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市坪山新区流动儿童保健服务利用状况分析

2019-05-06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8期
关键词:坪山看护人户籍

李 杰 刘 昊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省广州市 510520

坪山新区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东北部,辖区外来常住人口27.89万,约占总人口的87.27%[1]。流动儿童群体体积庞大、居无定所,他们的保健状况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解深圳市坪山新区流动儿童保健服务利用状况,本研究于2014年10—12月在辖区坪山街道和坑梓街道进行了抽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14年10—12月抽取坪山新区12家幼儿园中590名流动儿童,对其看护人进行调查。流动儿童纳入标准:非深圳户籍且在深圳居住满半年以上的3~6岁儿童。

1.2 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以坪山新区妇幼保健院为中心,将辖区的54家幼儿园按照近、中和远的距离分成3组,每组随机抽取4家幼儿园。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又将样本数按小班组(3~4岁)、中班组(4~5岁)和大班组(5~6岁)分为三层,每组约占总样本量的1/3。

1.3 调查方法 采用儿保专家设计、经预试验修订的问卷,对儿童看护人进行一对一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及看护人一般情况、儿童保健服务利用情况、儿童保健服务的需求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经核对无误后统一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双录入和逻辑检错,核查无误后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及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显著水平α=0.05。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90份,全部回收,剔除不合格问卷53份,有效问卷537份,有效回收率为91.02%。其中,流动儿童421名,男童238名(56.53%),女童183名(43.47%),男女性别比为1.30∶1。户籍儿童116名,男童72名(62.07%),女童44名(37.93%)。男女性别比为1.64∶1。流动儿童年龄中位数为4.58岁,户籍儿童年龄中位数为4.5岁,流动儿童来深圳居住时间中位数为3.58年。流动儿童父母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下学历为主(45.61%),户籍儿童父母以大学以上为主(45.69%)。流动儿童家庭年收入以 3 000~5 000元为主(37.05%),56.06%的流动儿童家庭年收入在5 000元以下。户籍儿童家庭年收入以8 000元以上为主(28.45%),55.17%户籍儿童家庭年收入在5 000元以上。

2.2 儿童保健服务利用情况

2.2.1 建立深圳市儿童保健档案情况:38.72%的流动儿童建立了深圳市儿童保健档案,低于户籍儿童的7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99,P=0.000)。在未建档的流动儿童中,63.95%的未建档流动儿童监护人不知道要建档。

2.2.2 流动儿童和户籍儿童疫苗接种情况:流动儿童中67.93%完成了五种基础疫苗接种,低于户籍儿童的疫苗接种率(75.8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308,P=0.000)。

2.2.3 流动儿童和户籍儿童体检状况分析:流动儿童1岁以内、1~2岁、2~3岁、3岁至今的体检次数达到4次、2次、1次、1次要求的分别为21.85%、48.93%、83.14%、76.96%,低于户籍儿童的32.76%、53.45%、88.79%、87.07%。流动儿童中8.31%、15.20%、16.86%、23.04%在1岁以内、1~2岁、2~3岁、3岁以后从来没有接受过体检。流动儿童在1岁以内、3岁至今的体检次数与户籍儿童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流动儿童和户籍儿童主要体检机构 流动儿童和户籍儿童的主要体检机构均为妇幼保健院。见表2。

2.4 儿童保健服务的影响因素探讨 新生儿访视率的影响因素有看护人文化程度以及参保类型,影响建档率的因素有看护人家庭月收入,影响疫苗接种率的因素有看护人文化程度和家庭月收入,影响体检次数的因素有看护人家庭月收入。相关影响因素见表3。

表1流动儿童和户籍儿童体检次数对比分析[n(%)]

表2流动儿童和户籍儿童主要体检机构[n(%)]

表3儿童保健服务的影响因素

注:X1:是否流动儿童;X2:看护人文化程度;X3:看护人职业;X4:看护人家庭月收入;X5:看护人参与医疗保险类型。

3 讨论

3.1 坪山新区流动儿童的儿童保健服务利用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流动儿童还是户籍儿童,在各年龄段中,2~3岁内的体检达标率最高,其次是3~6岁、1~2岁期间,达标率最低的是1岁以内。这与儿童看护人的儿童保健意识淡漠有关,1岁以内的婴儿尚在哺乳期,有的看护人觉得只要孩子没有生病就不会去医院体检,很少的看护人能够达到体检4次的标准;而在2~3岁期间及3岁以后,看护人为孩子进入幼儿园做准备,深圳市要求儿童在入园前必须接受体检,且入园后每年均需接受在园体检,这对提高学龄儿童体检达标率起到了一定作用。本研究显示,流动儿童在1岁以内、1~2岁、2~3岁、3岁至今从来没有接受过体检的分别为8.31%、15.20%、16.86%、23.04%,与武汉[2]报道的23.83%保持基本一致。流动儿童1岁以内、1~2岁、2~3岁、3岁至今的体检次数达到4次、2次、1次、1次要求的分别为21.85%、48.93%、83.14%、76.96%,低于户籍儿童的32.76%、53.45%、88.79%、87.07%,但高于上海市[3]的19.0%(1岁以内)、36.7%(1~3岁)和55.6%(3~6岁),这可能与深圳流动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有关,本研究中的流动儿童平均来深圳居住时间超过3年,深圳市自2007年9月起,已经将本市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在册的流动儿童纳入了深圳市少儿医保,这某种程度提高了流动儿童的保健服务利用率。

3.2 文化程度和经济水平是影响儿童保健服务的主要因素 儿童保健情况与儿童户籍类型之间进行χ2检验,除疫苗接种情况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儿童保健情况与看护人文化程度之间进行χ2检验,新生儿访视和疫苗接种情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动儿童保健情况与看护人家庭月收入之间进行χ2检验,除了新生儿访视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坪山新区人口构成复杂,流动人口大部分来自偏远的农村,且多为年轻的外来务工人员[4],流动人口普遍存在文化水平较底、生活环境较差且儿童保健意识薄弱[5-6],这直接影响了流动儿童保健服务的利用情况。此外,经济因素直接制约着流动人口的就医行为,使他们倾向于接受更廉价而风险更大的卫生服务,从而直接影响到流动儿童的卫生保健状况,这也与国内相关报道保持一致[2]。

3.3 对策和建议 提高流动儿童的卫生保健服务需要采取多方位的措施:首先,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流动儿童的管理力度,加强健康教育,转变流动人口的健康理念,提高流动儿童的卫生服务质量,确保流动儿童享有和户籍儿童同等的保健服务;其次,建立和完善不同县、地区、省之间计划免疫和儿童保健管理的横向联系网络,确保流动儿童保健服务的连续性;最后,合理调配和利用基层医疗资源,基层社康中心应及时掌握本地区流动儿童动态,建立完整的散居儿童保健档案。

猜你喜欢

坪山看护人户籍
深圳坪山雕塑艺术创意园改造设计
贫困农村地区儿童看护人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
坪山阳台——深圳坪山河南布净水站上部建筑设计
婴幼儿看护人构成特征及对儿童健康知识需求分析
坪山柚复兴指日可待
福建:华安举办坪山柚优良单株果实鉴评会
征婚信息
我愿做手艺的看护人
户籍改革:社会变革带来大机遇
户籍改革倒逼医保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