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数学教学提升学生数学运用能力实施策略
2019-05-08洪思周
洪思周
摘要:数学是实用性的生活学科,其知识理论抽象性很强,但是具有非常广泛的生活运用。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同时要做好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本文就此课题进行分析探究,研究有效的教学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实施,基于新课改的教学要求,需要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知识发展提升能力。作为教师在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将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实践运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提升。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现状及存在不足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 学生在步入小学的大门就需要开展学习。作为教师,在组织实施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知识理论讲解,注重学生考试成绩提升,而忽略了数学的实用性能力培养。
(一)数学课堂教学缺乏生活趣味性
数学知识理论是抽象的,我们从课程标准上直接认知数学知识,能够看到的只是数学符号和数字代码,这些抽象的字符信息就构成了数学知识理论。很多教师在组织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没有将这些抽象的数学字符代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仅仅对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讲解,课堂教学氛围枯燥僵化,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难以培养学生数学知识运用思维。
(二)数学课堂教学没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实施是一个互动的动态发展过程,教师是这个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学生是这个活动的服务对象,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很多教师在教学实施中,没有把握住这个中心问题,一直以自己的主观认知实施教学,其组织教学的形式内容不符合学生学习需求,难以提升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三)数学课堂教学氛围不够活跃
数学知识理论具有抽象性特征,数学教师在组织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构建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积极的引导学生发掘数学知识的实用性特征,启发他们积极开动脑筋思考数学问题。很多教师在组织教学实施中,仅仅侧重知识理论讲解,在启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进程中发力不足,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够明显,学生数学运用思维构建不完善。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的实施策略
处于小学中段的学生,在经历了两三年的数学知识学习以后,有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数学运用有了基本认知。教师在这个阶段的教学实施中,要注重学生经常性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强化,拓展他们数学知识灵学活用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一)以问题引导教学促进学生数学运用思维提升
小学生具有“好奇宝宝”的特性,对于各种未知的事情都有能够的求知欲望,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作为数学教师在组织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就需要从学生这种好奇特性出发,从生活实例引出教学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索,提升他们数学知识运用能力提升。例如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内容,对于乘法内容学生已经有了深入的理解认识,简单的除法也已经学过了,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学过的内容导出教学问题,从5除以5举例,学生能够很快得出答案,但是75除以5呢?学生就需要认真思考,从乘法反推,学生也可以得出答案是15,通过这种问题引导,激发学习兴趣,逐步讲解两位数除法规律,通过乘法知识在除法的运用联练习,提升学生数学知识活用能力。
(二)以生活化教学实施培养学生数学运用主动意识
数学知识是生活实践的总结提炼,作为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学生实际生活中导入实例,组织学生对实例进行研究分析,指导学生运用数学课堂教学内容,通过这种将数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形式,提升学生数学知识实践运用能力。例如学习《认识周长》内容,对于这部分内容学习,教师可以引入跑道测量的辅助教学。操场的上足球场周长是什么呢?最简单的计量方式,就是測量跑道的长度,通过这种教学引导认知,学生对于周长有了概念,可以促进其数学运用思维拓展,深化数学知识运用效果提升。
(三)以教学讨论开展拓展学生数学思考能力
数学知识运用,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全面认知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我们生活实际是真实的,但是其中蕴含的数学理论知识是抽象的。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可以通过开展教学讨论活动,帮助学生从生活现实中提炼出抽象的数学知识,研究分析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提升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例如学习《旋转与平移现象》内容,这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征,尤其是在进行图形旋转过程中,如何去建构旋转后的图形,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实物进行课堂演示,让学生们探讨实验结果,并寻找生活中实例。通过这种教学讨论的形式,提升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三、结束语
数学知识理论具有深入的生活实用性特征,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需要立足数学知识理论特点,创新课堂教学思维,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亮.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J/OL].学周刊,2019(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