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不同细菌鉴定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2019-05-05陈华伟张文军李德新通讯作者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0期
关键词:革兰细菌血液

陈华伟 张文军 李德新(通讯作者)

101200北京市平谷区医院检验科

细菌为原核微生物,形态微小,结构简单,但无法在肉眼下对其进行观察,细菌检测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临床细菌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对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目前临床细菌鉴定方法及技术较多,由于操作过程不同,且受主观等因素影响,因此影响鉴定结果[1]。本文将比较常规药敏试验检测和直接药敏试验检测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2013年9月-2016年9月收治发热伴全身感染患者426 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前48 h 内均未接受过药物及相关治疗,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及血液系统疾病所致的发热伴全身感染患者。其中男221例,女205例,平均年龄(57.2±2.5)岁。

检测方法:留取所有患者的血液样本20 mL,分别接种于含树脂需氧培养瓶、含溶血素厌氧菌培养瓶中,并载入至Bact/ALERT 3D 全自动血培养仪和BD BACTEC 9050 全自动血培养仪中。对于培养阳性的血标本分别采用常规药敏试验检测法和直接药敏试验检测法进行细菌鉴定。常规药敏试验检测方法:将确定了的阳性样本分别接种至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和麦康凯平板上进行培养,在温度35 ℃、浓度5%的二氧化碳条件下持续培养20 h,然后取菌落涂片,常规进行革兰染色,根据检测结果选择适合的酶进行氧化酶或触酶试验。借助微生物鉴定仪: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操作步骤:无菌棉签挑取菌落至鉴定管,混匀5 s,等待10 s 使气泡消失,用VITEK 2 DensiCHEKTM Plus 比浊仪调整菌液浓度0.5麦氏单位,菌液配置后必须在60 s 内加完。然后鉴定管菌悬液145 μL转入药敏管中,混匀。把鉴定/药敏板卡分别插入鉴定管和AST 药敏管。最后将患者以及鉴定/药敏信息输入仪器,并将鉴定/药敏板放入仪器空位上,关好舱门即可。直接药敏试验检测法:使用无菌注射器将检验结果为阳性的血液样本抽取10 mL 至无菌试管中,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以1 500转/min的离心速率分离细菌,5~10 min的离心操作后,收集上清液,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再进行3 000转/min的离心,离心时间15 min,祛除上清液后用PBS 洗涤沉淀。另取20 μL 悬液涂片对样本进行革兰染色操作,倒置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鉴定细菌为革兰染色阳性或阴性菌。试用无菌棉签挑取沉淀物,并使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进行细菌的鉴定和药敏。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 软件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涉及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细菌鉴定结果:426份血液标本中检出阳性结果,检出阳性率92.5%,其中检出革兰阴性杆菌337 份(79.1%),检出革兰阳性球菌89份(20.9%)。直接检测法对革兰阴性杆菌检验符合率和革兰阳性球菌检验符合率分别为94.7%和96.7%,与常规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5,P=0.904,P>0.05),见表1。

药敏试验结果:直接法药敏试验对革兰阴性杆菌检验耐药率和敏感率分别为97.9%和97.4%,对革兰阳性球菌检验耐药率和敏感率分别为97.8%和98.7%,与常规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 P=0.959, χ2=0.006, P=0.938,P>0.05),见表2。

讨 论

感染患者机体内会携带一定的耐药性的细菌,若进一步增强这些细菌的耐药性,就会加重患者的病情,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对感染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血液细菌学检测及耐药性检测对于临床诊断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抗生素滥用问题严重,细菌的耐药性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得细菌检测的难度有所增加[2],因此临床工作者一直在探求一种方便、快捷、有效的鉴定方法,以提高临床检验质量,从而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目前临床细菌鉴定的方法主要分为表型鉴定法和基因型鉴定法两大类,前者主要是从细菌的形态、生理生化、细胞组分、蛋白质等对细菌进行鉴定,目前多数医院由于条件的限制难以广泛开展基因型鉴定[3,4]。针对药敏试验的方法也较多,包括纸片扩散法、稀释法、抗生素浓度梯度法等,但每种检验方法均存在利弊[5]。

常规方法检测阳性血液标本较为准确,但药敏试验及细菌鉴定速度均较慢,难以满足临床诊疗的需求[6]。本研究结果表明:直接药敏试验细菌鉴定准确率、抗生素耐药率和敏感率检测准确率与常规检测方法相近,这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一致[7,8]。直接药敏试验在合适的温度下对抑菌环大小进行药敏试验鉴定,无须进行分离培养操作,操作更加方便快捷,能够及时给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9]。因此,当患者病情复杂,但短时间不会威胁生命时可先行直接检验,再行常规检验,一般情况下采取直接药敏试验即可达到检验要求,临床可广泛开展。

表1 两种细菌鉴定法检验符合率比较

表2 两种细菌鉴定法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猜你喜欢

革兰细菌血液
伟大而隐秘的细菌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细菌大作战
多彩血液大揭秘
神奇血液
给血液做个大扫除
细菌惹的祸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血液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