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5-05张艳夏子禹通讯作者兰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用药血糖社区

张艳 夏子禹(通讯作者) 兰华

201103上海市长宁区程家桥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糖尿病属于一种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而引发的代谢紊乱,是以长期高血糖为典型表现与由此出现的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的综合征[1]。因糖尿病患者需终身用药,因而需对这类特殊群体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疾病的治疗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很重要[2]。结合本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际情况,对其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其护理干预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5月-2017年3月选取本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49 例,男24 例,女25例,年龄55~72岁,平均(66.3±1.2)岁,病程1~14年,平均(9.2±1.2)年,所有患者均满足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其中:①空腹血糖>7.0 mmol/L;②任意时间段,患者血糖≥11.1 mmol/L;③OGTT 试验结果可见,餐后2 h 血糖≥11.1 mmol/L,均表现出腹胀、肥胖、血压血脂升高、口渴等症状。

护理干预方法:⑴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信息。把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职业、文化程度、用药情况、空腹血糖水平、患病时间、电话号码等信息一一录入在册,且每个月作2 次上门随访,并每个月为患者开展1 次健康教育讲座,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来增强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促其养成健康行为,嘱咐患者少去公共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动态变化情况,结合实际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⑵定期血糖监测:在护理工作中结合患者血糖高低情况与用药情况来明确血糖测定次数,并准确记录测量结果。为患者与家属讲述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一旦发现血糖有突然升高或下降的情况,及时告知医师,制定合理的应对方案。⑶心理护理:因糖尿病患者要长期用药,更易发生并发症,身心均遭受病痛折磨而出现抑郁、焦虑等负性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应多安慰患者,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通过交流总结患者出现负性情绪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使患者安心接受治疗,愉悦享受生活。⑷合理用药指导:帮助患者认识不同降糖药物,以及降糖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如磺胺类降血糖药最佳服药时间是餐前30 min;而双胍类降糖药的最佳服药时间则为餐中或餐后,且宜从小剂量开始用药,以预防不良反应。嘱患者不可随意停止、加量或减量用药,以免发生意外,威胁生命安全。对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患者,则应告知其胰岛素使用前充分摇匀,确保胰岛素分布均匀,以防出现血糖不稳定的情况,并为患者示范讲解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方法,选择正确的注射部位,嘱患者或家属应注意注射部位的轮换,最适宜的轮换方法应为:早晨选择腹部注射,夜晚给予大腿注射,以确保血糖水平更稳定。⑸运动教育:运动能增强糖尿病患者的糖耐量,提高其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适当运动对疾病治疗更有利。因而在护理工作中需依照患者血糖与年龄情况,为其制定最佳运动方案。如因参与本次调查的本社区患者年龄均在55 岁以上,70 岁以上的患者则仅适合散步、做广播操、打太极,而身体素质较好的患者则可跳健康操、慢跑。此外,还可将参与本次调查的所有人员集合起来,从中选择2~3 名管理人员作队长,组成社区运动小队,共同开展一些集体运动,定期开展运动比赛,在保持他们身心愉悦的同时,又达到了运动健身的目的。运动时间多选择餐后1~2 h,运动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有无面色苍白、头晕、呼吸急促等不适,一经发现,即刻停止运动,并给予针对性处理。糖尿病患者运动中应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出门时应随身携带一些糖果,便于应急。⑹饮食教育: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患者与高危人群血糖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饮食控制情况直接关系到患者病情能否得到有效控制。我们在对患者饮食护理干预时,更注重如下3 点内容的开展:①严控患者每日总热量摄入量。结合患者年龄、性别与身高查表或用简易计算公式进行理想体重的计算:成人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0.9,后考虑工作性质、体重与劳动强度等要素,计算患者每日所需热能值,在此基础上,于每日膳食安排中严控患者总热量的摄入。②合理调剂日常饮食。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按照制定的食谱进食,所进食的主食里一部分最好是荞麦面、大米面等。烹调时需选用酱油、植物油、姜、盐、葱等调味品。若制定的饮食方案中有淀粉类食物如土豆、藕等,主食则应根据情况减去对应食用量。③糖尿病患者饮食禁忌。在饮食护理中,应重点为患者讲述和宣传需要忌食的食物。对含糖量已高过10%的水果:如大枣、梨子、苹果等,病情较轻者可适当少食,以补充机体所需;而对糖分含量相当高的水果,如葡萄、提子、甘蔗等则需严格忌食。所有患者均干预半年,半年后进行疗效评估。

观察指标:对患者干预3个月前以及干预3 个月后的血糖水平(包括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其中生活质量分数采用糖尿病特异性生命质量测定量表(ADQOL)给予评定。评定内容包括环境、心理、生理、社会等多个领域,分值27~135 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统计学方法:此次调查的数据资料均用SPSS 16.0 统计学软件处理,血糖水平与生活质量以(±s)表示,采用t 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对比:干预3个月后血糖水平得到了有效控制,和干预3个月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患者实施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后取得了满意的控血糖效果,见表1。

患者干预3个月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干预3个月前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78.62±7.71)分,而干预3 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98.75±6.82)分,干预3 个月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8,P<0.05),表明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改善,这对疾病的康复极有利。

表1 患者干预3个月前、后血糖水平对比(±s,mmol/L)

表1 患者干预3个月前、后血糖水平对比(±s,mmol/L)

时段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干预3个月前 9.4±0.6 10.2±2.3 16.5±3.5干预3个月后 6.2±0.4 1.3±1.3 8.8±2.6 t 31.06 10.79 12.36 P<0.05 <0.05 <0.05

讨 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与高发病[3]。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压力的增加,不规律的作息时间,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等均增加了糖尿病的发病率,因该疾病病程长、无法根治,患者需长期用药进行血糖水平的控制,因而患者极易出现烦躁、焦虑等心理,生活质量也明显下降[4]。为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实施有效管理,我们结合当前的社区居住模式,对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使患者能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便于对该疾病有更正确的认识,了解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的重要性,且在日常生活中能加强自我管理,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与改善。结果发现干预3个月后,患者血糖水平均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与干预3个月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这有力地证实了社区护理干预在糖尿病中的辅助治疗价值。

由此可见,社区护理干预是一种“以患者为主”的新型护理干预模式,更满足时代发展要求,得到患者与家属的认可,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在临床该疾病的治疗中有必要继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用药血糖社区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用药不当 反受其害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