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好班级管理这出戏
2019-05-08黄带好
黄带好
摘要:良好的班集体是个人健康成长的园地,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对教师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班集体行为具有一致性的重要基础;健康向上的班级共同目标,是增强班集体凝聚力的必要条件;班级管理机制和班干部,发挥有形的、硬性的行为规范作用;几十个学生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表现出自身良好的精神风貌、行为特征、学习质量时,便形成了自身独特、良好的班风。
关键词:师生关系;班级共同目标;班级管理机制和班干部;良好班风
班集体是学生学习、成长的摇篮,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就是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良好的教育环境会对学生直接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引导学生热爱学习、健康成长。在创建良好班集体的过程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为人师表、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班级管理中,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去年接到这个班的时候,我发现大部分同学对老师的时候是畏惧的,但背着老师时又是特别容易忘形、特别调皮。为了和孩子们拉近关系,课间十分钟我加入他们闲聊的队伍,聊聊娱乐,问问生活和学习,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关爱每一个孩子,慢慢融入孩子们之中,取得他们的信任,做他们心灵的朋友。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老师的一个基本要求。要想孩子们能严格遵守学校和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我也会严格要求自己上课不迟到、下课不拖堂、站姿笔挺,试想一下如果一个班主任自身不正,他又如何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品行高尚呢?班主任只有自己做好了表率,并且得到学生们的信任,才能在组建良好班集体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建立好班风打下基础。
二、確立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
任何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都要经历“个体→松散群体→有机整体”的发展过程,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就是这个发展过程的支撑,就是全班同学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理想和前进的明灯。
去年我接到的这个五(3)班,开学一个星期了,整体纪律特别散漫。迟到的,打扫卫生偷懒的,上课铃响了还在课室追打,或在课室前门后门看看老师来了没有,有三分之一的同学作业不按时完成,甚至不上交作业……后来了解到四年级是一个刚毕业的实习生带了一年,没有经验的实习生根本管不了。我密锣紧鼓地开了一次意味深长的主题班会,集体讨论班级现状,希望班级成为什么样子?引导学生们作为班级的一员,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然后制定出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学生在每天的晨读和午读之前回顾目标,鞭策自己,做好自己管好同学,互相提醒。在每周的主题班会上一起发现自己的变化、班级的变化,获得实现小目标的喜悦感。除此之外,还组织学生开展计算比赛、拔河比赛、修补课桌椅的活动等等。这样健康活泼的班级氛围使学生获得集体荣誉感,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良好班集体自然而然地朝着预设的方向发展。
三、建立班级的管理机制和培养能干的班干部队伍
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领”但更重视“导”,二者互为补充,不能有“因为我是老师,所以你一定要听我的”这种粗暴、缺乏理性的态度和行为来维护自己的“权威”。建立学习、操行评分制度,课堂表现好、学习进步、做好人好事等等加分,违反纪律的减分,通过在这样你追我赶的氛围下,大大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班级风貌。
班干部是班主任做好各方面工作必不可少的小帮手。培养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班干部,形成班级领导核心,发挥他们的工作能力,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班级的共同目标。去年接手的班里调皮学生多,我有意识地给班里那些“难管”的学生“戴高帽”,让他们做安全监督员或者纪律监督员,让他们在“管好别人”的同时,自觉地“管好自己”。我会坚持与他们交流管理心得和感受,引导他们学会换位思考,让他们在“自己管别人”与“别人管自己”的不同感受中更自觉地改善自己。
四、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班级正确的舆论是形成良好班风的表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舆论需要班主任的正面引导,需要班干部以自身规范的言行去影响和带动全班同学。利用晨读之前的时间和班会课进行集体教育,与学生多谈心、多讨论、多交流、多沟通,引导他们“该怎样做才更好?”来形成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并约束学生的违规行为。班级有了正确的舆论作为基础,思想上进、遵纪守规、互帮互助、言雅行优、热爱学习等等的良好班级风貌就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
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需要班主任用爱心和耐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用智慧和汗水去引导和协调每一项班级工作。班级管理就像演一出戏,学生在前台扮演好角色,班主任在后台当好导演,当师生之间便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良好关系,才能推动着班级管理进入一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之中,创建出一个班风良、学风正、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麦志强.《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2000年7月.
[2]肖幸福.建设班级舆论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