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少儿的美术创作能力
2019-05-08周卫平
周卫平
摘要:近年来,艺术素质教育已成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味着以往校园教育中不被重视的艺术教育学科终于在国家政策层面得到了肯定,美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再一次得到凸显和强调。培养孩子的审美情操的同时,培养孩子的创作能力更加重要。
关键词:少儿美术;审美情操;创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3-0033-01
少儿美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老师教授学生不外乎以下两种方式:(1)重传统,老师教什么,孩子画什么,并且和老师画的一模一样;(2)重创新,上课老师不做示范,由孩子自由发挥,天马行空,但长久以后,孩子并不知道画其他的画。孩子怎样才能画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呢?
一、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在己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儿童画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无拘无束,想象丰富。想象力是孩子思维的翅膀,凡是创造想象能力发达的孩子,好奇心强,学习热情,意志力顽强,勤奋乐观,还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智力,所以,伟大的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想象本身。想象力不受任何时间、空间和内容、或是固定规则的限制。
在《圈圈的故事》一课中,我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圈圈,然后问孩子这些圈圈你觉得是什么呢?有个孩子告诉我说是鸡妈妈和鸡宝宝在睡觉。我又问鸡妈妈和鸡宝宝的脑袋和脚呢?他立马躺着地上做了一个抱头睡觉的姿势,说在乡下奶奶家看到鸡妈妈都这样睡觉。这些圈圈就是孩子用他的眼睛看到并在头脑中反映出来的模样,这时作为老师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想象力,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引导,引导孩子把故事画完整。多问几个为什么(画的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然后还有什么发生)?慢慢地,孩子在对话中就将他的故事画出来。不过这个故事随时又会被孩子否定,故事的内容也随时被改变,故事也变得更长。此时老师再给孩子一张纸,孩子会一直兴奋地画下去。故事由一个小局部,变成大局部,再变成一个更大的空间,这时孩子的想象力变得越来越丰富。
孩子的想象力变得越来越丰富的时候,就开始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特别是创造性想象,是十分重要的。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不要用我们己知的知识、去限定他的认知。给孩子提供丰富的创作材料,抓住机会鼓励孩子发散性思考,都可以达成这个目的。但最最重要的一点,是老师和家长首先要有一个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不要随意用对错去评判孩子。
二、重视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绘画作品,反映了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以及他们头脑中的所思所想。孩子的画,是我们走进孩子内心的一扇窗户。绘画是孩子的一种特殊“语言”,具有内在的逻辑和表现形式。
给孩子上课时,一定要用儿童的语言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接受新知识。还是以《圈圈的故事》为例,当孩子画出几个不同大小的圈圈代表鸡妈妈和鸡宝宝时,我在一边引导孩子,鸡妈妈和鸡宝宝要睡多久?孩子说一晚,又用几条线画出了鸡妈妈他们的家。我又问,天黑了是不是看不见?孩子在鸡妈妈家的上方画了一个月亮。我再问,天亮了鸡妈妈和鸡宝宝醒来后做什么?孩子又在另一个地方画了几条线和一个大圈圈,在交叉的线条里一个又画了几个小圈圈。大家知道孩子这下画的什么吗?原来孩子觉得一天过去了,鸡妈妈起床后,走出家门,鸡宝宝还在床上。不一会儿,不远处又画了一个大圈圈,还在大圈圈上加了一个小圈圈和一个三角形,在大圈圈的两边各加了一个三角形,鸡妈妈的神态慢慢出来了……小孩画画不会像成人一样追求完美,画一下左边又画一下右边,添添改改,又突然冒出一个和故事没多大关系的情景来。画面越来越丰富,孩子凭着观察力和记忆力,再加上丰富的想象力,一步一步地把故事画出来。多训练几次后,就不需要老师再去引导,孩子就能把故事画出来,并还能添加更多的情景,使画面更加有趣。
三、培养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
我的教学方法是先基础,再变化,最后进行创作。比如学《小鸟》,我在黑板上画出几个不同方向的椭圆形,问孩子这是什么?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鸡蛋”,孩子对鸡蛋很熟悉,嗯,鸡蛋的概念在脑袋里有了印象,再画出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角形,长方形,不规则的椭圆形,让孩子去看去猜。火眼金睛玩完后,再把提前剪好的几何形发给孩子,让他们动手拼拼,看能拼出什么来?这个过程大约需要十分钟,当第一个孩子拼出像一个鸟头鸟身时,要及时表扬,并加以肯定,再加以提示。其他孩子慢慢明白自己拼的是什么了,拼图5分钟,每个孩子拼出来的小鸟姿势都不一样,此时才正式开始画画。只有在真正了解小鸟的身体构造后,才能让所学的变成自己的知识。接下来的是拓展知识,设计场景,5个为什么:小鸟在哪里?和谁一起?在做什么?天气怎样?是白天還是晚上?60分钟的时间刚刚好,一副副姿态各异的小鸟图新鲜出炉了。
在孩子的作品中,我们看到孩子用不同的美术语言表达出内心感受。理解、观点,认知不同,以及孩子自身的审美情感不同,所表现出来的作品也是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