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剧技术在抑郁干预起效机制及效果中的研究进展

2019-05-04陈军君屈远胡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8期
关键词:心理机制心理剧抑郁

陈军君 屈远 胡华

[摘要]心理剧是一种表达性艺术治疗方式,拥有独特且实用的治疗技术,如行动演出、镜观技巧、角色交换等。本文简要介绍了心理剧的组成、心理剧主要治疗技术的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干预抑郁的起效心理机制及效果。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和查阅专业书籍等方式,对心理剧技术进行总结,并对相关干预抑郁的文献进行复习,发现心理剧可以从建立安全感、宣泄情绪、改善认知等方面起到干预抑郁的作用,并达到改善抑郁人群症状、认知、社会功能等效果,旨在为临床心理卫生工作者应用心理剧独特技术干预抑郁提供指导。

[关键词]心理剧;抑郁;情绪;认知;疗效;心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 R74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3(b)-0031-04

心理剧是由奥地利精神科医师Jacob Levy Moreno创立的一种表达性艺术治疗方式。其如同一场自发的即兴戏剧,成员在表演中表达灵魂,同时经历认识、接纳、整合自我,创造生命价值的过程。

抑郁是种负性情绪状态。抑郁人群有压抑、悲伤、兴趣减退等情绪表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自卑、优柔寡断等认知表现及睡眠差、食欲减退、精力下降等行为表现。持久的抑郁情绪,可能会转变为抑郁症。2005~2015年全球罹患抑郁症人数增加约18.4%[1]。目前治疗抑郁的主要方法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心理剧是团体心理治疗方式之一,拥有独特的治疗技术,如行动演出、空椅技巧、镜观、角色交换等。心理剧已用于不同人群的抑郁干预,如临床抑郁症患者、癫痫患者、艾滋病(AIDS)患者、学生群体及服刑人员等,在干预抑郁方面具有潜力,值得探究。

本文概述了心理剧组成元素、治疗阶段、治疗技术及治疗抑郁的运用,并在PubMed、万方、CNKI、PsyclNFO等数据库通过文献检索关键词“抑郁(depression)”“心理剧(psychodrama)”,总结并概述了心理剧运用于抑郁治疗的研究进展。从心理剧改善抑郁人群症状、认知、社会功能等角度讨论心理剧干预抑郁的心理起效机制,阐述其治疗效果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心理剧组成要素及阶段

心理剧以团体形式呈现,包括五个基本元素:“导演”带领团体;“主角”是自愿探索内心的成员;“辅角”是由主角经过心电感应挑选出来的,扮演重要他人或景物;“舞台”即呈现空间;余团体成员在舞台下感受主角生命故事,称为“观众”。

心理剧进行的三个阶段如下。①暖身:目的是搭建成员间关系,暖出议题及主角,为下一阶段铺路;②做剧:在导演的引导及辅角的帮助下,将暖出的议题通过主角的行动展现出来,加以关照、体悟、转化、整合;③分享:做剧结束后,主角回到现实、倾听、沉淀,余成员主要表达与自己相连接的生命故事,也可产生下一位主角。

2心理剧的主要技術及作用

①行动演出:心理剧是一种内在与外在兼具的行动演出[2]。行动演出即是把想法、感觉用行动演出来,并呈现冲突,从而启发自我觉察。②角色交换:通过角色上的交换,达到体会他人情感及想法的目的。如让主角换到他人角色上或交换到自我的各个部分[3]。③空椅技巧:利用一张空椅子代表重要他人,导演引导主角与之产生链接。④镜观技巧:主角从舞台旁,看替身与其他辅角的互动[3]。⑤替身技术:其中“永久性替身”是主角从团体中选出的代表自己的成员;观众自发地像主角一样说出某些话时称为“自发性替身”。⑥束绳技术:经由身体的束缚,体会内心的压抑、束缚[3]。⑦死亡景与天堂景:死亡景及天堂景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手法,在心理剧中常用于悲伤辅导。导演引导主角回忆重要他人去世的场景,布置出死亡景;或想象他人去世后所在天堂的地方,布置出天堂景。⑧意象化:通过问话让主角产生意象,进而将这个意象具体地展现在舞台上。⑨未来投射法:处于抑郁状态下的人常表现对未来的担忧或无望等,可以利用未来投射法,将其担心的事物投射出来,澄清内心感受,消除过多的担忧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并修正认知。⑩角色训练:角色训练是帮助患者建立新行为的常用技术,成员可以自发演示积极的新行为,患者在训练新行为的同时,可感受新行为带来的积极影响。

3心理剧技术用于抑郁干预的心理起效机制

3.1帮助抑郁成员克服防御,利于建立安全感

抑郁人群在生活中存在与旁人难以有共鸣、不被人理解,甚至被歧视等问题。心理剧团体中,抑郁成员间相似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使其易产生共鸣,感到支持、被接纳;成员间情感上形成相互影响、依赖的心理状态,即团体依恋[4]。成员间交流时产生的肢体接触也可促进团体关系,从而减少抑郁成员的防御。抑郁成员亲手布置的场景、看到与自己相似经历的舞台,均可触发其内在情感,降低防御,促使其敢于表达内在情感、矛盾。

3.2帮助抑郁成员合理宣泄情绪

抑郁成员多有向内攻击倾向,他们会压抑自己的情绪,自责内疚,甚至自伤自杀来攻击自己,活动也会减少。心理剧通过还原其内在生命事件,运用空椅技巧、束绳等技术,使成员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情感的宣泄。当主角表达困难时,替身通过经历主角的情感起伏,表达主角的内部状态[5],帮助其释放压抑或自我监视的思想和情感。在情绪宣泄后,内向攻击减少,同时其他成员自发言语及身体上的支持,也会让抑郁成员感到被接纳、包容。

3.3帮助抑郁成员觉察自我,调整认知

心理剧通过行动演出、意象化、死亡景、天堂景等各种技术,重新还原抑郁成员内在生命事件。主角在当下安全的环境中,再次经历既往负性事件,体验复杂的情感过程、当时的认知。

在心理剧中,抑郁成员可从多角度觉察自我。从自己的角度,深入体会、探索自我,澄清事物。在角色交换等技巧中,从他人的视角中审视认知,并进行深层次觉察,学习其他观点,进而改善认知;在境观技巧中,以更客观的视角、扩大的意识范围进行自我感知。在导演的带领下,抑郁成员得以修正不合理信念,发展更宏观、整合的观念。心理剧结束后,成员对心理剧活动拥有更理性和客观的理解,对其认知、情绪、人际关系有积极影响[6]。

3.4帮助抑郁成员自我整合

心理剧除了帮助抑郁成员宣泄负面情绪、修正不合理信念,也会予以抑郁成员爱的供给和陪伴。心理剧同时引导成员探索自己的行为及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促进其对角色的理解[7]。抑郁成员在团体的陪伴、接纳及支持中,进行深度的自我整合,消化在团体中习得的新认知及行为,扩展自己的角色库,将团体中的能量化为己有,以提升自己的应对能力,改善社会功能。

4心理剧干预抑郁的效果研究

4.1心理剧改善抑郁症状的研究

心理剧通过给予成员支持、帮助其发泄负性情绪、修正不合理信念等方面,改善情绪体验,缓解躯体不适等症状。Costa等[8]对服药的重度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经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结果显示心理剧干预的心理剧组患者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王怀静[9]对住院服药的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经过心理剧干预的实验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HAMD得分显著降低。袁成勇等[10]发现,在抑郁症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剧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抑郁情绪,改善抑郁症状。张晓艳等[11]发现,心理剧帮助癫痫患者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国内研究者通过SDS发现,心理剧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服刑人员的抑郁症状[12]。国内相关研究者对阅兵预备队员行心理剧干预,经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恐怖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3]。国外学者发现,心理剧从改善抑郁情绪等方面对进食障碍患者起到积极作用[14]。国外学者通过对贝克抑郁量表(BDI)发现,心理剧可作为缓解阿片依赖者抑郁的有效手段[15]。心理剧通过给予成员支持、帮助其发泄负性情绪、感受快乐的情绪体验及体验修正不合理信念等方面,改善情绪症状。行动演出等技术,可推动抑郁成员思维、身体的活跃,改善活动兴趣下降、思维迟缓等症状。抑郁成员将躯体不适具身化地展现在舞台上,进而深层次发觉内在矛盾,从而缓解躯体症状。

4.2心理剧改善抑郁人群的认知研究

心理剧给予抑郁成员改写认知的机会。Karabilgin等[16]研究发现心理剧可以让AIDS患者更好地接受患病事实,减轻抑郁症状和对死亡的恐惧。Terzioglu等[17]发现心理剧可以提高不孕妇女的自尊水平,改善抑郁、焦虑和绝望感。国外学者发现心理剧可以调整进食障碍患者的认知行为[14]。心理剧可以帮助抑郁成员再次经验生命事件,看到自己的处境,改写原有认知。心理剧也可将具有共同点的成员组成团体,如患同一疾病、有同样生活遭遇,成员间易产生共鸣,相互支持,在经历他人类似的生命事件中,更易察觉,改善认知;一个成员分享认知或情绪的转变,对其他成员也有积极作用。

4.3心理剧技术改善抑郁人群的社会功能研究

心理剧帮助成员打破固有模式,习得新行为,并为成员提供了应对压力的练习机会,从而改善其各方面社会功能。孔悦等[18]发现心理剧可改善新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并提高其综合素质。Soo等[19]发现心理剧可帮助韩国大学生提高总体发展、改善人际关系及情绪问题。张晓艳等[11]发现心理剧帮助癫痫患者建立信心,提高自我识别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剧可帮助抑郁患者家庭功能恢复,使成员间更加互相关心、分担、合作解决问题和做决定[20]。葛缨等[21]发现心理剧为网络成瘾的城市留守儿童提供了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场合和机会,形成健康的交往关系,改善其社交回避。心理剧作为团体治疗,为成员建立了安全、信任的关系。抑郁成员在心理剧后的相处中,仍可以相互支持,有改善长远社会功能的作用。

5总结与展望

心理剧的独特性在于短时间内帮助主角深层次表达、宣泄情绪,并进行认知、行为及自我整合。心理剧将成员内在世界的人物关系、情感、心理冲突等具象化、具身化地呈现在舞台上。成员的视觉、听觉、触觉及内在体验等多方面受到刺激,从而有利于深层次情感的触及和表达;同時有宣泄、澄清、修正认知等的效果。心理剧技术也可运用于个体的心理咨询。巧妙利用心理剧技术,对于帮助来访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剧可推动抑郁成员身体及思维的活跃,改善抑郁症状及社会功能。心理剧需要成员利用道具、肢体呈现内在,在此过程中激发成员的自发性和创造性,推动身体及思维的活跃。通过角色训练等技术强化新行为,以及剧后成员间相互支持,可改善成员社会功能,对今后的生活产生有利影响。

现阶段心理剧干预抑郁的研究多以问卷形式为主,着重于心理剧干预前后研究对象差异性分析。对心理剧技术改善抑郁的原理、机制等研究较少。故本文总结心理剧技术及其干预抑郁的心理机制等研究,对指导心理剧干预抑郁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未来可通过对心理剧成员进行深度访谈、记录,从多方面(主题、情感或认知变化过程等)进行辩证分析,解释心理剧技术的理论与含义;或将心理剧技术与质性研究相结合,探讨心理剧技术干预抑郁的效果因子及原理。未来可结合生物学定性定量研究,探讨心理剧干预抑郁过程中,研究对象的神经影像学、神经内分泌等改变,将会促进心理剧干预抑郁的生物学效果的研究,为探索心理治疗的生物学改变机制的研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Vos T,Allen C,Arara M,et al.Global,regional,and national incidence,prevalence,and 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for 310 diseases and injuries,1990-2015: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5[J].Lancet,2016, 388(10 053):1545-1602.

[2]Blatner A.张贵杰,孙丕琳(译).心理剧导论-历史、理论与务实[M].台湾:心理出版社,2004:126.

[3]游金潾.把愛找回来——心理剧在悲伤辅导上的运用[M].台湾:心理出版社,2014:30-35.

[4]李同归,刘飏.团体依恋的概念与测量:项目因子分析方法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8(2):331-342.

[5]邓旭阳,梁黛婧,李萁君,等.心理剧在抑郁症治疗中的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4,24(3):212-213.

[6]刘巧.运用心理剧技术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干预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3.

[7]Blatner A.Warming-up,action methods,and related processes[J].J Psychodr Soc Group Psychoth,2013,61(1):43-50.

[8]Costa EM,Antonio R,Soares MB,et al.Psychodramatic psychotherapy combined with pharmacotherapy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an open and naturalistic study[J].Rev Bras Psiquiatr,2006,28(1):40-43.

[9]王怀静.心理剧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作用[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7):2124-2125.

[10]袁成勇,谢馥瑾,霍军,等.心理剧治疗技术对抑郁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9):169-171.

[11]张晓艳,楚平华,李冬梅.心理剧治疗对改善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9):72-74.

[12]郭托娅.心理剧治疗对服刑人员抑郁症状影响的现场实验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9.

[13]郭翠英,胡若男,赵璧,等.心理剧对阅兵预备队员心理调适的研究[J].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2017,6(1):16-19.

[14]Prosen S.Psychodrama in the group of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eating disorders[J].Z Psychodra Soziometr,2016,15(1):131.

[15]Dehnavi S,Nofuti MA,Bajelan M.The Effectiveness of psychodrama in relapse prevention and reducing depression among opiate-dependent men[J].Res Addict,2015,9(34):111-121.

[16]Karabilgin OS,Gokengin GB,Doganer I,et al.The effect of psychodrama on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J].Eur J Psychother Couns,2012,14(4):317-333.

[17]Terzioglu C,Ozkan B.Psychodrama and the emotional state of women dealing with infertility[J].Sex Disabil,2018,36(1):87-99.

[18]孔悦,胡若男.心理剧在新护士心理适应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6):73-74.

[19]Soo EC,Soo JK.Group psychodrama for Korean college students[J].J Coll Stud Psychother,2017,31(1):59-70.

[20]马莉.家庭心理剧治疗对抑郁障碍患者家庭功能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9):10-11.

[21]葛缨,胡媛艳,张智,等.心理剧对城市留守儿童网络成瘾及社交回避的改善效果[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 28(6):458-465.

(收稿日期:2018-09-11  本文编辑:任秀兰)

猜你喜欢

心理机制心理剧抑郁
浅析校园心理剧治疗对家庭功能、家庭关系的影响
浅谈运用校园心理剧解决小学生考试焦虑的有效方法
心理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探析与实施模式
量表中的措辞效应:类型、机制及控制方法
量表中的措辞效应:类型、机制及控制方法
量表中的措辞效应:类型、机制及控制方法
浅析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心理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