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实践研究
2019-05-08邱梦迪
邱梦迪
摘要:对于美术课程来说,需要注意的五个学科核心素养分别是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这对于小学美术欣赏课程同样如此。小学美术的内容不多,教师有时候也会忽略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但在小学阶段能够形成对图像等视觉符号有较好的审美观,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讲,是十分关键的。因此,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图像识读、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三个角度,对图像进行解读分析。本文将从这三个角度进行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实践研究,以望为教师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提供方向。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实践
图像识读、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小学阶段十分关键。从这三个角度制定适合学生的具体学习目标,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在小学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中,需要教师格外注意美术的欣赏不应该仅仅包涵课本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对生活中的图像、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进行适当解读。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也正是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
一、图像识读能力的培养及所需要达到的目标
图像识别能力包涵了对图像内容的解读,要求学生能够将图像、美术作品、雕塑、影像等各种视觉符号间建立联系,能够进行识别和解读,从而比较对比的进行整体观看。图像识别的角度和方式也有很多,无论是色彩、造型,还是材质、机理、空间等特征形式,都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搜索相关特征、思考、讨论等方式进行解读研究[1]。
图像的识别和解读是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的基础。图像等各种美术作品、影像等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表现出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学生只有从图像的风格和发展脉络中识别出图像的差异,才能进一步对视觉文化的信息有所体会。因此,学生需要掌握图像识读的能力,用于辨别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視觉文化现象和信息。
教师对于学生掌握图像识读能力的方式不仅仅是通过教师简单讲解图像的构成,更需要教师分析其作品流派,讲解艺术图像的历史背景,并让学生了解当代艺术思潮,以帮助学生形成对图像自身价值的判断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够培养图像识读能力,教师可以在美术欣赏课上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以引导学生将美术的学习融入到更广泛的情景中。
二、审美判断的培养以及所需要达到的目标
审美判断要求能够感受和认知美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展现出对美的基本审美观[1]。这就要求在掌握相关美术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或者图像等方式来对图像进行描述分析,评价和判断。
为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本内知识,联系以课外相关知识、艺术作品。如,在讲解《记录色彩》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联系日常生活中冷暖色调的运用,举莫奈的画集例子为学生进行讲解。可以通过光线对冷暖色调影响让学生对冷暖色调有初步的了解,并引入课外的艺术作品欣赏,如通过将莫奈的《圣扎拉尔火车站》与《进站的火车》之间的对比,让学生理解,在所画事物相似的时候,冷暖色调分别产生的使用效果。
教师在上美术欣赏课程的时候,可以通过单元活动评价表或单元练习等形式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评价检测。学生在填写评价表或者模仿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审美感受转化为语言文字。比方说,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写鉴赏报告、考察报告或者欣赏小论文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2]。
三、文化理解的培养以及所需要达到的目标
文化理解要求学生能以文化的视角来理解图片内容。文化视角相对于历史,哲学,社会等视角来说,有更广阔的视野。因此,文化视角是一个整合的,跨学科的,融合了多个学科的视角[1]。从文化视角来分析图像,是需要学生能够透过作品,来理解当地文化特征,理解画作背景知识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欣赏课上,教师讲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当代艺术思潮,教授学生每个时期艺术特征,帮助学生对文化艺术形成一定积累。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艺术文化理解的讲解,教师需要让学生对文化多样性有一定认知,能够在对中华文化形成认同感的同时,做到欣赏并尊重外国艺术和艺术家。
文化理解素质的培养,应该与图像识读、审美判断素养相结合,它们综合于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文化理解素质的培养也应该渗透在美术欣赏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等形式对作品进行介绍,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帮助、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结束语
小学生美术欣赏课程对学生图像识读,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素养有较大帮助,教师需要根据欣赏课程对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培养目标开展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仅需要对画面及其背景进行介绍分析,还需要培养学生能够理解分析生活中的艺术,能够尊重与理解多元文化下不同的艺术流派风格。
参考资料:
[1]尹少淳.“头摇尾摆”——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J].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17(1):2-8.
[2]王鹤 .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