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下的泰山文化遗产景区自导式解说系统优化研究

2019-05-07李绍芃于斌

关键词:自导泰山景区

李绍芃,于斌



文旅融合下的泰山文化遗产景区自导式解说系统优化研究

李绍芃,于斌*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 泰安 271018

本文以泰山文化遗产旅游景区为例,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构建自导式解说媒介体系,主要包括视听多媒体、互联网、展览、出版物等内容,对泰山景区解说系统进行优化,满足日益增长的泰山文化遗产旅游观光体验要求。

文旅融合; 文化遗产; 自导式; 解说系统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两者相生相伴、相互交融,文旅产业融合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供给侧改革新动能。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体验形式成为旅游产业的新亮点。

从景区景点旅游到大众旅行,及至全域旅游,人们对旅游的需求进一步升级,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文化旅游消费产品的供给升级。旅游景区要加强文化内涵挖掘和创意融入,以应对游客对个性化旅游产品的需求。大规模的旅游并非意味着标准化、团体化、同质化、模式化观景,而是旅游的常态化、旅游市场的细分,是人们对旅游景点的精神文化消费。如今自助游、自驾游游客越来越多,他们更加注重旅游体验,更依赖于“自助式”的景区信息传播,因而景区解说系统则更为重要。

当前泰山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对解说系统建设虽有重视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旅游消费产业的升级对景区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深入挖掘泰山景区的特色文化内涵,避免解说系统的文化内涵不足、同质化竞争、文化创意缺失等问题,从而满足游客对景区解说系统的需求,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泰山文化影响力,促进泰山景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1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1.1 解说的定义

关于解说的定义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Tilden认为“解说并非事物的简单描述,而是一种揭示自然资源意义、信息以及与人类关系的交流过程,并为了最终改变旅行者行为[1]。”Makruski和Sharp等人则赋予解说以教育含义[2]。Pierssene则认为,解说是一个过程,“通过信息的交流到游客获得愉悦感的过程”[3]。Tilden在1977年曾总结了解说概念的核心:一是揭示意义和关系的教导,二是进一步揭示意义,三是解说的目的是启发,四是主题和地点与旅游者体验相结合[1]。笔者认为,解说就是通过一定的媒介手段,告知受众信息,以达到交流、告知、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功能。

1.2 解说系统

20世纪50年代后,国外解说系统研究经历了“形成期”、“媒介期”、“名正期”、“初熟期”四个阶段[4],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解说内容、解说服务对象、解说媒介、解说方式等方面。在国内,通常认 为解说系统的三要素是解说内容、解说服务对象和解说媒介(表1)。

表 1 国外解说研究四个阶段[5]

1.3 自导式解说

解说媒介主要包括向导式解说媒介和自导式解说媒介[6]。自导式解说媒介,主要包括视听多媒体、互联网、展览、出版物等内容,通过特定的设施或设备进行信息的传达,通常是静态的、被动地提供服务。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解说有声读物、自动解说设备、智能APP等媒介也称为景区解说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点是内容相对科学严谨,灵活性强,游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节信息接收的时间和长短,不足之处是内容相对固定不变,信息提供量受时长限制。

2 泰山景区自导式解说系统现状分析

2.1 泰山景区概况

泰山景区位于山东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m,主体景区位于泰安市,山体支脉遍及周边十余县[7]。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遗存,赋予了这座山峰特殊的历史文化、自然、地质、植物、生物物种资源,具有珍贵价值,因而它集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为一身,在2005年又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泰山的自然风光千岩竞秀、风月无涯,拥有泰山日出、云海玉盘、碧霞金光等独特自然景观。

2.2 泰山景区自导式解说系统现状分析

2.2.1视听多媒体泰山景区的试听多媒体解说,包括音乐、视频影像、电子触摸屏及便携解说器等方面的制作相对单一,对于泰山渊源的人文历史价值的认知还远远不够,相关纪录片拍摄的技术水平不高,拍摄素材没个性,这些都影响并制约着泰山景区对外的宣传与推广。新媒体时代的微视频、微电影在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的互动性也不高,无法从这些终端获取试听多媒体解说的信息,游客的参与度不高。

2.2.2互联网目前泰山景区互联网解说媒介系统较完备,有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官方APP等,在内容设置上也涵盖景区简介、景点介绍、游览路线、交通信息、景区新闻等主要内容。

官方网站——信息较全面,内容涵盖了景区动态和新闻,人文、自然和地质知识,门票、线路等服务信息,泰山景区图片和视频,泰山攻略和咨询服务等方面内容,满足信息传播的基本要求。尽管网站板块较齐全,但是缺乏语言的多样性。

微信公众号——内容涵盖了包括泰山简介、景点导览、联系方式的“中华泰山”,以及天气预报、 周边服务、微社区、留念墙的“景区服务”和“景区导航”三大板块。在微信公众号上,功能有待开发, 信息推送不及时,缺乏人文、科普知识,游客使用率不高,互动性还需进一步加强。

官方微博——主要有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功能使用较全面、内容丰富。版式设计上,电脑界面以泰山石刻、泰山理念为设计元素,微博客户端则以泰山日出为背景,与泰山文化基本吻合。

官方APP——包括泰山概况、泰山攻略、自助游路线、语音导游、景区微博、景区微信、交通信息七个板块。值得一提的是语音导游的功能,依托GPS定位系统定位解说景点,虽然语音解说只有中文,但是文字采用了中英双语,游客可随时进行定位,自主选择解说景点。

2.2.3展览展览通常是通过文字、图片、沙盘、模型等方式,向游客传递景区信息、展示景区文化特色。泰山的展览设置在岱庙里,有“泰山旧影”展览,用图片的方式展示泰山景区的变迁;有“泰山主题”书画摄影展,通过现当代画家、摄影家的作品展示泰山景色;有地质博物馆,馆外是泰山石刻实景展和岩石科普展,属于实物展览的一种,馆内是图片展览,展示泰山地质风貌。在研究范围的区域中,笔者没有发现景点沙盘展示。

2.2.4出版印刷物当前主要景区都会提供印刷地图、导游线路图、明信片和图书等印刷物,很多景点开发出系列文化创意产品。泰山景区也有相关的出版物,游览图、图书、明信片等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地图有手绘版本,明信片主要以风景为主、有单张也有成套装订明信片,图书版本大都陈旧、包装不够精美。

3 泰山景区自导式解说系统优化设计

3.1 泰山景区标识解说系统的优化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3.1.1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以泰山景区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为基础,结合先进的优化理念和技术手段,突出泰山特色。同时兼顾以人为本的原则,考虑游客的沉浸式体验与感受。

3.1.2突出特色,服务主体文化是精神家园,创新的源泉。依托泰山自然和人文资源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符号,运用到自导式解说系统的优化中,突出泰山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

3.1.3深度开发,品牌再生深度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提供游客最佳的旅游全体验产品。利用文化资源解构提取文化符号、神话故事等,融入设计创意开发旅游商品。

3.1.4多媒体融合,打造传播矩阵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加强与文化、创意、科技的深度融合,实现更优质的发展。“互联网+”“移动网+”作为一种传播手段,引入VR、AR体验、大数据展示、云旅游平台、人工智能等高端信息技术为支撑,推进数字科技建立文旅产业发展的新格局,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景区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3.2 泰山景区自导式解说系统的优化设计

3.2.1泰山景区的空间序列布局本文研究的主要区域就是下面两条主要游览线路,及辐射周边景观。重点研究内容为:岱庙、天外村和红门入口、中天门、南天门、岱顶等主要节点(图1)。

图1 研究区域范围

3.3.2 泰山景区自导式解说系统规划的优化设计泰山景区解说系统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简单解说到系统的、整体的解说系统,再到新科技手段的运用,通过文化资源、文化创意增强旅游景区的文化附加值,传承发展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中华泰山文明,吸取封禅文化、石刻文化等,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推动泰山优秀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优化设计使泰山景区形成比较完善的自导式解说系统。

(1)视听多媒体方面视听多媒体解说包括音乐、视频影像、电子触摸屏和便携解说器等。在音乐方面,依托泰山的封禅文化,音乐的选择与制作应尽经典、精微,提升文化的软实力,在播放时可唤起游客对景区特色的感知。

视频影像方面,依托独特的文化资源和自然价值,泰山成为诸多纪录片的拍摄素材。比如“中华泰山电视系列片”、“走遍中国•泰安”等。另外,在个性化、碎片化的传播语境中,泰山景区可制作《中华泰山之石刻艺术》、《中华泰山之自然景观》、《中华泰山之封禅文化》、《中国泰山之地质科学》等系列短片。传播泰山文化品牌价值,讲好泰山故事,做好游客的沉浸式体验服务。

这些视频资料可在游客中心设置音像播放处进行展播、可剪切成微视频放在微博微信APP客户端播放。随着科技的发展,将视听媒体解说融入智能手机,以微博、微信等推送给游客。

(2)互联网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透明化信息处理与公开、智慧景区的推进,依托于网络平台的解说系统将成为景区建设的重点。笔者认为,在即将到来的工业4.0时代,建设智慧景区,依托最新的导航技术、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实时追踪分析旅游数据,给游客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推动“互联网+旅游”的融合,出现了在线旅游服务和在线旅游企业,拓展了旅游产业的时空范围。

官方网站——增加与游客的互动环节,工作人员应及时回复咨询内容。另外,尽管网站板块较齐全,但是缺乏语言的多样性,建议增加英文信息;

微信公众号——在内容设置上,增加诸如旅游攻略、泰山微视频、泰山人文历史、泰山地质科学、泰山自然风景等方面的内容。在宣传推广上,定期推送与泰山相关的新闻等;

官方微博——建议采取观众有奖、活动参与等方式增加互动性;

官方APP——除了景点讲解比较全面便捷,其它应用功能设置相对单一、形式呆板。建议丰富APP应用功能,开发旅游攻略、视频点播、虚拟实景导览等新功能,使得游客在游览中能更为清晰、全面地体验景区提供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实际上,景区APP不仅是一个信息资讯终端,还应是娱乐智能终端。比如,美国加州迪士尼乐园的APP:Disneyland Explorer,把美国加州的迪斯尼乐园变成了网络虚拟互动世界,可以在APP上游景点,互动元素也很多,比如迪士尼影片、360度全景图等。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APP则通过定位自主规划路线,根据路线还可现场寻找展品,同时打通了与Email、Facebook、Twitter的关联,游客可同步转发,参与互动。这些功能都可适当借鉴,让智慧景区更智能,通过APP使用的数据分析,可分析景点的客流量和关注度。

综上,除了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APP客户端都缺乏对自然、地质、人文知识的解说,应不断丰富内容。伴随科技发展,互联网解说应成为景区解说的重要内容,功能也将更加完善(图2)。

(3)展览泰山文化有深刻的内涵,将其丰富的封禅文化、石刻文化、远古文明、自然崇拜等元素提炼成特殊的符号,通过展示、推广、宣教等手段讲好泰山故事,让文化遗产活化。展览要进一步提高讲故事的水平,通过故事讲述泰山历史文化的前世今生,提高景区文化的传播力。

分析认为,由于泰山景区的山路多、范围大,展览解说应设置在空间较大的游客聚集区,比如天外村游客中心、中天门停车场处、岱庙等地(表2)。

图 2 泰山景区互联网解说系统

表 2 展览解说方案

(4)出版印刷物泰山出版印刷物可将泰山元素设计其中,形成系列文化旅游产品。首先要提供好产品,文化旅游产品生动活泼的讲好核心价值观,增强正能量,宣传主旋律;其次要便利游客;再次降低门槛,让游客买得起、愿意买。以北京故宫为例,参与研发的文化创意产品超过了7000种。

地图系列:在现有地图上增加包装精美的手绘全景地图、手绘线路导向图、历史文化轴线图等。

明信片系列:明信片可分为封禅帝王系列、封禅文化系列、泰山石刻系列、泰山风景系列等。

图书系列:整合现有图书资源,提取精华内容,出版以泰山为主题的系列图书。建议注重图书的包装设计,图文并茂。

记事本系列:将泰山元素涌入到记事本的设计中,发行泰山主题特色记事本。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出版印刷物可以数字形式予以传播,比如有声故事、电子贺卡、电子书等形式。通过“互联网+”模式,扩大传播范围,延伸传播空间,从而促进文化消费。

4 结语

随着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仅仅依靠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旅游业态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应该更加关注旅游目的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而景区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传播离不开自导式解说系统的规范与优化。以五千年沧桑巨变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存沉积下来的泰山文化是解说系统优化设计的根基所在,以优质旅游为导向,让文化引领旅游走进新时代,让人民群众参与进去,在旅游体验过程中拥有更多切实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满足游客对旅游文化多层次、多样化的诉求,以期找到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1] Doug K. Evaluting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inter pretation: areview of three research studies[C]. Coalition for Education in the Outdoors Research Symposium Proceedings, 1996

[2] Sharp CC. The manager, interpretation's best friend[J]. R ocky Mountain-High Plains Parks and Recreation Journal, 1969,4(1):19-22

[3] Pierssené A. Explaining our world——An approach to theart of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M]. E&FN Spon press, 1999

[4] 吴必虎,高向平,邓冰.国内外环境解说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03,22(3):326-334

[5] Ham SH. A perspective on the evolution of interpretive research[C]. Taiwan, U.S and Australi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and Eco-tourism, 2002

[6] 吴必虎,金华,张丽.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J].旅游学刊,1999(1):45

[7] 泰山文化概况[EB/OL]. http://www.mount-tai.com.cn/4652.shtml

Study on Optimization of Self-guided Interpretation System of Taishan Cultural Heritage Scenic Spot under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LI Shao-peng, YU Bin*

271018,

In this paper, Taishan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area as an example,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self-guided interpretation media system, mainly including audio-visual multimedia, internet, exhibition, publications and other content, Taishan scenic area interpretation system optimization, to meet the growing requirements of Taishan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tourism experienc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cultural heritage; self-guided; interpretation system

F590.63

A

1000-2324(2019)02-0342-04

10.3969/j.issn.1000-2324.2019.02.035

2018-06-02

2018-08-12

李绍芃(1997-),男,本科,专业方向:风景园林. E-mail:525066571@qq.com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363076370@qq.com

猜你喜欢

自导泰山景区
基于误差反馈的自导飞行装置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泰山之行
泰山日出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水面舰艇水声对抗系统对抗声自导鱼雷仿真分析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