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手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对比观察

2019-05-05陈毅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软镜肾镜输尿管

陈毅

610031四川结石病医院泌尿一科

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约86%属于肾结石,其中男性的病发率高于女性,特别是青壮年男性,结石形成后会有强烈的腰腹酸胀、绞痛感[1]。目前手术是肾结石的主要治疗方式,不过传统手术对机体的损伤较大,不利于术后的恢复,而微创技术的应用,改善了这一状况。其中经皮肾镜和经输尿管镜碎石都是常用方式,为了对比观察两种方法的效果,特进行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肾结石患者158例,利用双模拟法随机分两组各79 例。观察组男46 例,女33 例;年龄25~68岁,平均(46.2±6.5)岁;结石最大直径12~35 mm,平均(16.2±0.3)mm;其中鹿角形结石11 例,多发结石12 例,肾盂结石11例,下盏结石20例,肾中上盏结石25 例。对照组男45 例,女34例;年龄24~69 岁,平均(45.8±6.6)岁;结石最大直径13~34 mm,平均(15.7±0.6)mm;其中鹿角形结石10 例,多发结石11例,肾盂结石12例,下盏结石20例,肾中上盏结石26例。将以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输尿管软镜手术:患者呈截石体位,实施全身麻醉,选择镜子型号:wolf F8/9.8输尿管硬镜,Olympus输尿管软镜。斑马导丝引导下在患侧输尿管置入输尿管镜,之后沿导丝留置cook 软镜外鞘,再经由外鞘置入输尿管软镜,定位到结石位置后,将200 μm 钬激光纤置入,进行碎石,把结石碎成<3 mm 的碎屑;手术完毕后留置F5-6 双J 管,术后2~4 周将其拔出。术中若患者输尿管狭窄,则置入支架管,2~4 周后行软镜碎石、取石术。对照组患者实施经皮肾镜手术:选择镜子型号:wolf F8/9.8 输尿管硬镜,患者平卧位,实施全身麻醉,斑马导丝引导下,在患侧输尿管置入1根F6输尿管导管(人工注水),留置F16 尿管固定。更换俯卧位,在彩超引导下穿刺成功后,沿导丝置入经皮肾穿刺套件,逐级扩张,留置F16鞘管,将输尿管镜置入,钬激光碎石,留置肾造瘘管和F5-6双J管,术后3 d拔出肾造瘘管,2~4周拔出双J管。

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结石清除率;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包括肾绞痛、菌血症。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数据的统计和处理,均使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χ2检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对比(±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失血量(mL) 结石清除率(%)结石直径>20 mm 结石直径≤20 mm 结石直径>20 mm 结石直径≤20 mm 结石直径>20 mm 结石直径≤20 mm观察组 79 92.08±22.43 67.86±13.52 10.25±3.92 7.59±2.52 64(81.01) 77(97.47)对照组 79 60.51±8.46 47.65±11.74 84.26±28.34 79.62±25.17 76(96.20) 74(93.67)t/χ2 11.705 10.032 22.993 25.309 9.029 1.345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3 0.246

结 果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结石直径>20 mm的对照组患者清除率96.2%,明显高于观察组的81.0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直径≤20 mm 的观察组患者清除率略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后对照组并发症2.53%,观察组11.3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在泌尿系统疾病中,肾结石最为多见,其病发是由于药物刺激、机体代谢失衡、营养缺乏、尿路梗阻等原因,导致尿液中晶体物质浓度提高,当其无法被正常排泄时,会析出晶体而产生结石,草酸钙、尿酸盐、磷酸钙等都是主要的结石成分[2]。根据结石的大小和数量,患者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较小的光滑结石能够经由尿路排出,所以无显著不适感,随着结石尺寸的加大,容易诱发感染或肾盏梗阻,出现腹部胀痛、绞痛、血尿等表现[3]。如果结石较大,结石梗阻后诱发肾积水,会加重患者的病痛,所以在确诊后需要积极采取有效方式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95%~98%的患者不需要进行开放手术治疗,通过微创技术就能碎石或取石,而且具有更高的手术安全性[4]。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n)

本次研究中,经输尿管软镜手术碎石的观察组患者,术中均有较少的失血量;而经皮肾镜手术碎石的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更短,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清除率方面,如果结石直径>20 mm,对照组96.2%,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果结石直径≤20 mm,观察组结石清除率97.47%,略高于对照组的93.67%,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发生9 例(11.39%),对照组仅发生2 例(2.5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针对大尺寸结石经皮肾镜碎石效果更佳,而尺寸较小的结石经输尿管软镜碎石的安全性更高,这是因为经皮肾镜属于操作技术熟练的手术方式,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不过该种手术方式要在彩超引导下穿刺,需要医生具备熟练的彩超技术,若患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过度肥胖、身体严重畸形等则不适用。而输尿管软镜是近些年逐渐应用的微创技术,不易损伤肾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对于多发肾盏小结石、憩室内结石尤为适用,但是针对鹿角形结石、体积较大的结石及输尿管狭窄,则存在结石清石率低、需要Ⅱ期手术等局限性[5]。

综上所述,在肾结石的治疗中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手术均有着良好的效果。但是输尿管软镜更适合直径<20 mm的结石,而经皮肾镜更适合直径>20 mm的结石,所以在临床应用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病情、经济及医生技术熟练度来合理选用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软镜肾镜输尿管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World J Urol:输尿管软镜治疗肾下盏结石的疗效评估
——可重复性或一次性输尿管软镜孰优孰劣?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在孤立肾与非孤立肾结石中的临床分析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26例临床观察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66例临床分析
输尿管软镜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连续筋膜扩张法和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镜通道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对比研究
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护理体会
开放手术辅助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结石14例
经皮肾镜围手术期的中医辨证施护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