一篇文章当中。因为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去学习相关语言文字的运用。而教师一篇带一篇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2.父亲的动作、语言、外貌描写3.子的了不起
并且要求各个学习小组在3分钟内选择其中一个探究点,5分钟内进行讨论。给出温馨提示:1.品读建议:关注任务描写、捕捉关键词、品味表达效果2.朗读建议:一人领读、男女对接、减字对比度、全班跟我一起读3.汇报建议:你读我评、读文赏析、总结提升
之后是汇报的环节,学生进行相关补充。汇报有统一的格式:大家好,我们是第__小组,我们汇报的是___________,请大家把目光聚集到第______自然段。具体内容。谢谢大家,我们的汇报完毕,欢迎其他小组给我们补充。
结合学生的汇报,穿插教师的重点引导与朗读教学,学生自然而然体会到父爱如山。主题明了清晰。本节课体现了合作学习建构,其主要亮点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1.教师是合理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新型教师观中,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在本堂课中,教师构建了支架,帮助、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改使得教学从“以教育学者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从“教会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从“重结论轻过程”向“重结论更重过程”转变。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与交流当中,培养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
卡甘结构法的目标是让教师掌握各个简单的结构之后,根据任务的需要选择和运用相应的结构,并以自己的方式把它们串成一堂复杂的课,即所谓的多重结构课型。[1]卡甘提出过一个公式:结构+内容=活动。卡甘在《Kagan Cooperative Learning》中提到:“合作学习结构是与内容无关的可重复使用的结构化序列,它体现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并使学生系统地相互作用”。结构通常涉及一系列步骤,而每一个步骤则规定了教师和学生应采取的行动。也就是说,结构是一系列游戏步骤或游戏规则的集合。它规定了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在哪些情况下使用,在使用中每个环节怎么做。[2]结构是卡甘合作学习的核心概念,是沟通学生创新思维、实现“真合作”的桥梁。[3]
(四)问卷题目SPSS分析
本次问卷抽取了一小三、四、五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进行填写。一共收取了124份问卷。问卷题目整体框架如下:
1.为了了解卡甘合作学习法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我设计了一、二两道问卷题目。其中第一题是:平时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次数多吗?分别有以下三个选项A:几乎没有,B:偶尔,C:很频繁。从相关数据分析当中,我们发现82.1%的学生选择了C选项:很频繁。说明一线课堂中合作学习确实应用范围较广泛,对合作学习的研究也着实有必要性。
第二题是:每次合作学习占用的时间大约为?A.三分钟左右,B.五分钟左右,C.10分钟左右,D.超过10分钟。根据相关数据图表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选择五分钟左右的人数占了一半多,说明教师在把握每次合作学习的时间方面总体比较到位,另外,选择三分钟与10分钟左右的人数差不多,都占了20%左右,说明有时候合作学习的时间较难控制。对于小学生来说,进行合作、探索、思考的时间比一般成年人要长一些,中高年段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还较低,仍在成长的阶段。语言组织能力也较弱,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合作学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当堂生成性等,灵活调整。总的来说,五分钟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合作交流时间。
2.对于卡甘合作学习,同学们整体上持什么看法?针对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一个问卷题目:你认为合作学习效果怎么样?三个选项分别是:A.很好,有助于师生、生生间的互动;B.一般,组织不好反而浪费时间;C.不好,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相关数据显示:95.16%的学生选择了A选项,说明大部分中高年级学生对于合作学习的形式是持肯定态度的。究其原因,小学生大多较为活泼好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相关指示,进行自主的探索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沉闷老旧的讲授方式没那么受欢迎了。
3.积极互赖要素的体现
第七题:在小组交流中,一般是谁来发言?
从以上条形统计图中,我们不难发现,选择选项C:轮流发言,全员参与的最多,A:负责总结发言的成员其次多,B:随意选项的最少。该题目体现了卡甘合作学习法中的第一、二个基本要素即积极互赖与同时互动。从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来看,在合作学习小组交流中,基本上可以做到全员参与,但少部分发言权被垄断,发言随意的现象仍然存在。因为小组讨论没有要求计算个人成绩,如果没有制定相关的发言轮换机制,则容易出现被部分优等生垄断或者随意性过强等特点。
针对该问题,可以采用“发言卡”形式,小组四人每人手中都有一张发言卡,每在小组内发言一次就用掉一张“发言卡”,待四张发言卡都拿出以后进行新的一轮发言。该种方法可以保证小组内成员发言机会的均等,当其他人的“发言卡”都拿出来了,剩下的人就会有一种紧迫感,也会积极思考准备,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同时,也避免了垄断现象的发生。
4.责任到人要素的体现
第十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你觉得自我价值有体现吗?
该问题我设置了三个选项,A:有,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B:一般,有时能够体现C:基本没有。从以上高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选择A选项的人数远远大于B选项,而C选项没有人选择。从这个抽样调查的简单数据分析当中,我们可以大致观出,学生们对于合作学习的整体感受较好,比较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大部分人觉得有发言机会,可以在小组中表达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观点,体现自我价值。这在传统的讲授课堂中是很难体现的。该题部分体现了卡甘合作学习法的第三个要素,即责任到人,在为小组付出贡献的同时也包含了自我价值的部分体现。
关于合作学习的教育价值,主要有以下几点: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创新意识,培养交际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等等。
5.公平参与要素的体现
5.1 小组成员构成
第四题:你们班合作学习活动中的小组是怎么构成的?
具体内容分别是,各选项A:按前后座位分为四人小组,B:学生自愿担任,C:自愿组成,D:教师与学生共同商量后组成。由以上线图可以得出,按前后座位划分四人小组的形式较为普遍,有压倒性的趋势,而自愿组成该选项则没有。合作学习倡导者一致认为:合作学习小组是相对持久、异质编排、积极互赖的小组4。分析前后四人小组划分形式存在两个优点:一是空间便利,而是相对持久。因其划分的方便快捷,在中高年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中使用教普遍。一般班级内座位没有变动的话,每次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的成员是大致固定的。这样可以让学生适应与不同的人一起工作,能够尊重、认同差异。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按前后座位划分的形式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很难达到异质编排的效果,即前后座位的同学因空间上的相近,平时交流的机会就比较多,对彼此较为了解,也很有可能是同质的。
5.2 小组成员分工
第五题:你们合作小组中的成员是如何进行分工的?
四个选项分别是:A.教师分工,B.学生自愿担任,C.轮流进行责任分工,D.小组成员商量决定。根据上图绘制的饼状图我们发现,四个选项均有不少同学选择,说明在成员分工方面教师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其中,教师分工、轮流进行责任分工和小组成员商量决定的分工方式占了主要部分,学生自愿担任这一选项偏少。这四种分工方式,各有各的优点与缺陷。但合作学习建议运用轮流进行责任分工的方法,因为轮流分工给了小组内每位成员同等的机会,尝试不同的角色。其他的如教师分工,容易使学生被迫担任不喜欢的角色,而不利于小组间友好地合作。当然,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足够深的话,也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与推动作用。学生自愿担任可能存在同一角色有多人想扮演的情况,而某一角色无人想承担。轮流责任分工就能避免这个问题的出现,加快效率,保证相对的公平。小组成员商量决定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但也容易被一两个较有领导才能的同学所垄断,导致不公平的存在。且该方法耗时较长,对于学生的自主性,交流表达能力要求较高。综上所诉,我认为因广泛采用轮流进行责任分工的方式,当然具体情况可具体分析。
5.3 小组成员分工是否固定
第六题:在合作小组中的任务分工是固定的吗?
四个选项设置为:A.不是,会定期调整轮换,B.基本保持不变,C.每次自由分配任务
根据结果来看,选择B选项基本保持不变的人数最多,说明在卡甘合作学习中小组内的成员分工基本上是固定的,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教师的管理,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但我们知道,合作学习小组中不同的角色(领导者、激励者、记录者、检查者)各有各的技能与任务,培养的是不同的能力。如果只是固定了成员角色,学生能力的多样性就得不到发展,无法体会多种角色带来的感受。因此,合作学习提倡定期调整轮换小组成员中的任务分工。
6.流程步骤
为了进一步研究中高年级学生对于合作学习的流程步骤掌握情况,我设计了以下这题:第八题: 关于合作学习的流程步骤你掌握得怎么样?下面有三个选项:A.能够很好运用与操作,B.在教师的引导下,多次练习可基本掌握,C.没有清晰的步骤,不能明确自己的任务。
收集了相关数据并进行整理后,我们发现具体情况如下:66.94%的学生选择了A选项,觉得自己能够胜任,32.23%的学生则选择了B选项。从总体情况来看,学生们对于卡甘合作学习的相关流程步骤较为熟悉,基本能够掌握,说明一小语文阅读课堂中使用卡甘干合作学习方法比较多,学生们掌握程度也较好。只有0.83%的学生选择了C选项。这个结果告诉我们,教师首先要建好课堂合作学习的结构,这个结构要有清晰明了的步骤,在课堂上运用时要确保学生们都能明确并会使用。如上文中举例的《地震中的父与子》这堂课,通过一个切入点将问题分成三个模块,其中一个模块中又分了三个小点。教师在公开课上把每一个模块和小点都清晰地写在了黑板上,编上了相关号码,并且在短时间内组织小组选择自己要探究地模块,一一对应,学生们很明确自己要探究地问题是什么。从现场观察来看,小组内的合作活动也是有序的。
我观察到学生们准备的文章上面都用荧光笔划出了相关句子,有的还在边上记了笔记标注等等。从这一细节中我发现学生们的预习工作做得相当到位,但不排除教师提前打招呼的现象存在。特别在后面的交流汇报环节当中,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有话能讲,而且语句优美,时常能听到排比句式,现场表现效果相当好,但总觉得与实际上课效果相差较大。教师应该是做了一定的设计与修改的。
7.教师作用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卡甘合作学习活动中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根据这一疑问,我设计了以下这个问题。第九题: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时,老师会进行相关指导与帮助吗?四个选项分别是:A.在一旁巡视,适时指导,B.偶尔指导,但兼顾不了这么多的组,C.基本不指导。
从数据结果来分析,84.75%的学生选了A选项,巡视指导。在现场观摩课时,我也留心注意了以下学生们在进行卡甘干合作学时的同时,教师在一旁做了什么。大部分教师会绕着教室巡视,遇到学生有问题时到那一小组内专门指导,有时也会主动询问小组是否需要帮助。当发现小组内合作中出现矛盾问题时也会主动去协调。另外,21.71%的学生选择了B选项。在合作学习时,教师精力很难兼顾所有的小组,有时候还要准备后面上课的内容等等。一小班级人数大致在40左右,班级规模较大,按四人一小组来划分也就有10个合作学习小组。因此,在卡甘合作学习的进行过程当中,教师的任务是比较重的,要根据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五)相关对策建议
1.为了体现卡甘积极互赖的要素,采用“发言卡”等形式,确保小组内每个成员表达机会平等。还可采用小组整体积分形式,每个成员的努力都能为小组争光,只有相互合作,积极互赖才能完成任务。培养学生主动帮助他人,学会主动寻求帮助,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相对于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合作学习“发言卡”的结构更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责任到人的充分体现。确保每个成员在卡甘合作学习过程中都能够展现自己的价值,这就需要责任分工的明确。在卡甘结构法中规定了每一步需要做什么,每一项任务全体成员轮流参与。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堂公开课,相关品读建议有具体的目标内容,学生在真正合作学习的流程操作过程中不会盲目,但是相关分工可以更加具体。朗读与汇报模块也有相应的建议,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按照要求有序进行。特别在分享交流环节,每个成员都有分享的机会,且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公平参与要素的进一步体现。在小组成员分配上,更多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异质编排的小组,其多样性能够促进学生们进行相互合作学习。而且组员的选择最好由教师来进行编排,学生自己安排存在很大的随意性,难以保证异质的组合。学生大多会选择自己熟悉的伙伴,平时一起玩的同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同质的。这样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融入整个班集体,而不是只在固定的朋友圈中,能够增强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注 释
[1]盛群力.合作学习设计[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P89
[2]Kagan.Kagan Cooperative Lear ning
[3]宋立军,何沛枝.卡甘干合作学习中“结构”的含义、特点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5,7
[4]参见Vermette P J.Mak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Work.New Jersey:Merrill.199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