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情感设计理念的文创产品开发研究
——以傩文化元素为例

2019-05-08马扬梅许平山张津

池州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傩戏产品设计使用者

马扬梅 ,许平山 ,张津 ,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a.管理学院b.纺织服装学院,安徽合肥230011)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动文创产业,创意产业早已不再停留在理念上,而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助推器。受到故宫系列文创产品的带动,近几年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热情日益高涨,甚至成为整个文创产业发展的新热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传承工作是全人类都必须重视且迫切需要付诸行动的领域。傩文化正是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更好地对傩文化进行保护、挖掘和传承,使之保持传统魅力的同时,符合现代审美与需求,或许可以探索与文创产业融合之路。

文创产品,简言之,就是创意来自文化的产品设计。它是对器物自身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加以重新架构和创造,以寻求符合现代需求的形式和意义,使传统文化满足现代使用者的精神需求。文创产品与一般产品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自身的文化属性和考虑使用者体验的双重特性。因此,在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中必须挖掘和提取产品背后的文化属性,经过筛选、重构、造形、配色等设计过程并充分考虑使用方式和消费者需求,将所需表达的文化信息通过设计传达给使用者。

1 情感设计理念

现代的产品设计更加注重情感维度,从而发展出“情感设计”的理念。情感设计理念,即强调产品也扮演着对人产生情感的联系作用,尤其是注重产品的愉悦感受[3]。利用情感设计的好处是可有效建立产品与使用者之间的经验联系[4]。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如能有计划地提前考虑未来使用者的情感反应,则能有效地强化设计成果与使用者之间的心理联系。应用情感设计模式,可借助情境剧本故事法,整合文化创意特征,通过设计元素的加入,发展为成熟的文化产品设计,研究显示,情感设计模式,对于国家正在推广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2 基于情感设计的傩文化文创产品的设计应用

2.1 基于情感设计的文创产品设计模式构建

基于使用者的情感反应会影响到产品体验的原理,本研究拟在设计的过程中,将情感因素融入到产品语义沟通模式中,通过连接产品的形式与意义,在情感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文创产品的特殊性,创新融入文创产品的设计维度:文化层级,文化空间与设计特征,来设计文创产品应用“情感设计”的创作流程:挖掘、提取、创造与应用(或反馈)(图1)。相关概念及设计过程解释如下:

图1 基于“情感设计”的文创产品设计模式

2.1.1 产品的形式与意义 Krippendorff曾以产品语义的观点,提出产品具有:“形式(form)”和“意义(meaning)”两个主要层面[6]。使用者是通过产品的形式与意义,来理解该件物品的用途。文创产品不同于一般产品的特殊性,不在于设计端单方面的设计或价值感的呈现,而在于能在适当的环境,让使用者联想到曾经拥有的记忆和意义。因此,在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若能够揣摩或设想使用者可能产生的情绪唤醒和情境要素,则设计出的作品相比一般产品更有生命力,且能让使用者产生情境想象,从而唤醒更多的情感回应。

2.1.2 情感 在产品设计的领域,为跨越产品与人的关系,大量引用了心理学对情感的研究,尤其是对产品经验的重视。产品经验是指使用者使用产品时,所引起的情感经验。文创产品的设计以“使用者为导向”的情感设计模式较为多见,也比较符合文创产品设计时所需的情境与考虑重点。“以使用者为导向”的情感设计模式,即设计师预想使用者的体验过程。想要设计的产品能够达到引起使用者情感唤醒的效果,设计师要先有唤醒的体验。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必须思考如何让产品引起使用者的注意,并由注意而吸引其产生进一步的接触与认识,并考虑产品接触时间的长短,探讨情感唤醒的特性,思考不同的情感唤醒如何呈现,在此基础之上来规划产品的表现方式。

2.1.3 文创语义 文创语义即文创产品所表达的语言意义。应用产品语义学进行文创产品设计的思路就是以使用者对产品语义的认知为出发点,将传统文化特色转换,应用于产品设计上。我们将文创语义转换为文创产品设计的过程进一步解构为三个层次:文化层次←文化空间→设计特征,设计师依据确定好的主题,进行产品语义解析,即造型、制作、使用和象征意义等,再经过不同层次的转换,成为不同的文创产品,具体解释如下:

第一层,文化空间。文化空间是指文化的形态和样式,分为外在(外形)、中间(行为)与内在(心理)的层次。值得注意的是,文化空间最早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所使用的专有名词,这里我们将此概念应用到一般文创产品中。

第二层,文化层次。文化空间对应文化层次。外在(外形)层次包含有形的、物质的;中间(行为)层次指的是使用行为的、仪式习俗的;而内在(心理)层次则包括意识形态的、无形精神的。

第三层,设计特征,即设计时所需考虑的设计因素,文化空间同样对应设计特征。归纳出文创产品的设计特征,分别是:(1)外在(外形层次),包括色彩、质感、造型、表面纹饰、线条、细节处理、构件组成等属性;(2)中间(行为)层次,涵盖功能、操作性、使用便利、安全性、结合关系等属性;(3)内在(心理)层次,包涵产品有特殊含义、产品是有故事性的、产品是有感情的、产品具有文化特质的等。

2.1.4 文创产品的设计过程 情感设计模式要求设计师根据情境的需求,拟定设计主题来发展设计,并在设计完成阶段,以成果来检验所发展的设计是否与概念主题相符。因此在应用情感设计理念的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我们以特定的主题为设计开端,并遵循挖掘→提取→创造→应用(反馈)的设计流程。

挖掘:设计师由情感模式所导入的概念出发,对主题元素进行深入挖掘与整理;提取:筛选并提取出能与设计概念高度整合的构想、图形与模型;创造:对产品进行强化创造,以产生更强烈的视觉张力,进一步设计使用经验,唤醒使用者的情感体验;应用(反馈):以良好的设计执行品质来传达设计理念,并依据使用者的使用反馈进一步调整设计。

2.2 应用情感设计于傩文化文创产品的设计案例

傩戏是一种宗教信仰活动,它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为祈求天神变降灾为降福祉,与神灵沟通、对抗和讨价还价的一种原始宗教形式。安徽傩戏现存传承地主要有池州傩戏、祁门傩舞、郎溪“跳五猖”,三个项目均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研究对安徽傩文化进行发掘、抢救和保护,接触安徽当地匠人,收集用于表演的面具及服饰加以提取和重构,并赋予现代主流价值观和情感元素,将传统傩文化元素应用于当代文创产品的设计之中。

2.2.1 傩文化元素的挖掘 傩戏穿戴元素的挖掘。傩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即傩仪、傩戏、傩舞等表演。傩的特征是戴上面具,再穿上傩事的表演服饰。因而面具和服饰成为演绎和传递傩文化的重要载体[9]。傩戏中的道具和穿戴因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具有强烈的视觉震撼之美,将其挖掘并整理重构,必将引起使用者对傩戏这一古老又神秘的文化元素的向往与敬畏。

傩文化中惩恶扬善价值观的挖掘。傩戏仪式中蕴含祈福禳灾,惩恶扬善,让百姓丰衣足食,社会和谐等与当今社会一致的主流价值观。如郎溪傩舞“跳五猖”中的判官就是典型代表,判官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冥府判官。职责是评价生前功过、判处生死轮回,其着装的标配是明代武官的服饰,面具制作成威风凛凛、霸气十足、凶神恶煞的样子。

傩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的挖掘。郎溪《跳五猖》仪式中以东、西、南、北、中央五神为正神,称五猖神或五方神[10]。该仪式以古代阴阳五行学说构筑,五正神按五行属性配以五色和占位。五行配以天干,即是东方甲乙,属木,其神面具及服饰等,均施以绿色或青色为主;南方丙丁,属火,施以红色为主。西方庚辛,属金,白色为主;北方壬癸,属水,黑色为主;中央戊己,属土,黄色为主。五神、五色、五方,属性分明,把“天人合一”的理念演绎得十分精当、完美。

图2 傩戏传习馆中陈列的郎溪“跳五猖”服饰和面具

3.2.2 傩文化元素的提取 面具形象的提取。设计以郎溪“跳五猖”面具为基础,将复杂具象的图形抽象化,将原本复杂的线条和块面变成符号化的抽象的图形块面,生动表现出每个面具的神情,传达出不同的性格特征,从而使得立体的面具改变成扁平的图形图案,以运用于各类文创产品的设计之中(图3)。

图3 “五猖神”面具简化提取

主流价值观的提取。在设计过程中,我们简化了其形式,提取了传统配色并抓住了艺术表现的本质,以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标准。结合“跳五猖”祭祀邪恶之神、保佑大众的传统内涵的基础之上,赋予其扬善除恶的新内涵,以期活化传承传统傩文化的同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神五方五色的提取。传统郎溪《跳五猖》仪式中的五猖神,分别占位东、西、南、北、中央五方,根据其五行属性分别予以配色。传统五猖神的祭祀祈福的功能在现代社会中已渐渐被舍弃,因此在设计中,以五猖神为基础,从中提取了五方和五色,即东方绿色、西方白色、南方红色、北方黑色和中央黄色,并将此配色和占位完美应用于各类文创产品中,以充分诠释“天人合一”的理念。

3.3.3 傩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造 在对傩文化元素挖掘和提取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傩文化的内涵更多的是体现在情感表达上:傩戏的产生、发展和传承都体现了祈福避灾、惩恶扬善等古朴的情感诉求。将这种正面情感应用到文创产品的设计上,既需要考虑当代文创产品的情感面向也要考虑使用者的心理满足。而在提取傩文化元素进行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以情感设计来满足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又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首先,牢牢抓住艺术表现的本质,提取常用配色,简化设计图案,使设计产品符合使用者的审美需求;其次,以使用者需求为设计导向,寻找实用性强的生活物品,将设计应用于日常生活用品中,使产品兼具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再次,以时代精神为内涵,赋予扬善除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起使用者主流价值观上的共识与情感共鸣;最后,挖掘和传承傩文化,引导使用者情感消费,让使用者通过对有形文创产品的消费行为,产生对傩文化或徽州记忆情境的情感发酵,感受传统文化的重生。

2.3.4 应用(反馈)

傩文化,这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典型的传统中国元素,融入情感设计应用于文创产品之中,不仅使古老的民族民间艺术重生,也让使用者在消费产品之时,深刻感受非物质文化的现代魅力(图4)。傩文化文创产品系列以现代化的设计元素,迎合情感设计的理念,兼具实用和审美的功能,在2018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经贸会展竞赛总决赛中,赢得评委和到场观众一致好评,并最终从来自2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30所本、专科高等院校197组参赛产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的荣誉,这是一次将安徽傩文化艺术融入文创产品设计的成功案例。

图4 应用情感设计的傩文化文创产品的设计过程

3 结语

上述基于情感设计的傩文化文创产品的设计应用案例表明:

首先,基于情感设计理念的文创产品设计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一,“以使用者为导向”的情感设计理念,可以在设计时较好地考虑使用者的情感唤醒和情境带入,有助于引起文化内涵要素对使用者的情感回应;第二,融入文创语义,进行产品语义解析,并将其带入设计主题,经过不同文化层次的转换可以开发不同层级的文创产品,这对于文创产品设计具有一般性意义,可以将此设计模式普遍应用于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之中;第三,挖掘→提取→创造→应用(反馈)的设计流程,不仅可以依据事先拟定的设计主题来发展设计,还可以在设计完成阶段,进一步检验设计成效是否与主题一致,并以使用反馈对设计开端进行调整,以不断完善设计流程,提升设计效果。

其次,傩文化作为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魅力已远远超越了传统的祭祀祈福的功能,将傩文化元素进行挖掘、提取、创造并应用于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之中,不仅有助于增强文创产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更能带动使用者的情感消费和心理满足。傩文化元素文创产品的开发案例进一步佐证了传统文化元素的开发必须赋予更多的情感唤醒,才能在当今主流审美趋势下重拾魅力。

再次,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需要关注两个关键点:第一,设计风格应突出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设计师在挖掘传统文化的时候,可对传统文化元素进一步简化、提取和优化,并将其应用于日常文创产品中去,提升使用者在使用时的情感认同,进一步释放传统文化的魅力。第二,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文创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如果一味地追求设计的新颖性、科技性和观赏性,而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无异于舍本逐末,丧失了文创产品设计和开发的本意。

最后,文创产业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和产业附加值,必将成为世界各国重点支持的新领域,而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也将成为全社会一致努力的方向,这对于当前文创产品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都将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猜你喜欢

傩戏产品设计使用者
“法定许可”情况下使用者是否需要付费
智能产品设计
非遗瑰宝·傩戏 王雪宁 绝版木刻 60cm x 90cm 2021年
软陶傩戏面具
《冷·暖》
《教堂之夜》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池州傩戏面具在动漫角色创意中的应用
抓拍神器
LESS IS MORE:极简主义的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