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离异家庭子女教育方式
2019-05-04秦世超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精神追求更多元,家庭观念更现代,婚姻理念更自由,这些因素导致离婚率逐年攀升。而每一个破碎家庭的背后,都有可能出现一个性格偏激的孩子,这些孩子暴躁的行为表现,自卑的心理状态,封闭的内心世界,极易滋生报复社会的犯罪心理,成为社会安全稳定的隐患。学校作为思想教育的主阵地,要关注离异子女的心理疏导,要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帮助这些特殊群体正确认识自我,合理控制情绪,努力克服心理障碍,健康茁壮成长。
关键词:离异家庭;子女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5-017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5.161
一、“明暗两条线”原则
在大人的世界,离婚是一种解脱,但在孩子的世界,父母的离异是一种痛彻心扉的打击,是他们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致使这些孩子过早的成熟,表现出易于常人的冷漠、猜忌、孤僻和自卑,这种心理重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也影响了正常的交往,有些过激的孩子,还会出现自虐、自杀等极端行为,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采取“明暗两条线”的工作原则,积极解决学生问题:首先,要充分了解班级中每一个孩子的家庭状况,掌握他们的生活环境,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基本情况,要做到如数家珍,心中有数。其次,在日常管理中,要善于捕捉离异家庭子女的优点,为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同时,在班级中要积极营造浓郁的亲情氛围,渲染真诚、关怀、互帮互助的高贵品质,让这些孩子感受到温暖,体悟到关爱,体会到归属感。
二、“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原则
对离异家庭子女最好的教育源于爱心,最好的教育措施源于赏识,班主任面对这类孩子,要摒弃歧视的心理暗示,静下心、俯下身,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倾听他们的心声、包容他们的错误、容忍他们的过激、认可他们的行为,要通过谈心、交流,走进孩子的世界,掌握他们的状态,分析他们的心理,积极引导他们学会调控情绪,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班主任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充分利用文体活动,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融入社会的意识。
三、“宣泄有场所”原则
由于家庭的变故,造成离异家庭子女的自我“包裹”,将自己封闭在自我空间内,抵触来自学校的教育、家长的关怀、同学的关切、拒绝与他人倾诉,将苦闷淤积在内心。内心长期的压抑,造成心理阴影、社交恐惧。青少年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期,学校要充分利用心理辅导室的资源,为孩子创设轻松、愉快、温馨的环境:利用“咨询信箱”,为不善表达的孩子提供文字倾诉的渠道;利用“熱线电话”,帮助有心理障碍的儿童解决心理困惑;利用宣泄室,为孩子提供发泄内心不满,疏散内心积郁的渠道;利用“心理团辅课”,由专业教师为孩子进行心理疏导,排除心理障碍,消除心理压力,恢复心理健康。
四、“家校教育相结合”原则
家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的态度影响孩子的认知。和谐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教氛围,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充满矛盾、争执、猜忌的家庭,容易造成孩子性格的偏激。有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的罪犯,都有不愿回忆的童年往事,可见特殊家庭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是深远的,由于这些孩子过早地失去了父母的关爱,过早地承受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其智力、性格、情绪、意志的发展受到压制、扭曲,造成学生思想品质下滑、行为异常、心理偏激。
在对离异家庭子女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要建立定期家访制,与监护人保持密切联系,定期与家长交流反馈孩子的表现,以便采取有针对性地教育措施,同时,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促使家长关心子女,陪伴孩子,关注学习,给孩子多点温暖,帮助孩子克服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弥补父母离异带来的精神创伤,使他们重新回到温暖、健康的家庭生活中来。
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孩子正确评价自我
学校要将离异子女在校行为归类建档,成立专业的心理团辅机构,深入分析孩子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在教育中,我们要通过科学的教育手段,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科学评价自我;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引导他们与同学相处;通过主题班队会,引导他们虚心接受意见,逐渐认识自己,健全人格。其次,要引导他们捕捉自身优点,打消自卑心理,引导他们积极投入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寻找自信,从而不断进步。第三,班主任要引导这些孩子正确认识自我,坦诚接受自己的不足,努力克服缺点,不断完善自我。
六、加强与社区联系,形成社会、学校教育合力
社区是孩子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要加强与社区服务机构的联系,定期反馈在校表现,掌握校外活动情况,监控离异家庭子女的社会交往,提防社会无业青年对孩子的引诱和误导。学校要与社区召开定期的社会活动,组织离异家庭子女进行社会公益活动,利用“温暖进社区”活动,让这些孩子走进孤独老人,通过对这些群体的帮助,培养离异子女的爱心,利用“重温红色经典”活动,组织社区内青少年儿童参观博物馆、红色经典纪念馆等机构,通过老红军的事迹宣讲,培养孩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对革命先烈事迹宣传学习,陶冶离异子女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实地观看影片,让孩子们意识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郑笑笑.离异单亲家庭亲职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5).
[2]张海燕,徐健,宋玉冰.离异家庭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20).
[责任编辑 万淑蕊]
作者简介: 秦世超(1980.3— ),男,汉族,甘肃酒泉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物理教学研究,家庭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