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音乐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
2019-05-08努尔巴尼·哈布力哈孜
努尔巴尼·哈布力哈孜
摘 要:素质教育的发展使得文化课程已经不再是高中学校的唯一科目,音乐作为培养高中生审美能力与道德情操的重要科目,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大多数学校都开设了充足的音乐课时,以便保证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对此,高中音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音乐教学内容,优化音乐课程结构与实施质量,激发出高中生的音乐兴趣与思维能力。从以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音乐情境、以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以现代信息技术拓展音乐教学范围三个方面分析高中音乐教师应如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中音乐;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策略
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与普及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教育作为社会热点问题,也应该主动以现代信息技术改革常规的教学结构。从本质上说,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呈现丰富的视觉刺激与真实的听觉盛宴,而音乐本身也是一种听觉艺术,二者存在一定的共性特征,所以将二者整合起来,势必对高中生产生更深的刺激。所以,教师便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音乐课程规律,为高中生的长远发展做好准备。
一、以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音乐情境
对于音乐课程来说,学好音乐不仅仅是要准确掌握这首歌曲的节奏、旋律与歌词,还要结合学习者自身的情感经历产生某种心灵共鸣,对音乐作品进行一定的赏析与评鉴。但是,在此之前,还需教师通过音乐情境引学生入境、入情。现代信息技术能够灵活处理图文、声像资料,更易于保证音乐情境的真实性与生动性,让高中生尽快进入特定的情绪感受状态,深入剖析音乐作品的情感特征与艺术价值。
就如在“对祖国山河的礼赞”一课教学中,笔者便播放了我国央视纪录片中以我国祖国山河的景色介绍为主题的视频片段,让高中生从整体上认识了我国的大好河山。虽然本班学生都有一定的国内旅行经历,但是他们却没有游览过我国所有的名胜古迹,无法亲临各个地域感受祖国河山或秀美,或雄伟的美丽风光,对我国地域资源没有直观认识。这个纪录片以远景、近景交互拍摄的方式展示了祖国风光,更易于高中生产生热爱祖国、热爱山水美景的积极情感。借此,笔者再引导学生聆听《我的祖国》这首交响曲,更易于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进入到音乐情境之中。然后,笔者再展示了捷克的秀美风光,分析《我的祖国》的音乐技巧,便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以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音乐教学内容是高中生学习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的基本载体,但是有许多音乐作品超出了高中生的常规认识,比如一些民族类或者国外的音乐作品所使用的音乐技巧并不符合高中生的一般审美,影响了高中生的音乐理解。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合理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资源补充与解释音乐作品,帮助学生理解、突破重难点知识。
就如在“京剧大师梅兰芳”一课教学中,本班学生既不了解梅兰芳的传奇故事,又不了解京剧这门传统艺术,所以学生在探究京剧的三种表演方式以及梅派唱腔的艺术风格时出现了一些理解偏差。对此,笔者便立即整理了与梅兰芳有关的文字资料与画面,介绍了梅兰芳这位京剧大家对我国京剧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梅兰芳本人爱国、爱艺术的高贵品质,使学生领略到梅兰芳本人的性格魅力。然后,笔者再整理了我国京剧发展的优秀历史,介绍了梅蘭芳在京剧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以及梅派唱腔的创新性,播放了梅兰芳的经典戏剧选段,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梅派艺术的京剧魅力。但是,由于京剧这项传统艺术所包含的文化众多,唱腔婉转多变,所以笔者虽然会让高中生学习京剧知识与基本唱腔,但是并不对学生提出过高的技术要求。
三、以现代信息技术拓展音乐教学范围
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的心智发育逐渐趋于成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音乐审美,有着独特的音乐需求,但是音乐课堂是面向每一个高中生的课堂,教师必须要考虑高中生的整体需求与教学任务,所以很难兼顾高中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对此,高中音乐教师应鼓励高中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个性化音乐学习,拓展音乐课程的教学范围,让每一个高中生都能接受丰富、全面、多元的音乐教育。
就如在“独特的民族风”一课教学中,教材以《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与《达坂城的姑娘》介绍了我国蒙古族、藏族与维吾尔族的民歌,但是我国民歌种类丰富,每一首民歌都蕴含了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史与民族精神,所以笔者鼓励本班学生在课后主动调查苗族民歌、彝族民歌、白族民歌、朝鲜族民歌等多种民族的民歌作品,学习经典民歌的常用唱腔与音乐节奏,由此拓展高中生的学习范围。
总而言之,现代信息技术是21世纪时代背景下最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教师应该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高中生的音乐素养,保证高中生在鉴赏与品析音乐作品活动中的主动权与创造性,丰富高中生的音乐体验,完善高中生的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贾薇霖.现代信息技术对高中音乐鉴赏课的优化作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8):132-133.
[2]吕忠.论合理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化高中音乐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下),2015(3):160-161.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