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形意拳的养生功用

2019-05-08代绍尉云南省宣威市一职校云南宣威6554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形意拳传统武术阴阳

□ 代绍尉(云南省宣威市一职校 云南 宣威 655400)

1、绪论

形意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瑰宝之一。形意拳原名心意六合拳,也称心意拳,简称意拳,是中国的四大名拳,是中国武术学习中的重要学习拳种类之一。据初步考证它形成于明末清初,系姬际可所创,传至19世纪中期之后,易名派生为形意拳。形意拳流传至今已有350年的历史,实践证明形意拳不但有较强的技击性,而且对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改善素质、防病治病也有重要的作用。当今时代,健身、娱乐成为体育的主要价值取向,对形意拳的健身养生价值的深人挖掘和研究,无疑非常有利于形意拳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2、形意拳养生的功用研究

形意拳的养生功用一直都在被学者研究,很多实验也能证明形意拳确实具有养生功效。

2.1、形意拳的象形养生

形意拳由形拳和意拳两大部分组成。形拳指的是十二形拳,是仿十二种动物“龙、虎、猴、马、鼍、鸡、燕、鹞、蛇、鲐、鹰、熊”之“腾、扑、灵、撞、云、抖、掠、翻、惊、活、爪、猛”之意,运用于形意拳拳法中,仿其法,效其技,练其功.其次,形意拳在练法上讲究“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即形意拳理论中讲的“四象”。形意拳的步法多用“鸡腿步”,要求练习时立如金鸡独立,重心低稳;行步如鸡走路提低疾远,似屈非屈,似直非直,出步摩胫,敏捷自如。形意拳的身法以龙身之特点为要领,取其三屈之才、形松体灵的精义,以腰为主宰,吞身蓄气如龙体之蜇伏,起身进攻好似龙体之升腾,吞吐自如,变化莫测.形意拳的臂膀之力效仿熊膀之技,取其力猛形威、无与伦比的臂力,通过沉身、静力、丹田功的练习,达到松肩沉肘、节节贯通、气沉丹田、劲整力合的目的。形意拳动作转换过程中“两手相抱似猛虎离穴”,取其目聚神光、身藏其劲和爪藏其锋,达到气盈、劲足、神威的目的。早在形意拳面世之前,我国古代模仿熊、虎、猿、鹿、鸟等动物的动作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仿生功法就早已有之,就这一点来讲,五禽戏应该可称作形意拳的鼻祖了。这种仿生功法历经千年实践检验,同时也得到了现代科学的验证。形意拳具有独特的防病、祛病、健身、益寿的功用,开创了世界体育医疗的先河。

2.2、形意拳养生与五行学说、阴阳学说及中医理论的关系

在五行理论中,水、火、木、金、土五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这种关系传统地称为“相生相克”。五行相生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形意拳是由形拳和意拳两大部分组成,意拳即指五行拳,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与哲学思辩的基础,它贯穿于中国传统医学、气功学、宗教学、人体科学、武术、文学等领域,成为中国哲学的理论基础。诞生于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形意拳,其基本拳理拳法以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五行学说成为形意拳重要的解释系统。康德强、毛明春从形意五行拳与五脏和五官的对应关系对形意拳的健身价值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解释,二人认为“五行拳”的设计正是源于五行生克理论。五行拳(即劈拳、钻拳、崩拳、炮拳、横拳)各拳式也是相生相克的。这种相生相克表现在健身方面就是在中医学中,对人体五官五脏及形体的分析对应关系。形意五行拳、人体五官、五脏及形体与五行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形意五行拳和人体五官五脏六腑及形体的对应关系

由表1可知,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心、肝、脾、肺、肾等五脏相对应,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把五行拳连起来作为整体来锻炼,从医学的角度来讲,可加大肺活量,提高肺脏的供氧能力;可加强心肌的力量,增强心脏的泵血机能,促进血液和加速新陈代谢;可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可提高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促进肠胃的消化和吸收,改善脾脏的运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养生、延年益寿的效果。从现代运动医学的角度讲,可增强肌肉的力量和弹性;增加骨密度,增大骨骼的抗弯、抗压和抗扭的能力;可伸长和坚韧筋腱,提高各关节的活动范围;也可增强皮肤的排汗功能和防御风邪寒热的外侵,从而达到强身健体、改变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的效果。

阴阳理论是中国古代认识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则,诞生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意拳当然也不例外。据《周易》:“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所说的两仪便是乾坤、阴阳。通俗地讲,所谓“阴阳”,即:代表着事物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如上下、左右、外内、动静、刚柔、实虚、进退等。李成银在论述中国传统思维对形意拳的影响时指出:“形意拳对人体的理解也是辩证的,它认为人体上部为阳,与天相合,下部为阴,与地相合。夕部为阳,内部为阴。左为阳,右为阴.形为阳,神为阴,阳济阴,阴润阳。长期练习形意拳,使人体上下协调,内外结合,形神兼备,身体素质增强,心理素质也有所改变。”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内若保持阴阳平衡,外邪不得侵人,百病则皆无;如人体内阴阳失去平衡,则外邪得以入侵,疾病便会缠身。而形意拳拳理则强调以“阴阳为母”,无论是五行拳还是十二形拳,在演练时都是要求左右势动作反复进行;在演练方面,要求动作开合相间、动静与呼吸相随。长期坚持锻炼,能使人的体内呼吸系统、左右关节及生理骨骼,都能得以均衡运动;既平衡了身体阴阳,又能使呼吸得以调养;而开为伸、合为缩,又加大了心脏供血流量,对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有非常好的帮助;人体若能长期保持阴阳平衡、气血顺畅,身体则必然能健康;所以说形意拳拳理与五行、阴阳学说及中医理论在养生健体方面是相同的。

2.3、形意拳养生与道家学说

形意拳虽然动作简单,但寓意深刻,例如练习时要求“顶上颚”“气沉丹田”,用丹田去呼吸,把心意集中于丹田,久做即生气、生血,气血满足则身体健康而百病皆除。形意拳的练习过程依序分为三步功夫,分别为:一,明劲易筋,炼精化气;二,暗劲易骨、炼气化神;三,化劲易髓、炼神还虚。形意拳三步功夫练功特点与道家养生所遵循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有异曲同工之妙。孟庆威、王文清等人认为,山西、河北、河南三大流派的形意拳练功形式虽不尽相同,但在基本的丹田功发、气劲学说方面无不渊源于道家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原理。因此,形意拳也称为内家拳。古人为了延长人的寿命,研究了决定人的生死存亡的诸多因素,认为只要抓住精、气、神这个主要矛盾,就能够使人的寿命增长,而且足能使身强体健。在道家的功法中,不但把精、气、神三者作为锻炼的主要对象,而且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步摸索、研究、实践,总结出一整套完善的练功方法。而道家的一些功法,又被研究形意拳的老前辈吸取运用到了拳术之中,这就是今天形意拳中的内功。这就是为什么形意拳先师们常讲“精拳者必精于道”的缘由。

3、形意拳养生功用的实验研究

由于体育科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复杂性,人体实验研究历来是体育科学中难以操作的领域,传统武术对人体机能的影响究竟如何,同样也是所有的武术工作者以及武术爱好者长期以来想要搞清楚的问题。在这方面,一些体育研究人员作了许多有益的研究,针对形意拳健身养生方面的实验研究也开始出现,并有了可喜的成果。梁文魁、王文清等人采用国内外广泛运用的评价人体心肺功能的科学方法,选用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脉搏功和最大吸氧量为主要评价指标,在高校体育课中进行形意拳教学,对所学专项不同的大学生进行一年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形意拳是提高人体心肺功能的良好的运动项目,并提出在高校学生中广泛推广形意拳的建议。通过实验研究证明形意拳不但有较强的技击性,而且对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改善素质、防病治病都有一定的作用形意拳中五行拳养生,十二形拳健体。通过对形意拳健身养生功能的解读我们能够看到蕴藏与传统武术背后的极大社会实用价值及人文意义。在传统武术发展的今天,应该借助这种拳法的公功用价值去促进传统武术的新生,现今流传于世的形意拳主要是在山西、河北、河南一带传播,还没有像太极拳一样受到世界各国武术爱好者的追捧,到底是形意拳真不如太极拳吗?客观上来看各种拳法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不明显,并无孰优孰劣之分,而是在于拳法本身的传播能否借助有效的媒介手段并结合社会 需求进行创新推广。

形意拳背后的健身养生价值功能其蕴藏的潜力巨大的潜力,如果能把握好机遇 在不失原有精髓的基础上创造出一套具有全民健身价值的新的形意拳种,这对形意拳的传播与发展乃至传统武术的未来传承都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启发。

形意拳和太极拳有异曲同工的妙处,并没有好坏之分,也没有优劣之别,没有如果运用得当把形意拳和太极拳恰当的结合是起来,创造出一套适合当今社会快节奏人群的养生练习。当今中国中华上下五千年,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通过这种功夫的传播,不仅可以使快节奏人群得到一种身心放松的方式,还可以在无形训练的过程中发扬和传播中国这种博大精深的功夫,强身健体,舒展身心是许多人都乐此不疲的选择。

4、结束语

形意拳的养生作用较为明显,掌握好并能熟练地运用形意拳对养生是具有极大帮助的,我们在练习形意拳的过程中,既要熟悉其基本技巧,也要理解其养生功用。久练形意拳,不但可以提高人体的各种免疫力,还可以改善心血管系统,发展骨骼功能,强化身体各器官的运行技能,达到绵延益寿的作用。作为传统的武术文化,练习形意拳,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只要稍加引导和改善,就会使其发挥巨大的作用,打开传统武术的神秘面纱。形意拳的养生功能就是通过形意拳的各种十分有趣的动作来诠释形意拳的博大精深,形意拳背后的健身养生价值功能其蕴藏的潜力巨大的潜力,如果能把握好机遇 在不失原有精髓的基础上创造出一套具有全民健身价值的新的形意拳种,这对形意拳的传播与发展乃至传统武术的未来传承都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启发。

猜你喜欢

形意拳传统武术阴阳
多视角下形意拳的传承与发展
关于明清时期形意拳的传承与发展研究①
多视角下形意拳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武术对警察徒手防卫能力提高的作用研究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传统武术在高等教育中发展研究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