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毕业论文管理模式改革
2019-05-04王姗
王姗
【摘 要】本文以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为例,针对毕业论文选题满意度不高、教师指导论文积极性不高、学生实践能力偏弱和论文表述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非正式课程;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保障论文工作有序;促进师资力量建设,培养全新教学思维;完善论文管理平台,提高选题满意度等措施,构建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毕业论文管理模式,以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校 毕业论文 信息化平台 本科人才培养 论文管理平台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2C-0110-02
毕业论文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是高等院校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本科教育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也是对学生认知、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测试。近年来,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根据专业特色,加大毕业论文改革力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主体参与,强化过程管理,严格评价标准,不断提升毕业论文教学质量。
一、现有的毕业论文管理模式
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一直使用自行开发的信息化平台辅助开展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烦琐,工作量很大。传统的手工方式,从收集教师题目、学生填报论文志愿,到最终选题确定,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采用信息化平台,大大节省了出题和选题的时间成本。
毕业论文信息化平台选题确定的步骤主要包含:发布通知—教师出题—学生看题—教师指定学生—学生选题—系统自由匹配。论文管理人员在每年6月初发布论文工作计划,包含每个步骤的时间,在系统里设置相应的时间节点。教师登录管理平台录入题目,根据当年学生人数和教师人数,每个教师出4~8个题目。系统设置对教师关闭,学生登录平台,查看论文题目。学生看题后,系统设置一周的时间给老师指定学生,被指定的学生一定可以选上该题目。学生看题后,会主动联系自己有意向的老师,老师在同意录取该学生后,可以在系统指定该学生到自己的某个指定题目下。通过指定的方式,学生可以保证第一志愿选择到自己最希望的老师和题目,而老师也可以选择到自己希望的学生。之后是学生选题,学生可以填报5个题目。选题结束后,系统自动匹配。系统设置一个匹配原则,考虑绩点、学生所在专业与老师的研究方向是否一致等因素,根据总分,由高到低录取。考虑到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精力,系统会限制每个教师指导学生的总数。
二、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毕业论文选题满意度不高。毕业论文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学生希望选择到自己最喜欢的老师,老师也希望挑选到最适宜的学生。学生看题后会主动联系老师,老师可以通过指定的方式挑选学生,双向选择的结果也会导致两极分化。一方面,绩点高学习主动的学生,越有可能主动与老师联系,而老师也乐意指导绩点高的学生。因此,一般成绩好的学生大多能通过指定的方式选择到自己最感兴趣的题目,所以论文的质量会较高。但是还有一部分学习一般、性格较为内向、不善于主动与老师联系的学生,他们一般会直接在系统选题,由于系统设置的匹配原则是综合考虑绩点、专业、志愿先后等因素,按照总分从高到低录取,所以绩点高的同学更有优势,而成绩一般甚至绩点较低的同学更有可能会被分配到自己不感兴趣的题目,成功并高质量完成论文的可能性也较低。所以造成部分学生选题的满意度不高,论文写作积极性较低的问题。
(二)教师指导论文积极性不高。高校教师教学科研压力大,而且在职称评审方面比较关注科研的业绩,对于教学业绩只有量的要求,较少体现质的要求。指导毕业论文所付出的时间成本很多,但回报较少,再加上很多学生对于毕业论文不够重视,所以导致大部分老师指导毕业论文的积极性不高。而在选题方面也容易造成两极分化问题:学生普遍愿意选择教学质量高、指导论文质量较好的老师,所以教学质量高、与学生关系密切、负责的老师会被很多学生选,而比较严厉、题目较难的老师可能会没有人选。有可能会出现学生扎堆选择某几个特定的老师,而题目较难、要求严格的老师往往比较少学生选甚至没有人选。比较多人选的老师就比较容易挑选到合适的学生,论文的质量也会较好;而比较严厉的老师可能被分配到比较差的学生,论文的质量也会较低。选题人数不均衡的问题也会更加降低教师指导论文的积极性。
(三)学生实践能力偏弱,论文表述力不足。毕业论文是实验、写作相结合的综合性实践环节,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在前三年的学习过程中,缺少相应训练,学生面对论文往往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对自己所在专业领域的文献获取渠道和方法掌握不足、对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文献综述重视不够以及对论文写作缺乏了解。工科专业学生普遍写作能力和文字表述表达能力偏弱,不知怎样处理实验结束后的数据,怎样进行分析总结,写作格式不规范,文章行文不通,邏辑混乱。
三、改进措施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非正式课程。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修订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自主参与,重在体验”的原则创设非正式课程,将非正式课程的学习纳入培养方案。非正式课程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在学习了正式课程之后,往往存在疑惑,课程上学的知识到底有什么用?用处大不大?怎么用?学生学习了比较零散的理论知识,直接面对毕业设计的工作时,往往比较迷惘,不知道该如何写作。正式课程的学习偏重理论和技术,而非正式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为大四的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基础。通过实施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开设一系列实用性专业讲座,由专业教师讲述论文写作技能与规范,指导学生善用数据库查找文献与撰写文献综述。与企业合作,开展走进企业见证智能科学创新研学项目,带着学生走进企业,了解企业如何进行智能科学创新。通过带学生进企业实际感受智能科学创新的应用和意义,可以提高学生在正式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创新创业积极性,学生在选题的时候可以更加有创新性。
(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保障论文工作有序。查重、预警、二次答辩多方位监控毕业论文工作。毕业论文工作从大三暑假开始,但由于学生面临大四实习、找工作,花在毕业论文上的时间很有限,很多同学常常在论文答辩前一两个月才开始准备论文。所以存在学生论文质量不高、学生与老师沟通较少、毕业论文流于形式等问题。为了更好地监控毕业论文过程,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修订毕业论文管理条例,增加了黄牌警告和末位监控环节。黄牌警告是学业预警,是指导老师和学院教学管理层面共同对于学生论文工作过程进行监控。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在当年9月和12月、第二年的3月设置3次黄牌警告,由指导老师提出,学院出面发警告。当学生存在不与指导老师沟通、论文无进展或其他不好的现象时,指导老师可以给学生一次黄牌警告。当学生被警告一次時,答辩时会重点关注;当学生被警告两次时,直接进入答辩委员会答辩环节。当累积达到三次警告时,学生不能参与本年度答辩。由于毕业论文成绩指导教师评分达到50%,所占的比例很高,所以指导教师面临较大的压力。而由于各个指导老师和不同答辩小组的标准存在差异,所以针对有异议的论文,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成立学术委员会,由学术委员会成员成立答辩小组,集中学院有争议的和黄牌警告的论文进行答辩,由学术委员会给出最终成绩。为了避免代写、抄袭等现象,学院要求每位学生都参与查重,文字重复比例过高的学生不能参与答辩。学生在查重系统上传论文后由指导教师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系统进行查重。查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多方位共同监控毕业论文,可以保障论文工作更加合理有序。
(三)促进师资力量建设,培养全新教学思维。毕业论文工作是以学生为中心,但指导教师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华南师范大学以现有教学和管理体制为基础,在学校和计算机学院的各项措施引领下,探索更为有效的“传帮带”机制和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专业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组织教师参加会议和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从而提高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积极性。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专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与企业合作,让教师进入企业参观、学习,丰富实践经验。转变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教学思维,从以前的“填鸭式”的教学思维转变成“引导式”的教学思维,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四)完善论文管理平台,提高选题满意度。如何才能更加公平合理地进行论文匹配,提高学生的满意度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更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申报了新专业,建设了学院以系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团队和课程伙伴。为了更精准地进行匹配,把学生所在专业与教师的研究方向进行匹配,调整管理平台的匹配参数,以达到自动匹配时,学生能够选择到最适合自己专业方向的题目,提高学生选题的满意度。以系为单位,把好毕业设计选题关,增加硬件、软硬件结合的课题的比例,毕业设计课题的确定由师生之间双向选择。鼓励学生自己找课题,自己联系到相关单位进行毕业设计。“90后”大学生伴随电子产品成长,和“80后”学生相比,他们更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管理的重要部分,需要严谨规范。但由于教学管理的对象是人,所以也需要人性化的部分。论文匹配结束后,管理人员提供给学生和老师一个改变题目的机会。如果学生对于被分配的题目确实实施有困难,可以与现任指导教师进行沟通,并可以与自己心仪的老师进行沟通,如果老师还有剩余名额,管理员可以在系统进行调配。
本科毕业论文管理需要改革与创新,如何善用信息化平台,更好地提高论文质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根据各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市场,积极改良,配套建设,凸显本校特色,以真正体现撰写毕业论文的内涵和实质。
【参考文献】
[1]赵霞.毕业论文指导中“一员抓两头”的创新与实践——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做法初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8)
[2]时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J].中国高等教育,2010(7)
[3]杨永利,郭守军.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几点体会[J].科技信息,2010(8)
【基金项目】2017年度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毕业论文管理模式改革与探索”
【作者简介】王 姗,女,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责编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