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9-05-06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8期
关键词:艾司西羟色胺帕罗西

张 晖

山西省大同市第六人民医院 037025

强迫症患者由于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对生活以及人际交往造成较大影响,严重者会产生自杀倾向。强迫症发病因素尚未明确,但经研究表明,发病不仅与心理因素有关,同时与脑内神经递质分泌失衡有一定联系,因此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对缓解患者病情有着重要作用[1]。强迫症临床治疗药物主要以抗抑郁药物为主,这是因为抗抑郁药物可有效调节脑内5-羟色胺系统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症状。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均为临床常用抗抑郁药物,具有较好治疗效果,为进一步分析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现对48例强迫症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比分析治疗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7年10月48例强迫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患者男13例,女11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59.36±1.54)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36±2.33)年;对照组患者男12例,女12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59.01±1.09)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36±2.33)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评分≥16分。排除标准:具有严重脏器器官疾病者、妊娠与哺乳妇女;具有人格障碍者;酗酒、药物依赖者。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心理干预,药物治疗前2周,停止使用其他药物。对照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生产厂家: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31106,规格:20mg)口服治疗,起始剂量20mg/d,根据病情,5d内加至40~60mg/d,连续治疗8周。观察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生产厂家: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80599,规格:5mg)口服治疗,初始剂量5mg/d,根据病情1周内逐渐加量至10~20mg/d,连续治疗8周,症状缓解后,继续治疗6个月巩固疗效。

1.3 评价标准 采用Y-BOCS评价患者症状,分数越低,强迫症症状越轻。根据量表得分,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痊愈:治疗后评分与治疗前相比降低75%以上;显著进步:治疗后评分与治疗前相比降低51%~75%;进步:治疗后评分与治疗前相比降低25%~50%;无效:治疗后评分与治疗前相比降低<25%[2-3]。有效率=痊愈率+显著进步率+进步率。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Y-BOCS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Y-BO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两组Y-BOC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治疗前、后Y-BOCS评分对比

2.2 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83%(23/2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00%(18/24),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41)。

3 讨论

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只要临床表现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患者发病特点是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反复侵入患者日常生活,患者虽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与痛苦,无法开展正常工作、人际交往以及生活。强迫症发病因素尚不明确,但经研究表明,发病不仅与心理因素有关,同时与脑内神经递质分泌失衡有一定联系,因此不管是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都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病情。临床治疗方式主要有三种: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强迫症作为心理疾病,发病机制复杂,需治疗师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分析内心矛盾冲突,从而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强迫症发生与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失衡有关,主要表现为:5-羟色胺系统功能紊乱,因此需药物治疗,目前治疗药物是抗抑郁药,其可有效调节脑内5-羟色胺系统功能,从而改善症状[4]。对难以治疗的强迫症患者可根据情况,采用经颅磁刺激,其是治疗强迫症的最后一个选择,具有较大的不良反应,需医师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帕罗西汀是临床治疗抑郁症、社交恐惧症、强迫症的常用药,一种苯基呃啶衍生物,可选择性地抑制5-HT转运体,从而阻断突触前膜对5-HT的再摄取,延长5-HT作用,达到治疗效果。常用剂量除微弱抑制DA与NA摄取外,对其他递质无明显影响,口服使用后,吸收完全, 生物利用度达到50%,食物与药物不对其吸收产生影响,具有首关效应[5]。24h后可到达血浆半衰期,老年人会延长,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5%,能够广泛分布全身各器官与组织中,也可通过乳腺分泌,主要经肝脏代谢,最后经肾脏排出。

艾司西酞普兰是临床治疗抑郁障碍常用药,是二环氢化酞类衍生物西酞普兰的单-S-对映体,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对5-HT的再摄取,增强中枢5-羟色胺能神经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其是一种高选择性的5-HT再摄取抑制剂,与R-对映体活性相比至少强100倍,同时对肾上腺素与多巴胺在摄取影响较小。口服可完全吸收,不受食物影响,多次给药后平均4h可达到血浆峰浓度,绝对生物利用度为80%,口服给药后分布容积为12~26L/kg,代谢产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0%。主要经肝脏代谢,代谢产物具有药理活性,原形药物及代谢产物可以部分经葡萄糖醛酸化排泄。多次给药后消除半衰期约为30h,主要代谢产物半衰期延长,代谢形式主要为尿液排出。

本文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治疗4周、8周后,两组Y-BOCS评分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均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但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比较,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Y-BOCS评分,提高治疗效果。这是由于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高选择性的5-HT再摄取抑制剂,能够有效增强中枢5-羟色胺能神经功能,改善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失衡症状,口服后可完全吸收,绝对生物利用度达到80%,高于帕罗西汀的50%,因此治疗效果更明显。

综上所述,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均显著,但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更好,可有效降低Y-BOSS评分,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艾司西羟色胺帕罗西
5-羟色胺对肠道疾病的影响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及药物安全性分析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极北鲵肠内5-羟色胺、胃泌素和生长抑素内分泌细胞胚后发育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
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帕罗西汀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成人抑郁症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