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2019-05-07张莉
张 莉
西平县中医院 河南驻马店 463900
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现阶段,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常规护理是其中的主要方法,虽然运用此方法能够取得相应的护理效果,并给予患儿较为完善的护理,但是仍然会出现许多突发事件,不仅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十分重要的影响,还会降低护理质量。而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在优化常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还能够有效保障患儿的身体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儿科中治疗的患儿210 例为研究对象,对持续质量改进在患儿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析。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儿科中治疗的患儿为210 例。其中男患儿128 例,女患儿82 例,年龄在3-13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2±2.89)。其中肺炎55 例、过敏性皮炎30 例、阑尾炎15 例,高热惊厥60 例、鼻炎24 例,奶瓶齿13 例。将所有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每组数量均为110 例。对照组中男女患儿分别为62 例和48 例,年龄在3-10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8±2.45)岁,其中肺炎36 例、过敏性皮炎14 例、阑尾炎7 例、高热惊厥33 例,鼻炎17 例,奶瓶齿6 例。实验组中男女患儿分别为65 例和45 例,年龄在4-13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35±3.02)岁。其中肺炎19 例、过敏性皮炎16 例、阑尾炎8 例、高热惊厥27 例,鼻炎7 例,奶瓶齿7 例。两组患儿的家属对此次研究完全知情并且同意。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经过分析和比较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此次研究中,对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在护理时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护理。实验组患儿要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进行护理,其具体方法如下:
1.2.1 健全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在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对实验组患儿实施护理时,要依据儿科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健全和完善护理质量控制标准、护理操作标准、质量监督检查标准、工作奖惩制度以及问题处理制度,同时还要进行专业培训。在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时,要与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方案相结合,并对其实施系统制度培训和技能强化训练,帮助和引导医护人员熟悉新的管理制度,提高自身的素养和工作质量,提高敬业精神,增强责任心。当医护人员深入了解并熟练掌握新的护理管理制度,并获得培训合格证书后,就可开展幼儿护理工作,并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其中。
1.2.2 引入PDCA 循环管理思想,不断改善护理质量
P(plan):寻找对患儿实施护理过程中的所出现的问题与安全隐患,并运用有效的手段降低问题和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D(do):依据实际情况和管理案例提出改进方案,并将新的改进方案其落实到实际护理中;C(check):检查质量改进方案的落实情况,并及时留意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隐患;A(again):通过检查过程中所搜集到的新问题,不断重复上述步骤,对护理质量进行不断改善,直到达到护理效果。
1.3 评价标准
整理两组患儿的疾病发生概率,住院时间和意外事故发生概率。同时还要对两组患儿家长满意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专业的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要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要采用t 检验,技术资料要运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实验组患儿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家长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家长的满意度。两组患儿家长满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儿家长满意程度[例(%)]
3 讨论
持续质量改进受到各个领域的欢迎和青睐,并将其广泛应用到日常的工作质量管理中,并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使得人们将其成为最有效的质量管理工具。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到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在优化常规护理方法的同时,还能够对护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实施针对性处理,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到儿科护理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优化护理过程,降低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隐患,在保障患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使用持续质量改进对患儿实施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效果,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