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训练用于足踝韧带扭伤患者的效果观察
2019-05-07蒲坤
蒲 坤
四川省骨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41
0 前言
足踝韧带扭伤是软组织损伤的一种表现,在脚背外侧很容易出现瘀斑或者是肿胀,患者的踝关节稳定性较差,进而引发外侧副韧带撕裂的问题,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1]。在临床治疗与护理中,合理引入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优化其足踝关节功能。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早期康复训练用于足踝韧带扭伤患者的效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及80 例患者家属知情后开展研究,随机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80 例足踝韧带扭伤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有40 例。两组病人的基本资料(见下表)。
两组病人基本资料:
纳入依据:①主观感觉患侧足踝关节无力、肿胀;②自愿参与研究。
排除依据:①临床资料不完整;②治疗依从性较差。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资料,如年龄、性别,经对比显示统计值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
1.2.2 实验组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具体内容如下:
1.2.2.1 早期康复训练不同阶段内容
第一阶段,重点在于患者踝关节活动度与周围肌肉力量的强化,每天应锻炼6-15 分钟,连续进行6 天锻炼。第二阶段,应开展患肢负重与协调性训练,每天锻炼的时间控制在6-15 分钟之间,同样连续6 天锻炼。第三阶段,与患者的患肢趾屈背屈肌肉和韧带的具体情况相互结合,组织开展力量与协调性的训练,具体的锻炼时间同前两个阶段[2]。第四阶段,注重患者踝关节本体的感觉强化,锻炼时间仍为每天6-15 分钟之间,连续6 天锻炼。
1.2.2.2 抗阻力背屈锻炼
应选择使用适中的弹力带,在就近器械与床脚固定弹力带的远端,在患肢上套上近端,尽可能由伸直位转变成屈曲位。在参与阻力训练的时候,弹力带即为阻力选择,手握固定近端,并在足弓底部位套上远端,尽量绷直双足[3]。参与抗阻力内翻锻炼的时候,患者需坐在椅子亦或是床上,将弹力带远端固定在就近的器械或者是床脚部位,用力翻转患足。上述训练需要在持续1-3 秒后放松,并且反复做12-15 次左右。锻炼期间要休息半分钟,再连续做3-5 组,每天进行2-3 次锻炼。
1.2.2.3 后期训练
训练的重点为稳定性与平衡性,患者需站立于平衡垫上,保证下肢伸直,尽可能抬头挺胸将重心抬高,使用单只腿部的力量对身体平衡进行控制。每次时间为3 分钟,每组动作休息半分钟,持续进行2-3 组训练,每天训练2-3 次[4]。
1.3 评价指标
对实验组、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AOFAS评分进行比较与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文中涉及的有关数据在计算以及整理时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为数据表现形式,χ2和t 值为数据检验形式,组间数据经过比较后,如P<0.05,则说明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根据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分析,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AOFAS 评分对比
通过对两组患者AOFAS 评分的比较,实验组AOFAS 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表2)
表2:两组患者AOFAS 评分对比
3 讨论
早期康复训练的重点就是使患者足踝韧带扭伤的疼痛感得到缓解,保证踝关节稳定,加快其功能康复的速度。在训练期间,可以细化成四个不同阶段,且每天的锻炼时间不长,坚持一个月的锻炼,即可有效提升其预后效果[5]。
在此次研究中,实验组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联合早期康复训练,临床治疗效果、AOFAS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临床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证实,早期康复训练用于足踝韧带扭伤患者治疗中的可行性显著。
综上所述,在足踝韧带扭伤患者临床治疗中,合理引入早期康复训练,可以全面优化患者的踝关节稳定性,有效规避了再次扭伤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