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黑洞中是什么?
2019-05-08霍金
编者按:4月10日晚上 21 时,首张黑洞照片全球公开,宏伟太空的秘密正在逐步被人类揭示,面对浩瀚宇宙,人类不只需要浪漫主义的认知,更多的是去挖掘它、理解它,我们只不过都是宇宙的微尘。此前我们推荐了霍金的《十问》,现选摘其中阐释黑洞的一章,它是确凿的科学事实,却比科幻小说家的任何幻想更怪异、更离奇。
1783 年,剑桥人约翰·米歇尔首次讨论了黑洞。他的论证如下:如果一个人垂直向上发射一个粒子,诸如一个炮弹,它会由于引力而减速。最终,粒子将停止向上运动,并将回落。然而,如果最初的向上速度大于某个临界值(称为逃逸速度),则引力永远不会强到足以阻止粒子,它就会逃脱。地球的逃逸速度仅稍大于每秒 11 千米,而太阳的逃逸速度约为每秒 617 千米。两者都是远远高于真正的炮弹的速度。但它们与光速相比又较低,光速是每秒 30 万千米。因此光可以轻而易举地离开地球或太阳。然而,米歇尔认为可能存在质量比太阳大得多的恒星,其逃逸速度比光速还大。我们将无法看到它们,因为它们发出的任何光都会被引力拖曳回来。因此它们被米歇尔称为暗星,而我们现在称之为黑洞。
为了理解它们,我们需要从引力开始。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描述了引力,这是一个空间和时间的,也是引力的理论。空间和时间的行为受制于一组称为爱因斯坦方程的方程,那是爱因斯坦于 1915 年提出的。虽然引力是迄今为止已知的自然力中最弱的,但它有两个比其他力更关键的优势。首先,它的作用是长程的。太阳距离我们 9300 万英里,它将地球保持在轨道上,而太阳被保持在围绕银河系中心的轨道上,该中心大约在 10000 光年远。第二个优势是引力总是吸引的,不像电力,它可以吸引,也可以排斥。这两个特征意味着,对于一个足够大的恒星,粒子之间的引力可以支配所有其他的力,并导致引力崩溃。尽管存在这些事实,科学界仍然未能很快地意识到大质量的恒星可能会在自己的引力作用下往自身坍缩,并弄清楚留下的天体会如何行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 1939 年甚至写了一篇论文,声称恒星在引力作用下不能坍缩,因为物质不能被压缩超过某种程度。许多科学家分享了爱因斯坦的直觉。美国科学家约翰·惠勒是主要的异见者,他在很多方面都是黑洞故事中的英雄。在他 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的研究中,他强调许多恒星最终会坍缩,并探讨了这对理论物理学带来的问题。他还预见到坍缩恒星变成的天体——黑洞的许多属性。
在一颗普通恒星超过数十亿年寿命的大部分时间中,它将依赖把氢转化为氦的核过程产生的热压来抵抗其自身的引力。然而,这颗恒星最终将耗尽其核燃料,恒星将收缩。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成为白矮星,那是恒星核心的密集残余。然而,1930 年,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证明白矮星的最大质量约为太阳的 1.4 倍。俄罗斯物理学家列夫·兰道计算出一个类似的最大质量,适用于完全由中子构成的恒星。
那些质量大于白矮星或中子星最大质量的无数恒星,一旦耗尽了核燃料其命运将会如何?后来因原子弹成名的罗伯特·奥本海默研究了这个问题。1939 年,他在和乔治·沃尔科夫与哈特兰·斯奈德合作的两篇论文中,证明了压力不可能支持这样的恒星。而如果人们忽视压力,均匀的球状对称的恒星就会收缩到一个无限密度的点。这样的点被称为奇点。我们所有的空间理论都是在基于时空是光滑的、几乎平坦的假设之上而表述的,所以它们在奇点处,即时空曲率无限处崩溃了。事实上,它标志着空间和时间本身的终结。这正是令爱因斯坦非常反感的东西。
然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包括罗伯特·奥本海默在内的大多数科学家,改为关注核物理,而引力坍缩问题基本上被遗忘了。随着被称为类星体的遥远天体的发现,对这个论题的兴趣又复活了。第一个类星体 3C273 于 1963 年被发现,许多其他类星体也很快相继被发现了。尽管它们远离地球,它们仍然很明亮。因为核过程作为纯粹的能量只释放出它们静止质量的一小部分,所以这无法解释它们的能量输出问题。唯一的替代解释是引力坍缩释放的引力能量。
恒星的引力坍缩被重新发现了。当发生这种情况时,物体的引力将其周围的所有物质向内吸引。很清楚,一个均匀的球状恒星将收缩到无限密度的一点,即奇点。但如果这颗恒星不是均匀的球状,将会发生什么呢?这种恒星物质的不对称分布是否会引起不均匀的坍缩,并避免出现奇点?在 1965 年的一篇引人注目的论文中,罗杰·彭罗斯证明,只要根据引力是吸引的这个事实,仍然会存在一个奇点。
爱因斯坦方程不能在奇点处定义,这意味着在这一具有无限密度的点上,人们无法预测未来。这意味着,只要一颗恒星坍缩就会发生奇怪的事情。如果奇点不是赤裸的,也就是说,它们对外界屏蔽的话,我们就不会受到预测崩溃的影响。彭罗斯提出了宇宙监督猜想:由恒星或其他天体坍缩而形成的所有奇点都隐藏在黑洞内部而不被看到。黑洞是引力太强以至于光线无法逃逸的区域。宇宙监督猜想几乎肯定是正确的,因为许多证伪它的尝试都失败了。
约翰·惠勒在 1967 年提出“黑洞”这个术语,它取代了早先的“冻星”这个名字。惠勒的新造词强调,坍缩恒星的残余本身就很有趣,和它如何形成无关。新名字很快就广为流行。
从外面看,你不能知道黑洞里面是什么。无论你投入什么,或者无论它如何形成,黑洞看起来都是一样的。约翰·惠勒由于以“黑洞无毛”来表达这个原理而闻名于世。
黑洞有一个被称为事件视界的边界。正是在这个地方,引力刚好强到足以将光线拖曳回来并防止它逃脱。因为没有东西可以旅行得比光快,所以其他一切也都会被拖曳回来。跌入事件视界有点儿像乘独木舟越过尼亚加拉大瀑布。如果你是在瀑布上方,要是你足够快速划桨离开,你可以逃脱落下的命运。但是一旦你越过边缘就会完蛋,根本无法返回。当你越来越接近瀑布时,水流就变得越来越急。这意味着,拉独木舟的前部的力比拉后部的力更强大,独木舟会有被拉断的危险。黑洞的情形也一样。如果你的脚首先跌入黑洞,引力拉你的腳比拉你的头更厉害,因为脚离黑洞更近。结果你的纵向被伸展,而横向被压扁。如果黑洞的质量是我们太阳的几倍大,在到达视界之前,你就会被撕裂,变成意大利面条。然而,如果你陷入了一个大得多的黑洞,其质量超过太阳的 100 万倍,那么作用到你整个身体的引力拉力将是相同的,你就会毫无困难地到达视界。所以,如果你想探索一个黑洞的内部,一定要选择一个大黑洞。在我们的银河系中心有一个黑洞,其质量约为太阳的 400 万倍。
尽管当跌入黑洞时,你不会注意到任何特别的东西,但是从远处看你的人永远不会看到你越过事件视界。相反的,你似乎会放慢速度并在外面盘旋。你的形象会越来越暗淡,越来越红,直到你实际上从视线中消失。就外部世界而言,你将永远逝去。
一种理论建议,具有相同性质的黑洞可以由无限数目的不同类型的恒星形成。另一个建议说,这个数字可能是有限的。这是一个信息论问题——宇宙中的每个粒子和每个力都包含信息的思想。
因为正如科学家约翰·惠勒所说,黑洞无毛,除了它的质量、电荷和旋转,人们无法从外面说出黑洞内部是什么。这意味着,黑洞必须包含大量对外面世界隐藏的信息。但是能塞到一个空间区域的信息量有个极限。信息需要能量,而根据爱因斯坦著名的方程 E=mc2,能量具有质量。所以,如果在一个空间区域存在太多信息,它将坍缩变成黑洞,而黑洞的大小会反映信息量的多少。这就像把越来越多的书籍堆进图书馆。最终,书架就会垮掉,图书馆就会坍缩成黑洞。
如果隐藏在黑洞内的信息的数量取决于黑洞的大小,人们从一般原则能预期到黑洞会有一个温度,并会像一块热的金属一样发光,但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正如每个人都知道的那样,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摆脱黑洞。至少那时候都是这么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