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大成》耳内虚鸣方结合腹针治疗肾虚型神经性耳鸣临床研究

2019-05-05莉金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腹针杨氏神经性

曹 莉金 瑛

耳鸣是主观感觉耳内或头部有声音,但外界并没有相应声源或电刺激存在。神经性耳鸣是由耳蜗、听神经、听神经系统的各级神经元受损,导致声音感受和神经冲动传递障碍引起的耳鸣[1]。现代医学认为,耳鸣病因复杂,多数学者认为与病毒和内耳循环障碍有关。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大多数专家认为是由耳蜗内外毛细胞突触代谢障碍、细胞膜透性障碍或改变,听神经纤维间的短路引起[2]。西医多采用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和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疗效不甚满意。笔者采用杨继洲《针灸大成·治症总要》耳内虚鸣方结合薄氏腹针治疗肾虚型神经性耳鸣62例,疗效尚可,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患者62例,均源于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衢州市中医医院针推、神内门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依照《实用耳鼻咽喉科学》[3]和德国《耳鸣诊疗纲要》[4]中耳鸣的诊断要求:(1)临床主要症状:主观性耳鸣,间歇性或持续性,单侧或双侧,表现为蝉鸣、隆隆机器声、口哨声以及风声1等,伴或不伴听力减退或头晕。(2)体征:耳廓正常,外耳道无炎症,鼓膜无破损,界限清楚,活动状态良好,鼻咽部检查无异常。排除神经系统通路以及心脑血管重大疾病等。(3)检查:常规的听力学检测,如声导抗检查、纯音测听,对可疑的内耳或脑内占位性病变者进一步用CT、MRI等进行排除诊断。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耳鼻喉科学》[5]中肾元亏损的诊断:耳鸣由轻趋重,其鸣绵绵,声尖细,如蝉鸣,夜间益著,甚则虚烦失眠,听力渐减,虚劳之后加重。或兼见腰膝酸软,头晕、脑鸣、眼花、目暗,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等肾虚之证。

1.3 纳入标准 (1)符合神经性耳鸣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并辨证为肾元亏损证;(2)年龄 18~78 岁;(3)无严重的心、脑、肾或造血系统疾病及精神病;(4)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1)耳鸣为外伤、肿瘤、感染等器质性病变导致者;(2)妊娠或哺乳期妇女;(3)年龄在18岁以下或78岁以上者;(4)合并有各大系统严重性原发性疾病或者精神疾病的患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杨氏耳内虚鸣方结合薄氏腹针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杨氏耳内虚鸣方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均1周5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取穴:(1)杨氏耳内虚鸣方:患侧听会,双侧肾俞、足三里、合谷、太溪;(2)薄氏腹针: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阴都(患侧)、商曲(双侧)、大横(双侧)。操作方法:医者洗净双手,保持呼吸调匀,屏气凝神,患者先取仰卧位,腧穴部位用75%的酒精棉球常规消毒,选用华佗牌0.25mm×40mm的一次性毫针,快速刺入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至地部,大横、商曲至人部,阴都至天部,以上穴位不要求酸麻胀等强烈针感。其余腧穴(患侧听会,双侧足三里、合谷、太溪)常规消毒后,以左手大指爪甲重切选定的腧穴,以宣散气血,右手持针有力如握虎擒龙,在选定的腧穴上着力飞旋插入(飞针),快速穿透皮肤直至腠理,进针后如果不得气,可采取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头沿经向心摄按或爪甲沿经向心循切,直至得气;得气后行补法,即右手大指向前捻转(顺时针),留针30min,捻转手法每隔10min操作1次,共操作3次。当针下气散,针已轻滑时拔针,出针至天部时,在距皮肤3~5mm处稍许留针,再出针,出针后立即用干棉签轻压片刻。再取俯卧位,采取上述进针手法针刺肾俞穴得气后,行前述之补法,再选取2cm长的艾柱置于针柄上,点燃施灸,使热通过针灸针传至腧穴人部,待其自然燃尽后,除去灰烬施灸第2壮,2壮施灸结束后如前法出针。治疗组依据上述操作方法,取杨氏耳内虚鸣方结合腹针。对照组只取耳内虚鸣方(患侧听会,双侧肾俞、足三里、合谷、太溪)的穴位,针刺方法与治疗组相同。

2.2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应用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innitusHandicapInventory,THI)[6]和耳鸣严重程度评估表[7]进行评分。

2.3 疗效标准 参照《耳鸣严重程度评估与疗效评定参考标准》[8]。痊愈:耳鸣消失,且伴随症状消失,随访1个月无复发;显效:耳鸣程度降低2个级别以上;有效:耳鸣程度降低1个级别;无效:耳鸣程度无改变。

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治疗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治疗组男14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00±10.80)岁,平均病程(4.68±3.76)年;对照组男15例,女16例,平均年龄(55.61±10.61)岁,平均病程(4.34±3.7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3.2 两组患者THI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耳鸣残疾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HI评分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1)。见表 1。

表1 两组肾虚型神经性耳鸣患者治疗前后THI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肾虚型神经性耳鸣患者治疗前后THI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治疗组采用杨氏耳内虚鸣方结合薄氏腹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杨氏耳内虚鸣方治疗;THI:耳鸣残疾评估量表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例数31 31治疗前49.23±11.72 49.35±11.32治疗后20.65±8.35*△26.84±10.94*

3.3 两组患者耳鸣严重程度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耳鸣严重程度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耳鸣严重程度量表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见表2。

3.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70.9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肾虚型神经性耳鸣患者治疗前后耳鸣严重程度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肾虚型神经性耳鸣患者治疗前后耳鸣严重程度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治疗组采用杨氏耳内虚鸣方结合薄氏腹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杨氏耳内虚鸣方治疗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例数31 31治疗前14.97±4.12 14.77±4.31治疗后7.10±2.98*△9.49±3.70*

表3 两组肾虚型神经性耳鸣患者总体疗效比较(例

表3 两组肾虚型神经性耳鸣患者总体疗效比较(例

注:治疗组采用杨氏耳内虚鸣方结合薄氏腹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杨氏耳内虚鸣方治疗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例数31 31痊愈 显效13 8有效10 12无效6 2 2 9总有效率(%)93.55 70.97

4 讨论

耳鸣在中医学上不外乎虚实两证,实证有风热外袭、肝火上扰、痰火壅结,虚证有脾气虚弱、气血两虚和肾精亏虚。肾藏精生髓,上通于脑,开窍于耳,临床上尤以肾虚证常见。《灵枢·海论》曰:“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备急千金要方》曰:“肾虚寒,腰脊苦痛,阴阳微弱,耳鸣樵枯。”可见耳鸣多由肾虚所致。治疗以祛邪通络,补肾益精为主,如《圣济总录》提倡以鹿茸丸治肾阳虚之“耳常闻钟磐风雨之声”。《医学正传》给予大补阴丸疗肾阴不足的“耳内哄哄然”。

本研究选取的经穴方源于《针灸大成·治症总要》第三十五条:“耳内虚鸣:肾俞、三里、合谷。问曰:‘此症从何而得?’答曰:‘皆因房事不节,肾经衰败,气血耗散,故得此症’。复刺后穴:太溪、听会、三里。”本条文描述了耳内虚鸣病因是肾经衰败,故该处方可用于肾虚型耳鸣,这也是现代针灸治疗耳鸣的常用腧穴[9]。肾俞长于补肾益精,温灸肾俞可温通经络,填精益髓,濡养耳窍;足三里能健脾和胃、疏经活络;合谷疏通经络,善治头面部疾患,正所谓“面口合谷收”;太溪为补肾填精之要穴。该处方远端取穴为主,同时配合局部取穴,疏通耳周气血,各穴配伍,以收补益肾精、复聪止鸣之功。

薄智云腹针是以神阙布气为核心形成的宏观调控系统,其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耳鸣,且能向全身输布气血,宏观调控机体,体现了“治病必求于本”的理念[10]。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腹针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显著[11-13]。其下脘、中脘理中焦、调升降,关元培肾固本,气海调气,四穴配伍“以后天养先天”,则脾胃可调,肝肾能补。大横疏理脾气以充养后天之气,则先天之精得养。商曲位居神龟图的颈部,阴都在头部,可促进气血向耳窍部运行,改善耳部血液循环,开窍通络。

本研究采用《针灸大成》耳内虚鸣方结合腹针,以调理脏腑,疏通气血,通络开窍治疗神经性耳鸣。从研究结果看,两组均能有效改善THI评分和耳鸣严重程度,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说明《针灸大成》耳内虚鸣方治疗神经性耳鸣确有疗效,但其与薄氏腹针相结合的综合疗法疗效更佳,更能改善耳鸣残疾及其对生活、工作、睡眠等的影响,提高听力水平和生活质量。由于时间经费有限,本研究未能比较耳内虚鸣方与腹针的疗效,这是本文的不足之处,留待下次探讨。

猜你喜欢

腹针杨氏神经性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基于“脑肠相通”理论探讨调和胃肠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的机理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毫针深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Fort Besieged
浅议海源阁杨氏藏书贡献
腹针加局部痛点围刺法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
不要把神经性皮炎当牛皮癣
消失的金粟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