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历
2019-05-06李逸璠
李逸璠
在人生中我们会经历很多事情。曾有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们常对自己不如意的事印象深刻。我在小学六年级时的一件事深深刻在了我的心中,甚至改变了我对人生的态度。
在六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上级部门组织我们填写关于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的问卷调查。很显然,我们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很不用心,于是我选择了“不满意”。我以为我的同学会和我一样选择“不满意”,我也以为这次调查问卷是匿名,没有人知道我填写了什么。但是当老师找到我时,我才意识到我错了——这个世界上没有匿名,调查问卷只有一个选项——“非常满意”。老师骂了我一顿,并责令我改成“正确选项”。我认为选择符合我自己想法的选项是我应得的权利。但很显然,这触碰到了老师的利益,调查问卷的结果关乎老师的业绩。最终老师请了家长,强迫我改动了我最初的选项。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很多认为“社会实践”很差的同学不能听从内心的声音而选出了老师所要求的答案呢?我认为这和很多事情是一个道理,这是学生的一种奴性。我们学校那么多学生,为什么大家就不敢说出自己的心声呢?这是因為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就像一匹拉车的马,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这件事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万物皆虚——世间万物皆为虚无。著名哲学家萨特也曾说,存在生于虚无,又必然走向虚无,存在总是与虚无相伴。似乎很多事情不需要在乎,在乎了也没用。俗话说得好,有舍才有得。万物皆允——这句话不仅是鼓励自己勇敢做事,更是告诉我们要尊重他人,正如伏尔泰所说:“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点评]
这是一篇发人深思的学生作文。作者写了一件难忘的事情,是学校生活经历,更是思想情感经历。这样的事情比较普遍,但是很少有学生写成文章。不麻木,难能可贵!这样的学生多了,我们的教育就有希望,我们的国家就有希望。说真话,不虚假,要从基础教育抓起,要从写作抓起!写作的内容很重要。是写一些不疼不痒的东西呢,还是写触动心灵的事情呢?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写触动心灵的事情,不作无病呻吟之文。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写作教学并没有真正引导学生直击心灵。古往今来,经典之作,无不是作者剥鳞剔骨之作。最后一段是不是消极呢?我们不能简单评判。初中阶段,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但不能拔苗助长,应当允许幼稚和失误。人是从幼稚和失误逐步走向成熟和正确的。这个同学长大后再来看这篇作文,一定感慨良多。相反,如果现在就逼他“高大上”,他很可能成长为一个“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