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在电子喉镜诊治咽部异物中的效果观察

2019-05-05杨小琼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咽部喉镜异物

杨小琼

644000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四川 宜宾

咽部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其中,以下咽部异物最为高发[1]。下咽部异物以鱼刺最为常见,但在异物隐藏在舌根、会厌谷、咽侧壁和梨状窝等隐蔽部位,患者肥胖、舌大、张口困难的情况下,常规使用间接喉镜下取出难度较大[2]。近年来,随着电子喉镜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其能够直观、可靠地检查及诊断咽喉疾病的优势得以充分展现。而利用电子喉镜诊治咽部异物具有操作方便、视野广、图像清晰、安全、创伤小、能在直视下准确进行操作等优点[3]。但行电子喉镜诊治咽部异物的患者往往存在焦虑、紧张、恐惧的情绪,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很好地配合医护人员操作,导致治疗时间延长,甚至影响手术成功率。因此,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进行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患者的不适感,对操作能否顺利进行至关重要。2017年1月-2018年1月对行电子喉镜诊治咽部异物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行电子喉镜诊治咽部异物患者18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90 例。所有患者均有明确异物嵌入史,并伴有咽喉部刺痛。①纳入标准:直视下及经间接喉镜未发现或无法取出异物者;无沟通障碍、精神疾患及智力低下者。②排除标准:合并高血压、心脏病者。其中,经间接喉镜未发现异物122 例,无法取出异物58 例。观察组男58 例,女32例;年龄9~66 岁,平均(26.5±4.3)岁;异物类型:鱼刺84例,竹签4例,果壳2例。对照组男56 例,女34 例;年龄8~69岁,平均(27.2±4.2)岁;异物类型:鱼刺82 例,竹签4 例,果壳4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①术前:患者本身因咽部异物产生疼痛感,会产生焦虑、恐惧、紧张的情绪,加之本研究的患者均经过间接喉镜检查而未能取出异物,会进一步产生对医生医疗技术的怀疑甚至抗拒做电子喉镜检查。此时护理人员应耐心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介绍电子喉镜的特点与优势,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打消患者的疑虑,使得其愿意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电子喉镜的操作;向患者介绍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恶心、呕吐等反应,使患者能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向患者强调充分配合是取出异物的基础,让患者做呼吸练习,争取患者的信任及主动配合。②术中:保持检查室温、湿度适宜,清洁干燥。协助患者取舒适坐位,颈部予以适当支撑。嘱患者全身放松,保持情绪稳定。护理人员可轻按患者肩部或轻握患者的手,通过肢体接触对患者进行安抚。当患者出现恶心时,叮嘱患者调整呼吸,当患者已发生呕吐,则协助患者前倾,轻拍其背部,嘱其切不可做吞咽动作。密切观察患者在操作过程中的面色、呼吸变化,通过眼神、语言鼓励安慰患者,配合医生找到并取出异物。③术后:术后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注意事项,暂禁水禁食2 h,并告知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咽部疼痛、不适,及少许痰中带血,可在短时间内恢复,不必紧张。术后观察30 min,若无不良反应可离开医院。

观察指标:护理前及护理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标准分的分界值50分,分数越高,焦虑程度越重[4]。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记录(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不适程度评价:①无或轻度:无或轻微恶心,无呕吐、头晕等;②中度:恶心感明显,伴头晕、出汗,无呕吐;③重度:伴明显恶心、呕吐、头晕、出冷汗、呼吸困难等症状。记录手术持续时间。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SAS 评分比较:观察组护理后S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护理后生命体征比较: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SA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S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90 55.45±7.29 22.62±4.98对照组 90 57.27±7.46 30.58±6.94 t-1.725 -5.368 P>0.05 <0.05

表2 两组护理后生命体征比较(±s)

表2 两组护理后生命体征比较(±s)

组别 n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心率(次/min) 呼吸(次/min)观察组 90 126.45±7.19 82.14±5.24 76.45±4.67 16.93±1.65对照组 90 142.86±8.05 94.08±7.53 92.62±4.38 22.64±2.48 t-8.426 -9.734 -11.621 -12.452 P<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不适程度及手术时间比较[(±s),n(%)]

表3 两组不适程度及手术时间比较[(±s),n(%)]

组别 n 不适程度 手术时间(min)无或轻度 中度 重度观察组 90 80(88.9) 8(8.9) 2(2.2) 5.26±1.88对照组 90 65(72.2) 17(18.9) 8(8.9) 8.42±2.25 χ2/t 12.654 -9.324 P<0.05 <0.05

两组不适程度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讨 论

由于咽喉部黏膜感觉灵敏,下咽部异物位置较为隐蔽,患者往往咽痛感明显,造成情绪紧张,急切地想快速取出异物。但有部分患者本身存在颈部较短、舌大、舌背高、咽反射过于敏感等生理因素,加之焦虑、恐惧的心理状态,不能与医护人员较好配合,直接或利用间接喉镜寻找及取出异物难度较大[5]。若反复试取,可能会造成咽部组织损伤,导致水肿甚至感染,加重患者痛苦[6]。电子喉镜具有镜体纤细、质地柔软、远端可弯曲等特点,更容易进入患者咽喉部,有效减轻患者咽反射,全面窥视隐蔽部位,找出异物[7]。另外,电子喉镜镜头可自由转动,视野广泛,图像清晰且有放大作用,不仅更易发现微小异物,也可尽量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8]。

患者的积极配合在行电子喉镜取出异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9]。本研究中行电子喉镜诊治咽部异物的患者,均为直视下及利用间接喉镜未发现或无法取出异物者,在本身身体不适所产生的焦虑、恐惧心理基础上,还对电子喉镜的优势不清楚,对将要进行的操作缺乏正确的认识,还可能产生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感及对医院医疗技术的怀疑,在操作中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多汗、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应激反应,严重的甚至出现呻吟、手脚颤抖、脸色发白、大汗淋漓、呼吸困难等反应,进而不能很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导致异物取出失败。针对这一情况,我科采取的全程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首先,在操作前,通过耐心细致的介绍使患者了解电子喉镜的优点和在诊治咽部异物中的成功率及安全性,展示我科既往成功的案例,把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告知患者并教会患者正确的应对方法,使患者有信心、平静地接受治疗;在操作中,护理人员利用眼神、肢体接触安抚患者情绪,出现不适反应时,及时协助及指导患者采用相应的办法来缓解,密切地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变化,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在操作结束后,护理人员温柔关切地提醒患者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使患者感到医护人员对自己真切的关心,维护科室及医院的良好形象。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不适程度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行电子喉镜诊治咽部异物的患者焦虑程度,稳定术中生命体征,减轻患者不适程度,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咽部喉镜异物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自制异物抓捕器与传统异物抓捕器在模拟人血管内异物抓取的试验对比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牛食道异物阻塞急救治疗方法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颏下岛状瓣修复老年口咽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TD-C-IV型可视喉镜与Macintosh喉镜用于实习医师气管插管训练的比较
针刀针刺治疗中并发急性咽部出血死亡1例
咽部菌群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