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5-04余立张莉
余立 张莉
摘 要:幼儿园亲子活动作为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是开展家园沟通、促进家长参与课程实施的重要方式,对于幼儿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文章以贵州省盘州市三所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以观察法进行资料收集研究,从幼儿园亲子活动概念、价值、类型、开展现状等方面进行研究,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及建议,以此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家园沟通及亲子活动的完善,促进幼儿全方面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亲子活动;家园合作
作者简介:余立,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张莉,通讯作者,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理论。(贵州 都匀 558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科研创新基金专项计划项目(研究生导师基金)“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共育机制构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3-0117-03
幼儿园亲子活动是由幼儿园组织,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的一系列活动。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幼儿园亲子活动是增进教师与家长、孩子与孩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幼儿园为组织者,由教师创设特定的条件,家长共同参与的幼儿园教育活动。幼儿园亲子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途径,家长、幼儿园、幼儿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亲子活动的开展。
一、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类型
幼儿园亲子活动作为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是开展家园沟通,促进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亲子活动可以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融洽的亲情关系的建立。王赛认为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类型主要有:亲子自然探究活动、亲子节日活动、亲子制作活动、亲子展示活动、亲子运动会等。[1]笔者在调研时发现,盘州市三所幼儿园开展的亲子活动的活动类型主要有:
春季亲子踏青活动。踏青活动主要有:参观著名景点、动物园等,在此过程中还可进行亲子互动游戏:烧烤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去果园摘水果等。
亲子运动会活动。运动会主要有春秋两季,以班级为单位,做班级牌、穿班级服装,大手牵小手共同参加幼儿园组织的运动会。
亲子手工制作。幼儿园给出手工主题,家长自己准备材料与幼儿共同制作手工,最后带到幼儿园进行评比;或者在家庭文化节时,家长到幼儿园利用幼儿园提供的材料与幼儿一起制作,所制作的作品用于装饰幼儿园环境。
亲子绘本阅读与亲子故事分享。幼儿园会定期举行亲子绘本或亲子故事分享比赛。
亲子节日活动。主要是在节日活动的一些环节中家长与孩子互动,共同参与到幼儿表演中。例如,中秋节家长到幼儿园与幼儿一起制作月饼、水果拼盘、蛋糕等。
盘州市几所幼儿园所举行的亲子活动类型比较丰富,活动效果也特别好,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的喜爱与支持。
二、幼儿园亲子活动的价值
本文主要从教师、家长、幼儿三个角度来论述幼儿园亲子活动的重要性。
1. 对教师的重要性。教师在组织和指导亲子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及与家长交流沟通的能力。在活动中,教师可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配合幼儿园工作,加强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教师在亲子活动中可以发掘本班家长的优势及特点,例如沟通能力强、拍照技术好等,教师利用家长的这些特长安排家委会的相关工作,有利于更好地开展以后的亲子活动。对新办幼儿园来说,举办亲子活动还可以提升幼儿园的知名度和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家长了解该幼儿园。
2. 对家长的教育价值。越来越多的家长忙于工作,将孩子交由长辈照顾,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严重影响了亲子关系的发展,孩子缺乏父母的关心及疼爱,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李生兰在关于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中表示,幼儿园与家庭沟通的形式中亲子活动占70%,幼儿园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家长来园和孩子一起活动”占比84%。[2]家长通过参加幼儿园亲子活动,在活动中与幼儿互动,观察孩子的行为,感受孩子的变化,从而直观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正确评价幼儿的发展。亲子活动增进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
通过教师与家长平时的交流沟通可以发现,部分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存在错误,对幼儿各阶段心理特征也不了解。通过幼儿园亲子活动,家长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提升和更新幼儿教育理念及方法,了解幼儿成长的特点。亲子活动给家长提供了一个与教师以及其他家长相互学习、彼此交流的机会,对家长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对幼儿的教育价值。亲子活动能够让孩子积累大量的经验,家长和教师可以在游戏活动中对孩子进行观察、启发诱导,促进孩子语言、动作、知识能力的发展。通过亲子互动,教师和孩子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容易形成亲密的玩伴关系。幼儿的成长需要家长的陪伴,家长和孩子一起游戏、阅读、制作手工,幼儿不仅可以感受到家長的关心与爱护,还可以获得很多愉快的体验。
三、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存在的问题
1. 家长参与意识淡薄。虽然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积极倡导开展亲子活动,但是许多幼儿家长参与亲子活动的意识却极为淡薄。
(1)家长有事不能参加。部分家长很少参加幼儿园举行的亲子活动,甚至有家长会抱怨:“孩子在星期五本来就该幼儿园照顾的,我们没有时间,老师为什么不可以带孩子去参加?”部分家长总是忙于工作,连续多次都没有参加亲子活动。没有参与活动的家长甚至认为幼儿园开展的亲子活动只是一个娱乐性的活动,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在家也能陪孩子玩耍。
(2)家长在活动中不顾及孩子。部分家长在参加活动时,没有纪律意识,只是为了拿到奖励,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有时候家长跑了很远才发现孩子还在原地,孩子表现不好,没有拿到奖励,部分家长甚至还会训斥孩子。
2. 教师的组织能力薄弱。在每一场亲子活动中,都会出现一些教师无法控制的状况:幼儿因为依恋家长不肯上台去表演;家长不遵守秩序,打乱活动安排;家长迟到现象严重。幼儿教师开展亲子活动缺乏经验,活动设计不合理,指导过程中的随意性导致教师在活动中成了指挥者而不是参与者。活动的场面有时非常混乱,教师很难去掌控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这些都是因为教师的活动组织能力薄弱造成的。
3. 活动场地选择不合理。在幼儿园亲子活动中,活动场地的选择不合理会影响活动的正常进行。部分亲子活动选在教室内进行会施展不开,影响活动效果;部分活动场地的地面太硬,幼儿不小心摔倒后会磕到膝盖,发生碰伤。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与设计活动场地时充分考虑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以及幼儿的身体特征,从而合理选择场地。
4. 没有及时对活动进行总结。活动结束后,教师及家长都没有及时对活动进行总结。对活动及时进行总结可以帮助家长与教师更好地反思活动过程,明晰活动中合理及不合理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下一次活动。例如,在亲子运动会中,家长没有很好地照顾幼儿,教师在活动结束时可以提醒家长在下次活动中与幼儿一起活动,教师还可以对表现好的家庭进行表扬,鼓励家长之间互相学习。
四、对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的建议
1. 对家长的建议。家长应该正确看待幼儿园亲子活动,认识到幼儿园亲子活动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在幼儿园举办亲子活动时,家长应积极参与,家长志愿者可以与教师一同讨论亲子活动的相关策划,帮助教师一起准备活动材料,布置活动场地。在工作中的家长应合理规划自己的工作时间,抽空参与幼儿园亲子活动。如果家长不能参与活动,应安排幼儿熟悉的亲属陪同幼儿一起活动。家长在参与活动时,应听从班级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做到与幼儿真正的互动。
2. 对教师的建议。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在活动前精心准备和预设,教师要与家长及时沟通,确保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教师应设计科学、合理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人员、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活动方案应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家长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从而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与参与热情。
一方面,教师要重视活动的导入,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有效地调动其活动积极性。另一方面,活动环节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由浅入深,帮助学前儿童达到预期的活动目标。教师应根据活动目标和内容,充分考虑幼儿的主体性,选择适宜的活动方法。在活动中,教师是活动材料的提供者,活动组织的引导者,还是家长和儿童的合作者,所以,教师应在活动过程中对家长与孩子进行专业性的指导。
教师还可对幼儿园亲子活动进行延伸,抓住亲子教育的目的,引导家长主动健全教育观念,进而改善幼儿的成长环境。从活动延伸到理念延伸,教师要帮助家长实现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改变,让家长真正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每一次亲子活动教师都要提前策划活动方案,认真准备每一个环节,与家长及时沟通,确保活动正常进行。教师还要做好预案,如果遇到天气变化等突发情况,及时更改方案。在活动中如果家长未准时到场,教师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家长到场以后,引导家长到指定的场地。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参与配合,教师要在活动开始前做好家园沟通工作,赢得家长的支持,从而更好地开展活动。教师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活动的准备工作,让家长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些材料支持、专业指导等。
3. 对幼儿园的建议。当前,幼儿园亲子活动形式下的家园合作还不够深入,幼儿园亲子活动大多是幼儿园单方面去设计、实施,家长只是活动的参与者。很多幼儿园的亲子活动没有形成规范的课程体系,导致活动混乱、效果较差,对家园合作也没有帮助。将幼儿园亲子活动纳入到幼儿园课程體系建设,可以使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和形式更加多元化。幼儿园还可以将家长以及其他活动主体的知识和经验纳入亲子活动课程,从而提升幼儿园亲子活动质量,建设开放的幼儿园课程体系。[3]
参考文献:
[1] 王赛.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2] 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 邓子红.幼儿园亲子活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9):68.
责任编辑 陈 晨