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应用

2019-05-08谢添龙

农家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实践应用

谢添龙

摘要:随着现代建筑工程数量日益增多、工程规模日益扩大以及建筑结构形式日益多样化,对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抗震设计作为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尤其要得到重视。因为抗震设计事关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只有进行合理的抗震设计,才能够有效避免地震对建筑造成的损坏,以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杭震设计;房建筑结构设计;实践应用

建筑工程作为人类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场所,它对人类正常生活秩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实现对人类生活正常秩序的有效维持,保证人类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做好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对建筑设计,施工企业的基本要求。当今世界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不断的提高,能够有效的提高房屋使用的建筑结构抗震能力,和人们的生存安全的程度,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房屋的建造设计中,合理的应用抗震结构设计,将有助于提升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使公民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得到最大的安全保障。

一、建筑结构抗震的重要性

基于地震灾害的极强破坏性,我对于建筑工程的结构抗震设计要从整体局面考虑,加强结构的整体抗震设计。具体到工程设计中,需要相关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量,建筑整体的抗震性能每个单元之间的具体链接方式,从简到繁,有逻辑的科学设计。其中结构抗震设计的核心观点就是采取怎样的构件连接方式,如何设置抗震防线,从而形成填密有序的抗震系统。由此出发选择不同刚性,不同延展性能的构件,进行不同的组合连接,探讨各种组合方式下的抗震效果。

1.建筑结构中应用抗震结构的设计,首先能够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为内部人员的逃生以及求救争取宝贵的时间;其次,强化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增加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也会提升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

2.地震作为一种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其对建筑物安全性能的影响极大。而建筑物的安全一旦遭受威胁,倒塌事件将会接踵而至,从而对生命构成威胁,给人们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严重损失。因此,建筑物在建设初期就必须做好抗震的准备工作,才能从根本上确保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基本安全。

二、影响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因素

1.建筑选址不当。当建筑物的建造场地为软土、液化士等土壤分布不均等场地时,在地震发生时可能会导致建筑物崩塌和下陷。建筑的平面不规则和竖向不规则,使建筑的抗震性能较差。

2.外形設计不合理。为了追求建筑外形美观,标新立异,吸引投资者眼球和建筑物特殊的需要,往往造成建筑结构不是很合理,使建筑结构刚度,地震剪力等发生突变,在地震发生时对建筑造成极大的破坏。

3.结构设计不科学。抗震设计时,应该避免一味的加强建筑物的刚度来提高抗震性能的误区,应该做到刚柔并济,才能使结构更合理更实用。应该综合考虑结构的强度、刚度、延性及耗能能力,优先选择质量分布均匀,平面对称、规则抗侧向力较好的体系及刚度与承载能力变化连续的结构体系作为设计方案。

三、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建筑房屋的使用能力,将建筑房屋的安全性能提升到最高,尽量做到地震等灾害时本可以有效预防的措施。将抗震设计应用于房屋抗震的结构建造中,就显得十分重要和不可或缺。

1.房屋结构构件合理布局。质量和刚度中心接近重合是房屋结构的重要原则。构件竖向和平面布置是房屋结构设计的关键,对房屋抗震性能影响很大。在结构布局时力求简洁和规范。错落的竖向结构设计和头重脚轻是房屋结构竖向布局是最大忌讳,所以要适当调整房屋结构中心。在竖向强度和刚度设计时要注意均匀性,避免地震时因部分过高发生鞭梢效应。特殊情况下要注意抗震缝的设置,保证房屋建筑结构功能齐全,提升抗震能力。

2.降低地震的破坏作用对房屋建筑的影响。现最被工程界认可的一个办法是在建筑基础与建筑的主体部分之间加设一个隔震层,有的设计师在建筑物的顶端部分加设一个“反摆”。此反摆的作用是能够在地震时使建筑物的位移方向相反,由于建筑物在地震时受到震动使得阻尼作用加大,降低了加速度,起到降低地震破坏力的作用。根据试验得知,如果对“反摆”设置合理,那么对降低地震作用的概率可达65%,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物内的物品受损程度。这一方式在国内外正被广泛地研究,并应用到了实际的工程建筑中,并巨地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3.房屋层数和高度控制。为保证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能力,需对房屋层数与高度严格控制。层数越多高度越高的建筑物,面对地震灾害时,越难禁受住地震的破坏。所以在房屋结构设计时要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和要求,对总高度和总层数严格控制,严厉禁止房建企业为一己私利,改变职能部门审核的建筑设训方案。

4.设置多重抗震防线。一个较好的抗震建筑结构由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协同工作。如教学楼这种相对大开间、单跨、大窗口、悬臂走廊的纯框架结构,其纵、横方向的刚度不均匀,很容易发生扭转破坏,而整个结构只有框架一道防线,一旦柱子发生破坏,没有其他约束措施,整个框架因丧失全部承载能力而倒塌。防止脆性和失稳破坏,增加延展性,合理把握房屋刚性和整体性,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5.加强建筑薄弱部分。通过在墙体内增加防震缝、混凝土构造柱、限定建筑层数及高度等多种方式来加强房屋建筑结构中的薄弱部分,使高层建筑中的居民有更多时间逃生,加强建筑的安全性。对建筑中受力较大,承载力薄弱的底层结构等部位来进行加固处理,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建筑的强度和刚度。提高短柱的延展性和承载力,采用”强柱弱梁”的框架,在地震中可以利用梁的形变吸能来消耗地震的能量,可以有效避免框架坍塌。

6.提高抗震设计质量。一旦地震灾害发生其威力是巨大的,产生的危害也是无法估计的。所以,工民建建设中抗震性能的发挥至关重要。虽然,我国建筑工程者意识到抗震设计的重要性,但是整体设计水平还较低,设计方案与结构、环境不匹配程度加剧了建筑成本。建筑承重和自身重力的不协调,更使得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加重危害力度。对此,要保证前期抗震设计方案合理性和科学性,并严格遵照抗震标准实施方案,在提高结构性能、承载能力、钢构材料质量上下功夫,在确保建筑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其承重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落实,重点加强对于抗震设计工作的关注同样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环,这种抗震结构设计工作需要把握好建筑结构设计的各个方面,确保平立面较为规则对称,材料的应用较为恰当合理,能够综合提升整体建筑结构稳定性效果。

参考文献:

[1]苏奕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分析[J].四川水泥.2018(07).

[2]王霞.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5).

[3]贾昭.建筑结构杭震设计问题的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12).

猜你喜欢

实践应用
启发式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析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实践应用探讨
新闻专业实际应用课程《新闻写作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网络实战法在电子商务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税务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探究
微课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