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的研究

2019-05-05朱立平

现代交际 2019年5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时代互联网

朱立平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以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变得尤为重要。“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在教育领域“互+教”成为时代发展必然。“互+课”“互+教学”“互+学习”“互+评价”等新形式的出现已经对教学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变化使得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同时,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也不容小觑。

关键词: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互联网+”时代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5-0166-02

当前乡镇教师信息素养出现以下几种现象,整体素养比较好,但技术素养相对较弱,绝大多数教师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以及优势所在,并且也愿意学习培养素养,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教师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不全面,不能充分将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还不能完全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学生素养不容乐观,学生不能有效地搜集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原因在于虽开设信息技术这门功课,但由于该课程未参加中高考,因此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不高。并且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教育现状是,高中二年级会考结束之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基本上就不再进行了。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需要教育局、学校、教师本人同时发力。首先,教育相关部门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学校较强信息化领导力度,教师本人由心出发,从心底接受,并主动学习应用信息技术,随着课改的不断进行,“核心素养”成为高中各学科的教学方向,在这个网络信息化的时代,“核心素养”中要求的学生应具备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都可以通过培养信息素养来提高。

一、培养信息技术的意义

当今时代教育不再是简单培养人掌握运用知识,而是培养人终身学习以及创新和科学探究的能力,进入“互联网+”时代,新能源、新材料、新贸易、新制造技术等等都与互联网融合,可以说在未来社会不会信息技术的劳动者,将被时代淘汰。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培养的是祖国的希望與未来,因此培养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尤为重要。信息素养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获取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那么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学生也能化难为易,准确掌握知识。培养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是手段。各国都十分重视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教育部下发的相关文件,明确指出“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很大”。

二、信息素养及信息技术的现状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主要通过设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来实现。普通高中将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必修部分,其基础知识大致包括信息的获得,信息的加工和表达,信息学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与社会,教学内容大致包括文本、图标制作、视频和音频碱基与插入,Word与Excel,使用计算机与网络的基础教育与资源检索等,课程内容丰富,能满足学生需要,但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我国信息技术起步晚,专业信息技术教师比较缺乏,因此很多乡镇学校虽然安排了信息技术课程,但并未实施教学,只是让学生在班级上自习,或者学校拥有信息技术教师但只进行信息教学而没有上机实践,将信息与技术分离,学生没有真正进行操作。有些学校网络设备不足,实践中两人一台计算机,甚至多人一台机器设备,教学效率不高。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国家每年都会针对教师免费开展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但这种培训是上级安排,下级接受,具有浓烈的强制色彩。由于教师工作量繁重,学习信息技术的时间有限,因此出现只播放不听讲,只播放不学习的现象。但随着信息技术培训形式的改变、评价体系的完善,教师只有学习才能成绩合格,但这种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不能完全应用到教学中。乡镇乃至县级的某些学校还没有足够的资金保证班班多媒体教学,这样教师即使通过培训学到知识,不能及时应用,长时间不操作,就变成只知信息技术知识而不会技术,教师不应用,培训就变得毫无意义。

三、培养提升信息素养的建议

结合自身发展需要以及在学习信息技术中遇到的问题,接下来我浅谈几点培养提升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的建议:

(一)培养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建议

(1)开展教师培训前信息素养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评。在国家信息技术培训内容基础上,开展教师信息素养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评,学校集中测评,通过开展培训前信息素养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评可以有效了解教师信息技术现状,对更有针对性地学习以及取得更好地培训效果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2)合理制定培训课程容量。根据培训前的自评结果,合理安排培训课程的容量,容量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这样既能保证教师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又(下转第165页)(上接第166页)能保证信息技术培训的学习效果。

(3)合理组织培训形式。目前培训多数采用网上自主学习,这样安排的好处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学习,但缺点是教师工作量繁重,忙起来就忘了学习,到培训结束之前匆忙学习,最后导致无效学习。如果各校根据自己学校的教学进度合理组织同一学科教师集中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培训后集中测评。学校还可以开展信息技术大赛(如课件制作大赛等),使教师将所学的内容能及时应用到教学中,理论联系实践,从中查漏补缺。

(4)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对乡镇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经济投入。某些乡镇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相当落后,全校只有一间到两间多媒体教室,平时授课全部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就是黑板授课。只有上公开课时学生才有机会通过多媒体学习,这种教学的结果是学生兴趣度高,课堂“特别”活跃,走马观花,不知道哪些知识是重点,只流连于图片视频的新奇中。要想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就需要将多媒体教学变为常态教学,这样学生长时间接触这种教学模式,就能及时捕捉教学重点,又能轻松攻克教学难点,教师在每次备课时也培养了信息技术素养,其整体信息技术素养就得到了提升。并且通过利用多媒体以及互联网,教师获取高效信息、综合整理、实际应用的能力都能有所提升,信息素养自然就得到了提高。

(二)培养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建议

教育部于2000年11月14日颁发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该纲要将原有的“计算机课”改为“信息技术课”,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是要求“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2]而所设置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将所学的内容及时实践,对于掌握这门技术会有很大帮助。学校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举办一次与信息素养有关的班会活动,既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又能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

未来是信息时代,我们要在未来的世界占据一席之地,离不开信息技术,提升信息素养,你我同行。

参考文献:

[1]张屹,马静思,周平红,范福兰,白清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及培训建议 [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04-110.

[2]李云莲.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

[3]袁利波.如何在中学信息技术课中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17(19):164-165.

[4]宁宇.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5]杨宗凯,杨浩,吴砥.论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研究,2014,35(3):88-95.

[6]任友群,吴旻瑜,刘欢,郭海骏.追寻常态:从生态视角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J].中国电化教育,2015(1):97-103.

[7]单丽.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课程开发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5(2):129-133.

[8]林秀瑜,杨琳.基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网络研修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7):90-95.

责任编辑:张蕊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时代互联网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e时代
e时代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e时代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