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教育探究

2019-05-04吕丹丹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探究课程

吕丹丹

[摘 要] 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内涵式发展的要求给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教育带来发展契机。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人文社会学科应在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资源和教师的课程能力上体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文章在实践路径上对开发跨学科课程、与专业教育融合和组建学术共同体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人文社科教育;课程;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4-0027-03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国古代教育名篇《学记》开篇伊始就道出了大学教育的目的。“如何培養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学界一直思考的问题。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础,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明的,人文社科教育课程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文学等学科在内的宽泛的知识、情感、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时代、新形势下,理工科高校的人文社科教育如何发挥学科特长,体现学校培养特色?面对这一命题,有必要对在具有鲜明理工科特色的高校开展的人文社科教育进行探究。

一 新形势下人文社科教育发展的契机

(一)新工科教育内涵式发展与学科交叉创新

自2017年提出“新工科”的概念,全国高校陆续开始了新工科教育的探索,2018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认定了全国高校612个项目为国家新工科研究项目[1]。这些科研项目分布在国内理工科强校中。《通知》要求理解和把握好“新工科”建设的内涵,创新大学组织形式,促进“理工”“工工”结合、“工医”“工农”“工文”交叉[1]。并且,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完善学科布局任务”中,明确提出加强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2]。认真研读教育部的《通知》和《计划》就会发现,新工科的内涵除了包括一些面向未来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的新兴学科之外,还有传统工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例如工科与经济学科、管理学科、人文学科等一门、两门学科或多门学科的交融,这些也是现代产业和技术发展的需要,以当下发展势头最迅猛的人工智能技术来说,一些人文社会学科如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学都和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计算等领域密切相关。因此,新工科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建设要求对于人文社会学科来说,无疑是一个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间交融的契机。

(二)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流的人文社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认为建设“一流学科”的主体是理工学科,与人文学科没有联系,就会失之偏颇,“一流学科”并非完全等同于理工学科,人文社会科学亦是不可忽视的“软实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教授指出“用理工科的脑袋是建不出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文社科教育培养学生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增强学生的思辨力与判断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潜能,同时发挥文化传承的功能。中国高等教育推进“双一流”建设,不仅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参照系,更要注意中国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现实[3]。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有过精准概括,在他看来,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

(三)坚持立德树人,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教育功能定位经历了从知识传播到服务社会的发展历程,大学的课程理念也从个人知识建构转向关注人的发展,即“以人为本”的课程观。高校中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并不仅指某一门课程或某一类知识,其更关乎人的教养和文化、智慧与德行,是理想亦是信念。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办人杰弗逊总统曾说“我以创办和扶植一所教育后来人的学校作为结束生命的最后一幕。我希望学校对他们的品德、自由、名声和幸福起到有益而永久的影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能够像大学一样托载着如此丰富的人生意义[4]。在新形势下,高校要立足时代、面向未来,树立“育人铸魂、精神成人、教书启智、专业成才”教育理念,要体现价值引领、思想引领的功能,创造性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有赖于人文社会科学提供支撑。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要求,建设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 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内容

(一)课程目标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塑造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理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以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为中心,以学习成效为导向。大学课程的目标应包括提高认知能力、探究与分析能力,甚至能为学生未来继续涉猎该领域打好基础,丰富未来人生,如果学生在追求具体知识的压力下学习,那么这个目标是很难达到的。在国内一项面向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关于“课程目标”的调查中,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对课程赋予的目标理解为:掌握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他们希望大学的课程能够提供为职业生涯做准备的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当然无法回避职业教育,但是职业教育不是单纯的技能教育,更多的是职业意识、创业能力等方面的教育,课程目标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如果高校过于注重技能训练、职业教育,追求教育的经济性和科学性,势必忽视人文理念的融入。在上述的调查中发现,随着本科生所在年级的逐渐升高,越是临近毕业的学生,越强调非专业化的一般能力的培养,如科研能力、个人兴趣、社会适应能力等[5]。人文社科教育课目标的适切性可概括为服务于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其所设课程不局限于静态的知识传授,应注重知识的继承。

(二)课程体系

英国教育家纽曼曾说“教育是为了人的自我完善,而非中世纪的专门职业和技能的训练”。新形势下,理工科高校应深刻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战略定位和历史使命,深入开展“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的建设,积极开展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新工科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加强通专结合、学科交叉力度,而具备厚基础、宽口径等特点的大类招生、培养改革恰好可以一定程度上满足新工科的上述需求。近年来,已有多所高校探索大类招生和培养改革。

以江苏某理工科高校为例,该校84个本科专业,跨工、理、管、经、文、法、医、艺8个学科门类,在84个本科专业中,工学专业51个,占专业总数的60.71%;理学专业8个,占专业总数的9.52%;管理学专业10个,占专业总数的11.90%;文学专业4个,占专业总数的4.76%;医学、经济学、法学专业各2个,各占专业总数的2.38%;艺术专业5个,占專业总数的5.95%,具有国家特色的专业12个,省重点建设专业12个,这些重点专业和省级以上优势学科集中分布在工科专业中。在按照大类培养课程体系设置上,改变了以前为培养高、精、专的技术人才,专业课程设置达90%以上的方案,而是按照课程属性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教育课程模块,自主项目课程模块和辅修第二学位模块。人文社科教育课程在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中有单列的系列课程,自主项目课程模块的课程分为课内自主项目课程和课外自主项目课程,课内自主项目课程包括反映学科前沿的新技术、新标准、新理论、新方法的顶峰课程;以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为主体的跨学科、跨专业类课程;也可以是留学预备课程或讲座等;课外自主项目课程是按照自主学分修读管理规定要求的课外自主化学习和研究,形式多样,包括创新创业项目、各类竞赛论文专著及作品发表、科技成果、慕课课程、课外阅读及学术讲座、考级考证等项目。辅修第二学位模块的课程为主要的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以供学有兴趣、学有余力的同学申请修读。

(三)课程资源

人文社科教育既包括知识的传授,也包括文化氛围的陶冶、文化活动的实践体验等,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所以,人文社科教育课程资源是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的复合体。

课程是知识的载体,显性课程资源指的是一系列正式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课程。亦即全校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人文与社会科学类的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隐性课程资源指的是大学的组织特征、生活方式、历史文化、校园环境等对学生所产生类似课程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非系统的、无计划的、在课堂以外发生的,西方学界对大学隐性课程的研究都表明,这些非正式课程对学生的道德水平提高、文化素养培育、创设学习情境、学习资源供给等有着显性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教师的课程能力

本科教育众多教育目标中最重要的两个是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面,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教师是成功推行人文社科教育的关键所在,如果有大批才华横溢的教师参与,那么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将成为学生大学生涯中最难忘的课程之一。

教师的课程能力是指教师顺利完成课程活动实施所具有的能力,包括课程设计能力、课程实施能力、课程评价能力和课程研究能力。人文社科教育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应鼓励学生关注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现实生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对于学生的原创性、创新性表现,应给予肯定和支持,这对教师的课程能力有一定要求:教师对课程的设计和组织实施有一定的自主性安排,努力拓展日常教学内容的边界,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合作能力和合作意愿、领导力、创业精神以及在这个时代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其他关键能力与品质[6];关注生命伦理学、生态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最新理念,一些重要的当代现实问题、国际问题,以及其他能够应对当前机遇与挑战的学科领域。

三 对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教育发展路径的探究

(一)整合校内学科资源,开发跨学科课程

研究者发现,将学生置于一个多元化的环境中,通过与不同价值观和不同观点的对话,学生不仅可以开阔视野,而且还可以锻炼思维。跨学科课程除了教会学生不同学科的知识外,还可以让学生理解不同学科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如果仅仅用某一学科的理论或观点去理解当下的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要问题,将会有何种局限。开发跨学科课程如果仅仅将几个学科的课程拼凑在一起是不行的,跨学科课程不是表面上课程简单而直接的相互联合或组合模式,而是为了适应社会变革与发展,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思想指导之下,根据人才需要理论和学科特征,将相近或相关的专业课程联合在一起,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进行的系统管理和控制,学生必须努力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才能获得对普通问题的独到见解。

跨学科课程的组织形式可以是从学科大类角度出发,围绕一个主题组织的复合式课程,这种组织形式保留了各个学科的课程,学科属性强,引导学生形成多视角的知识概念,培养较为宽阔的学科视域。还可以是以科研课题为载体的科研项目课程,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使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研究,并在实践中发现新的知识,或形成新的理解,学生在项目参与的过程中,促使他们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有计划的思考,主动运用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

(二)思政+专业,实现课程育人

人文社科教育课程具有范式上的“双重属性”,即“人文化成”的学养意蕴和“格物致知”科学精神。走出校园之后,很多学生一辈子都不会用到他们在大学学习过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更多的学生只是偶尔会用到学校里学习到的外语、化学、生物或物理的入门知识。然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将履行公民的义务,学生是否了解他们政府的运作方式,是否知道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何把政治学、经济学、政治哲学和国际问题等学科的内容融入专业教育中,当前各高校正在推进的以“课程思政”为载体,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探索具有启示意义。

(三)组织学术共同体,建设隐性课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7]。从学科内在的相关性和科学整体性出发,探究新的方式,推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科学与艺术相结合,鼓励学科交叉,打破学科壁垒。

学术共同体与其说是一种组织形态,不如说是一种学术文化,这种学术文化超越了学科、理论、意识形态的藩篱,使被分化的知识不再孤僻和隐藏,它通过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个体组成的团队,进行深度沟通与研讨,以共同探索学问。对于大学师生来说,学术共同体的价值在于建立一种互相依赖的学术信念,将教、学、研置于广阔的社会空间,在各专业与各学科的交叉地带寻求对学问的深刻理解。通过不同的学科视野,共同建构知识,使得多学科得以融合,达成比课堂上更具理智水平的学术目标。

参考文献:

[1][2]http://www.moe.gov.cn/

[3]徐平.大学的真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3.

[4][5]王一军.当代大学课程秩序论:在“高深学问”和“个人知识”之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202-203.

[6]DavidN.Perkins.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M].杨彦捷,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3.

[责任编辑:张宏玉]

猜你喜欢

探究课程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探究下神峪村“由乱到治”之路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