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基础护理项目化教学实践
2019-05-07李少华金松洋
李少华,金松洋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清远 511510)
基础护理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研究能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和治疗需要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学科。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护理学基本理论及知识,树立为患者实施身心护理的整体护理理念,掌握现代临床护理技能;同时训练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患者的需要,用护理程序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护理理论与技术,适应整体护理要求[1]。但长期以来,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教学被认为缺乏护理专业特色,未能紧扣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与临床护理工作脱节。因此,我们根据本课程特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临床护理任务为中心选择课程内容,开展项目化教学,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2015 级护理专业4 个班中随机抽取1 个班为实验组,1个班为对照组。实验组男6 人,女56 人;对照组男6 人,女50人。两组在性别、年龄、入学成绩、教材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实验组采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入院患者护理为例,实验组教学设计见表1。
1.3 教学效果评价
1.3.1 理论考试 两组学生进行相同难度的理论考试,试卷题型、考点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实行教考分离。两组考试时间、评分标准相同,教师流水作业阅卷。
1.3.2 技能考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决定考核项目,由同一组评委采用相同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包括服务态度、团队精神、填写护理表格、着装仪表、课外练习视频评价等),满分均为100分。
表1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项目化教学设计(以入院患者护理为例)
1.3.3 实验组教学评价 课程结束后,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实验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要求所有实验组学生对问卷的10 个问题进行回答,发放问卷62 份,均有效收回。
1.3.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期末考试成绩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期末考试成绩比较(x±s,分)
2.2 实验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见表3)
表3 实验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n(%)]
3 讨论
3.1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
期末考核采取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相结合方式。理论考试参照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技能考试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形式。结果显示,实验组理论和技能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基于职业能力培训的项目化教学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岗位工作任务为主线,将课程设置与工作岗位相对接、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对接、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相对接、考核标准与职业资格相对接[2]。这种一体化培养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围绕临床岗位任务进行自主探究,相互交流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3.2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提升了岗位职业能力
护理职业能力是护理知识、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职业态度等的综合体现[3]。项目化教学就是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组织教学,并以此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活动等,使学生具备与护理岗位要求一致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4]。项目化教学是以临床基础护理工作过程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以具体护理工作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法,能体现未来就业岗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项目化教学包含课程知识体系、护理技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就业考核内容,实用而典型,使学生能全程参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